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沙俄的复辟机会
日耳曼帝国首都,柏霖,市区内的一栋大厦。
这里是沙俄帝国流亡政府所在地。
十多年前,沙俄帝国被布俄灭亡,尼古拉二世带领加入和大臣们逃离了沙俄帝国,逃到了日耳曼帝国,受到了日耳曼帝国的庇护,在这里组建了流亡政府。
一晃,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
十多年来,沙俄帝国流亡政府的那些大臣们,也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了。原本他们都认为,他们恐怕再也不会有复辟的机会了。但是现在,随着局势越发的紧张,他们似乎再度看到了机会了。这对于沙俄帝国而言,无疑是极好的机会啊!
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六十九岁了。比起另外一个时空,已经多活了近二十年了。
尽管,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尼古拉二世对于复辟的野心,丝毫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强大了。
“诸位,根据我们得到的确切消息,战争很快就会爆发了。或许是今年,最晚明年,日耳曼帝国和那帮乱党就会开战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们终于可以返回我们的国家,重建我们的国家了!”尼古拉二世激动的说道。
沙俄帝国流亡政府的高层们,也一个个喜形于色。
现在,沙俄帝国流亡政府的首相由原外交大臣伊滋伏尔斯基出任,并且兼任了外交大臣。实际上,现在的沙俄帝国流亡政府除了同日耳曼帝国的外交关系之外,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外交关系要发展了。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将军,则继续留任。至于其他的内阁大臣们,几乎都已经换人了。
“陛下,乱党这十几年来,实施的统治政策可谓是非常的残酷,早就让民众怨声载道了。他们为了发展工业,不惜强行抢夺民众的粮食,用于出口到其他国家,换取外汇购买机械设备。这使得原帝国境内,连年发生饥荒,不少的民众被活活的饿死。很多民众,都在怀念陛下统治时期的仁慈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现象!”伊滋伏尔斯基说道。
尼古拉二世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初他的统治被推翻,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民众被布党蛊惑了,大家都在反对他。现在,民众终于认清了布党的真实嘴脸了,也让尼古拉二世心中非常的高兴。
“陛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乱党的实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他们对于年轻人的洗脑,非常的成功。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乱党这些年来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尤其是他们同灯塔国勾结在了一起,从灯塔国获得了大量的支援。他们不仅仅建立起了强大的工业,还拥有极其强大的动员能力!”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将军则没有那么的乐观。
尼古拉二世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了。他也一直在关注布俄国内的情况,对于布俄取得的成果,无疑非常的羡慕。
在他统治时期,也想要让布俄强大起来。但遗憾的是,哪怕他费尽了力气,也没有实现。
而现在,布俄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工业实力了。已经是仅次于日耳曼帝国和灯塔国的工业强国了。并且,布俄强大的动员能力,更是能够动员数百万乃至于上千万的军队。这样的战力,无疑是非常恐怖的了。
尼古拉二世甚至认为,如果当初他统治的沙俄帝国拥有这样的实力的话,说不定上一场世界大战的战局都将会改写。而布俄也绝对不可能成功起事的。
只不过,现在再说这些都已经晚了,已经没有任何的作用了。
“乱党的确很有一套。不过,他们那是牺牲很多底层民众的利益来换取工业化建设的成功的。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继续和日耳曼帝国为敌。一旦战争爆发,整个国家都将会再度被打烂的。到时候,受损失的还不是那些无辜的民众吗?乱党至始至终,就根本没有将底层民众的利益当做一回事!”尼古拉二世一脸的愤怒。
沙俄帝国流亡政府的大臣们都连连点头。
“先生们,我们要相信日耳曼帝国,日耳曼帝国一定能够打败布俄的。等到日耳曼帝国打败布俄之后,我们就能够在日耳曼帝国的支持之下,成功复辟了。我们将会重建沙俄帝国!”尼古拉二世说道。
成功复辟已经成为了他心目当中的执念了,他无比的渴望能够获得成功。
“陛下,日耳曼帝国的实力很强,但
他们的敌人也同样很强。日耳曼帝国或许真的能够胜利。不过,哪怕他们胜利之后,我们要复辟,恐怕也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内阁首相伊滋伏尔斯基提醒道。
“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只要能够成功复辟,那就足够了。”尼古拉二世咬着牙说道。
他不想再继续流亡了,也不想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了。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希望沙俄帝国能够复辟。
“是,陛下!”大臣们都明白了尼古拉二世的态度了。
“接下来,我们要全力配合日耳曼帝国,发动我们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反抗布党,支持日耳曼帝国。另外,我们的武装力量也要动员起来。等到日耳曼帝国的军队攻入国内之后,立刻组织我们的武装力量攻入国内,并且迅速发展起来,协助日耳曼帝国作战。等到日耳曼帝国灭亡布俄的时候,我们也就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了!”尼古拉二世吩咐道。
“是,陛下!”苏克霍姆利诺夫将军回答。
只不过,他很清楚,这一切都需要得到日耳曼帝国的支持才行。否则的话,他们根本就无法实现他们的目标的。
至于接下来日耳曼帝国灭亡布俄之后,会让他们付出多少代价才让他们复辟,就得看接下来和日耳曼帝国的谈判,以及日耳曼帝国的胃口有多么的大了。
但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必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