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远东战略

日耳曼帝国的工兵,在阿尔卑斯山脉深处修建秘密基地,供日耳曼帝国的核武研发计划使用。整个基地,完全军事化管理。

并且,安保方面不仅仅由帝国情报局负责,同时,帝国陆军还部署了一支部队,专门驻防。

确保整个基地一旦遭到攻击,可以立刻为基地提供保护。

进入基地的人,也必须要经过专门的检查才行。确保日耳曼帝国在这方面的研发,不会泄密。

帝国皇帝奥古斯特已经做好了准备,这项研发计划将是一项旷日持久的计划,不会那么早就出成果的。

但是,哪怕是耗资再大,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日耳曼帝国那也必须要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并且还是领先于其他国家,率先获得成功。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尽管日耳曼帝国的核武计划才刚刚开始而已。但是,帝国皇帝奥古斯特也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前往秘密基地,同核武计划的科学家们,一起讨论研究方面的问题。

原本,那些科学家们还轻视奥古斯特,即便他是皇帝,但是,核物理方面可是他们的专业领域。帝国皇帝陛下对这个领域,也应该是一窍不通。

但是,奥古斯特在和这些科学家们的谈话当中,却时时表露出惊人之语,给了这些科学家们不少的企发,让他们能够更快的完成研究。

奥古斯特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希望这些科学家们,尽量不要走上弯路了。

尽管,奥古斯特对于核物理方面并不了解。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有看到过猪跑吗?

奥古斯特清楚的记得,另外一个时空的小胡子,很早就开始了核武方面的研发了。但遗憾的是,他们走错了路,研发的方向是核聚变。

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想要成功的研发出核聚变反应,难度可想而知。

相反,灯塔国却走对了路,一开始就是奔着核裂变去的。因此,灯塔国能够获得成功。而小胡子直到自杀,都没有能够成功。

这一个时空的日耳曼帝国,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在奥古斯特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的情况下,日耳曼帝国一定能够率先研发出核武器的。这样的话,日耳曼帝国在未来的战争当中,无疑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了。

公元1722年4月,日耳曼帝国皇帝奥古斯特召开了内阁和军方联席会议。

这一次的会议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日耳曼帝国的远东战略。

“陛下,目前远东地区的局势主要是东洋帝国的崛起和大清帝国的没落。已经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的东洋帝国,希望能够狠狠的在大清帝国这个衰弱的巨人身上要一口,以为他们的崛起掠夺更多的资源。

大清帝国虽然已经彻底没落了。但是,他们却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一旦东洋人成功,征服了大清帝国的话。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帝国必须要早日采取行动了!”

日耳曼帝国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元帅说道。

奥古斯特点了点头,尽管这一个时空和另外一个时空完全不一样了。

遥远的远东地区,大清帝国还停留在统治末期。如果奥古斯特没有记错的话,康熙皇帝也活不了多久了,很快就会挂掉了。

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大清帝国的没落和腐朽,以及东洋帝国的崛起。

东洋帝国对大清帝国已经流露出了巨大的野心了。

要不是大清帝国适时作出改变,从西方进口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设备,编练强大的新军的话,说不定东洋帝国已经发动战争了。

但即便是这样,东洋帝国也快要忍不住了。

日耳曼帝国处于自身利益考虑,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了。否则的话,一旦让东洋帝国成功得手的话。那么,东洋帝国绝对会成为远东地区的霸主的。

远东地区距离日耳曼帝国太过于遥远了,几乎是要跨过半个地球。这使得日耳曼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想要投送到远东地区,也非常的困难。

一旦东洋帝国征服了大清帝国之后,变得无比的强大了。那么,日耳曼帝国想要在未来的战争当中打败东洋帝国,那无疑就更加的困难了。这样的话,无疑也是在为日耳曼帝国增加一个强大的对手。

因此,日耳曼帝国自然要全力阻止东洋帝国了。

“总参谋部准备怎么做?”奥古斯特问道。

“陛下,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先下手为强,发动对大清帝国的战争,在东洋帝国动手之前就征服大清帝国。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大清帝国的军队虽然不少。但是,他们的训练废弛,部队的战斗意志也非常的薄弱。帝国出动几十万军队的话,或许就能够打下这个国家了!”鲁登道夫元帅说道。

奥古斯特摇了摇头:“这并不可行!远东距离帝国太过于遥远了。帝国想要打下大清帝国,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外,永远不要低估那里的民众的反抗意志。一旦他们觉醒,全力反抗外来入侵者的话,那极有可能会演变成为一个战争泥潭的。对我们而言,将变成一场噩梦。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够那么做。”

鲁登道夫元帅点了点头,尽管他不知道奥古斯特为什么这么坚持。但是,他并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违背奥古斯特的意愿。

“陛下,第二个选择就是向大清帝国提供帮助了。向他们提供武器装备,提供军事教官,为他们训练军队。以便于大清帝国在遭到东洋帝国入侵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抵御东洋帝国的入侵。甚至于,能够将东洋帝国拉入到战争泥潭当中来。这样的话,不仅可以阻止东洋帝国征服大清帝国。相反,还能够让东洋帝国在大清帝国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而削弱东洋帝国的实力!”鲁登道夫元帅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