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太子还是武成侯(求打赏月票全订!
第363章太子还是武成侯(求打赏月票全订!)
那么到此之时,经历了两件让诸臣都出乎意料的大事之后,朝中诸臣的士气已经又恢复了往常那般状态。
至少眼下,他们只是没有灭掉楚国,可是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仍旧是秦国的。
嬴政让秦国坐稳了天下最强霸主国的地位。
随即,第三个让众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嬴政对众人道,“兵既然已败,寡人决意让李信率众速速返回,诸位以为如何?”
这件事,众臣自然都赞同。
只是,当初那些吹捧李信神勇的人,这个时候对嬴政说,“李将军年轻气盛,喜好自吹自擂,不堪大任。”
对此,嬴政也早就习惯了。
比起这个,嬴政更在意的是接下来如何做。
“召回李信,那谁人来做寡人的伐楚大将军呢?”
嬴政开门见山就说了这件事,他要另请高明,继续伐楚。这个一统天下的事业不会就此停滞不前。
对于秦国来说,在眼下这种状况下,他们能想到的就只有两个人。
王绾请道,“不若召太子返回,再行商议计策。”
冯去疾未免太子日后越发壮大,引起父子君臣相疑,祸及冯家,他则提议,“臣请武成侯王翦出山计议此事。”
王贲则道,“大王,家父早就归乡频阳了。如今年迈,连走路都十分艰难,又如何能出山再计议攻打楚国的大事呢。太子少聪慧,擅军务大事,臣请召回太子商议军事。”
隗状则道,“太子位高且年少,这攻打楚国乃是大事。上次戍守固然神机妙算,可是这攻打楚国,亲自挂帅,危机重重。太子身份特殊,怎么能以身犯险。”
……
……
……
这带兵攻打楚国的人选就在太子和武成侯二人之中,诸臣来来回回争论不休。
一派人不是不支持扶苏,是他们和冯去疾看法相同。太子乃未来国家社稷希望之所在,把兵权交给太子,会引发很多大家连提都不敢提的祸患。而且战场上凶险万分,这次连秦国的高级督战官和都尉都殁在战场,太子如果去了要是发生意外,那未来秦国怎么办。
正因为他们觉得支持太子会引发对秦国更有危害性的事情,所以他们支持王翦。
一派人不是不支持王翦,是他们认为王氏父子功劳太大了。这历史上有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让王氏父子带兵伐楚,且不说王贲,单说王翦年纪那么大了,如果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而如果赢了,这秦国的王位主人也许要换姓了。
所以他们支持扶苏带兵去打,这样可以保证王权始终都在大王的掌控之中,都在秦国王室之内。
这些最真实的理由自然不能在朝堂上说,反正双方各执一词。
大家辩论地兴高采烈,他们又没有为自己的私心做事,都是为国家考虑。
说得人固然高兴,但是听的人——嬴政可就气得发懵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些人是在排戏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俳优,就是说唱做戏的。荀子也曾撰写过文章,夸赞说相声的群体。】
嬴政听得厌倦至极。
他笑道,“说来说去,不是召太子商议,就是请武成侯出山。这样议论起来,怕是没完没了。”
众臣脸色顿时犹如犹如被霜打了的枫叶,一个个蔫儿吧唧的。
他们为大王如此煞费苦心的想,大王却嫌弃他们啰嗦……
嬴政站起身,在朝堂上来回徘徊。
<divcss=tadv>“这样吧,寡人这就亲自去一趟频阳,去请教武成侯。王贲,为寡人带路。”
王贲还在原地愣神呢,却见嬴政已经提了剑出殿了。
众臣反应快得连忙高呼,“恭送大王。”
王贲被人推搡了一下,“快去啊。”
他这才后知后觉追赶上去。
诸臣在殿内,一个个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纷纷拍手大笑起来。
辅佐这样一个实干派的王,当真是做臣子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
冬日里,萧萧绿绿的原野上,上百的虎贲卫拥簇着一个盛年男子,从南向北进发。
他们穿过田坝,越过沟渠,翻过高山。
除了在驿站短暂的歇脚休息完,其他的时候一刻不停在赶路。
王后尚且在章台宫等嬴政回来,结果等来的是宦侍告诉她,“启禀王后,大王和朝中大臣商议选派其他人重新征伐楚国。众臣在太子和武成侯之间徘徊不定,大王便拍板亲自去向武成侯问计。”
“问计?”
王后忍不住笑了。
“这哪是去问计啊,大王估计是想要亲自看看,武成侯到底还能吃几碗饭?又能不能上马带兵打仗。”
不过,王后转念一想,怎么人选最后落在了武成侯和扶苏之间呢。
如果大王最终把机会给了王翦,那扶苏必定很失落。
——
巨鹿郡,巨鹿城。
樊於期仍旧在骂骂咧咧个不停。
不过这一次,他是对着齐国的使节。
“齐王实在是反复无常,如今违背约定,这就是不给我家大王情面。等到我们回去,这就请大王发兵攻打齐国。”
齐国的使节闻言,并没有怯懦。
他们完全不肯让步,“是秦国太子无礼在先,我齐国固然有意与贵国友好邦交,可是贵国待我非诚,我齐又何必赶着送上一座城呢。”
齐国的使节也是恼了,所以才说这样的话。
他们两国之间谈判,说的都是场面话。
他们是第一次见到樊於期这样的人,不是叱骂他们的齐王,就是威胁他们。
反正现在齐国知道,秦国在楚国打了败仗,大败而归。七个都尉都战死了,那可是秦国的高级指挥官。
不久以后,天下人都要知道这件事了。
秦国颜面扫地,还有什么资格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
樊於期自然愤怒。
他站起身,一把揪起齐国的使臣,随后将其重重地摔在木案上。
伴随着哐当一声,那齐国的使臣当场口吐鲜血而亡。
随后樊於期一脚踩在那使臣的腰腹上,大声叱骂,“你个鸟人。竟敢和我这么说话,知道我是谁吗?我曾经是秦国章台宫的卫尉,深得我王信任,伱算什么?小小齐国使节,竟敢在我面前猖狂?”
第363章太子还是武成侯(求打赏月票全订!)
那么到此之时,经历了两件让诸臣都出乎意料的大事之后,朝中诸臣的士气已经又恢复了往常那般状态。
至少眼下,他们只是没有灭掉楚国,可是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仍旧是秦国的。
嬴政让秦国坐稳了天下最强霸主国的地位。
随即,第三个让众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嬴政对众人道,“兵既然已败,寡人决意让李信率众速速返回,诸位以为如何?”
这件事,众臣自然都赞同。
只是,当初那些吹捧李信神勇的人,这个时候对嬴政说,“李将军年轻气盛,喜好自吹自擂,不堪大任。”
对此,嬴政也早就习惯了。
比起这个,嬴政更在意的是接下来如何做。
“召回李信,那谁人来做寡人的伐楚大将军呢?”
嬴政开门见山就说了这件事,他要另请高明,继续伐楚。这个一统天下的事业不会就此停滞不前。
对于秦国来说,在眼下这种状况下,他们能想到的就只有两个人。
王绾请道,“不若召太子返回,再行商议计策。”
冯去疾未免太子日后越发壮大,引起父子君臣相疑,祸及冯家,他则提议,“臣请武成侯王翦出山计议此事。”
王贲则道,“大王,家父早就归乡频阳了。如今年迈,连走路都十分艰难,又如何能出山再计议攻打楚国的大事呢。太子少聪慧,擅军务大事,臣请召回太子商议军事。”
隗状则道,“太子位高且年少,这攻打楚国乃是大事。上次戍守固然神机妙算,可是这攻打楚国,亲自挂帅,危机重重。太子身份特殊,怎么能以身犯险。”
……
……
……
这带兵攻打楚国的人选就在太子和武成侯二人之中,诸臣来来回回争论不休。
一派人不是不支持扶苏,是他们和冯去疾看法相同。太子乃未来国家社稷希望之所在,把兵权交给太子,会引发很多大家连提都不敢提的祸患。而且战场上凶险万分,这次连秦国的高级督战官和都尉都殁在战场,太子如果去了要是发生意外,那未来秦国怎么办。
正因为他们觉得支持太子会引发对秦国更有危害性的事情,所以他们支持王翦。
一派人不是不支持王翦,是他们认为王氏父子功劳太大了。这历史上有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让王氏父子带兵伐楚,且不说王贲,单说王翦年纪那么大了,如果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而如果赢了,这秦国的王位主人也许要换姓了。
所以他们支持扶苏带兵去打,这样可以保证王权始终都在大王的掌控之中,都在秦国王室之内。
这些最真实的理由自然不能在朝堂上说,反正双方各执一词。
大家辩论地兴高采烈,他们又没有为自己的私心做事,都是为国家考虑。
说得人固然高兴,但是听的人——嬴政可就气得发懵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些人是在排戏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俳优,就是说唱做戏的。荀子也曾撰写过文章,夸赞说相声的群体。】
嬴政听得厌倦至极。
他笑道,“说来说去,不是召太子商议,就是请武成侯出山。这样议论起来,怕是没完没了。”
众臣脸色顿时犹如犹如被霜打了的枫叶,一个个蔫儿吧唧的。
他们为大王如此煞费苦心的想,大王却嫌弃他们啰嗦……
嬴政站起身,在朝堂上来回徘徊。
<divcss=tadv>“这样吧,寡人这就亲自去一趟频阳,去请教武成侯。王贲,为寡人带路。”
王贲还在原地愣神呢,却见嬴政已经提了剑出殿了。
众臣反应快得连忙高呼,“恭送大王。”
王贲被人推搡了一下,“快去啊。”
他这才后知后觉追赶上去。
诸臣在殿内,一个个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纷纷拍手大笑起来。
辅佐这样一个实干派的王,当真是做臣子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
冬日里,萧萧绿绿的原野上,上百的虎贲卫拥簇着一个盛年男子,从南向北进发。
他们穿过田坝,越过沟渠,翻过高山。
除了在驿站短暂的歇脚休息完,其他的时候一刻不停在赶路。
王后尚且在章台宫等嬴政回来,结果等来的是宦侍告诉她,“启禀王后,大王和朝中大臣商议选派其他人重新征伐楚国。众臣在太子和武成侯之间徘徊不定,大王便拍板亲自去向武成侯问计。”
“问计?”
王后忍不住笑了。
“这哪是去问计啊,大王估计是想要亲自看看,武成侯到底还能吃几碗饭?又能不能上马带兵打仗。”
不过,王后转念一想,怎么人选最后落在了武成侯和扶苏之间呢。
如果大王最终把机会给了王翦,那扶苏必定很失落。
——
巨鹿郡,巨鹿城。
樊於期仍旧在骂骂咧咧个不停。
不过这一次,他是对着齐国的使节。
“齐王实在是反复无常,如今违背约定,这就是不给我家大王情面。等到我们回去,这就请大王发兵攻打齐国。”
齐国的使节闻言,并没有怯懦。
他们完全不肯让步,“是秦国太子无礼在先,我齐国固然有意与贵国友好邦交,可是贵国待我非诚,我齐又何必赶着送上一座城呢。”
齐国的使节也是恼了,所以才说这样的话。
他们两国之间谈判,说的都是场面话。
他们是第一次见到樊於期这样的人,不是叱骂他们的齐王,就是威胁他们。
反正现在齐国知道,秦国在楚国打了败仗,大败而归。七个都尉都战死了,那可是秦国的高级指挥官。
不久以后,天下人都要知道这件事了。
秦国颜面扫地,还有什么资格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
樊於期自然愤怒。
他站起身,一把揪起齐国的使臣,随后将其重重地摔在木案上。
伴随着哐当一声,那齐国的使臣当场口吐鲜血而亡。
随后樊於期一脚踩在那使臣的腰腹上,大声叱骂,“你个鸟人。竟敢和我这么说话,知道我是谁吗?我曾经是秦国章台宫的卫尉,深得我王信任,伱算什么?小小齐国使节,竟敢在我面前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