第604章 疯狂扩军

“先生们,日耳曼人对我们一直吃敌视态度,他们不仅收留沙俄余孽。现在,更是重兵压境,准备对我们发起进攻。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了。一旦我们无法在战争当中抵挡住日耳曼人的进攻,挫败他们的进攻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有被灭亡的危险。因此,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抵挡住日耳曼人的进攻。并且,一定要打败他们!”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斩钉截铁的说道。

“是,党魁阁下!”布俄的高层都纷纷回答。

“党魁阁下,虽然日耳曼人很强大,堪称世界霸主。但是,我们也不是泥捏的。更何况,我们还有其他国家的支持。我们只要抵挡住日耳曼人的进攻,为其他国家进攻日耳曼人创造机会和条件的话。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败日耳曼人的!”莫洛拖夫说道。

“是的,党魁阁下。我们的军队和民族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响应号召,拿起武器,抵抗日耳曼人的进攻!”其他的布俄高层也都纷纷说道。

尽管,日耳曼人很强大。但他们都很清楚,现在的布俄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阶段了。一旦遭到日耳曼人的进攻,他们根本就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要打败日耳曼人才行。否则的话,布俄就彻底完蛋了。而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布俄高层,下场也将非常的凄惨。所以,他们只有抗争到底才行。

更何况,他们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布俄本身就具有十分强大的实力。再加上他们还有实力同样强大的盟友的支持。这就使得他们的胜算将会更大了。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大家都有这个信心,那就最好不过了。我希望,战争爆发之后,我们能够动员一切力量,尽最大的努力阻止日耳曼人,让日耳曼人知道,我们是不可战胜的。进攻我们,绝对是日耳曼人犯下的严重错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说道。

“是,党魁阁下!”布俄的高层纷纷回答。

“党魁阁下,虽然我们有信心抵挡住日耳曼人的进攻。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够就这样轻视日耳曼人。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一旦日耳曼人进攻我们的话,奥斯曼帝国,宝佳利亚王国和大明帝国都极有可能会加入到对我们的围攻当中来。这样的话,我们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和威胁的。我们必须要慎重应对才行!”国防部长伏罗西罗夫说道。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的表情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我们的敌人的确很强大。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好准备。现在,我们有多少军队可以应对敌人的进攻?”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问道。

“党魁阁下,我们之前有四百万常备陆军。现在,我们的第一批动员的四百万人已经完成了训练了。这使得我们的陆军的规模提高到了八百余万。并且,我们一共装备了两万多辆坦克,一万多架战斗机。我们的军事实力,还是非常强悍的。从规模上来看,日耳曼人都不如我们!”沙波什尼科夫大将说道。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我们经过动员之后,实力很强大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就这样就放心了。从现在开始,进行第二轮的动员,再度动员四百万人。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在接下来进行第三轮动员和第四轮动员。确保我们有足够的军队应对日耳曼人及其仆从军的进攻。

另外,我们的坦克和飞机的制造也不能停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先进武器来对付日耳曼人!”

“是,党魁阁下!”布俄军方高层都纷纷回答。

如果按照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的指示的话,一旦布俄完成第二轮动员,那他们的陆军规模就能够扩大到一千两百万人。如果完成第三轮动员的话,他们的陆军规模更是能够达到一千六百万人。如果完成第四轮动员,那他们的陆军规模更是能够达到两千万人。

对于一个总人口约两亿人的国家而言,动员两千万军队,绝对已经到了极限了。

但是,布俄这样的举国体制的国家,长长能够干出违反常理的事情来。

如果布俄愿意的话,只要有充足的武器装备,他们或许还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动员。

“党魁阁下,如果要疯狂的进行扩军的话,那我们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供应方面,将会出现问题。比如,坦克

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等等,我们的产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伏罗西罗夫说道。

“联络灯塔国,我们需要他们的大力支持。告诉他们,日耳曼人已经在进行最后的战争准备了。很快,他们就会对我们发起进攻了。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大力支持的话,我们很可能不是日耳曼人的对手。”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命令道。

“是,党魁阁下!”莫洛拖夫回答。

灯塔国作为布俄的盟友,在这个时候自然要大力向布俄提供支持了。否则的话,一旦布俄被日耳曼帝国灭亡。那么,灯塔国想要打败日耳曼帝国,无疑就会更加的困难了。

哪怕灯塔国也是不安好心,想要借助布俄来削弱日耳曼帝国的实力。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布俄被打败的。

哪怕灯塔国在战争爆发之后,不会第一时间向日耳曼帝国开战。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也会大力支持布俄的。唇亡齿寒的道理,在这个时候谁都清楚。

“先生们,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了。现在的我们,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必须要全力动员,竭尽全力抵挡住日耳曼人的进攻。否则的话,我们的国家将会被灭亡掉!”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再度呼吁道。

“布俄必胜!”其他的布俄高层们,纷纷高呼,仿佛要借此表达他们的态度和信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