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

——

据史书记载,二世继位第一年,罢免了丞相李斯,命其还乡——荆地新蔡。

随后,右丞相冯去疾亲自上书,请二世复起王绾。帝遂起安车,复诏请王绾。百官随同冯去疾,亲自登门,以安车迎接王绾回朝。

因为全盘郡县制而离开的王绾,最后又因为新帝决意重新采纳最开始的郡国分封制策略,而被恭请回来。

这一事件,几乎是给秦国所有功臣武将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意味着分封的事情板上钉钉了。

在王绾回来之后,被秦二世任命为右丞相。

在秦国,以左为尊,而右渐次之。

——

百官们迎着王绾回来的这一天,则是李斯带着家当,又重新返回老家的那一天。

一向将权力视若等同生命的李斯,在这一刻,坐在马车里的他,竟然也无可奈何。

秦二世恨不得把帝国的府库送给他,他就是实在盏恋权力,但是根本没有报复的理由。

何况这么多的礼物,对于李斯来说那就是无上的荣耀。

秦二世让他全身而退,没有算计韩非之死那笔账,已经是让李斯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

咸阳宫里,摆设着宴席,欢迎王绾的归来。

扶苏很智慧地将那些功臣武将们,也一起请来庆祝。

其实,这些功臣武将们,在咸阳驿馆里虽然很安静,可是心里都对这个人有些不满。

他们都是当父亲的,现在要效忠一个造反老子的人,听他的命令行事。

大家伙心中还是有些微词的。

但是不敢公开议论。

但是扶苏把王绾请到宫里,又让他们一起来吃宴席。

那些过去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的臣子们,一下就把秦始皇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们感觉,还是眼前这个坐在王座上儒雅斯文的青年更让人喜爱。

他们从没有看上面坐着的那位感觉这么顺眼过。

这些老父亲们看着扶苏,仿佛是看到了自己家的贴心小棉袄——他们的女儿一般,一个个嘴角露出欣喜的笑容,思考的能力像是经历了秋冬霜雪的叶子一样,纷纷抖落掉下来。

今天这个宴会,本来是不需要的。

王绾倒也没那么喜欢出风头。

只是冯氏一族尤其是冯去疾,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让老上司回来再坐在自己的头上,他必须要化被动为主动。

否则他这个左丞相难道要让位给右丞相吗?

又或者造成在臣子心目中,左丞相不如右丞相。

于是,把王绾风风光光迎回来,由冯氏再发言为秦二世和王绾的回归做宴会,让王绾在外人看来,情义上是对冯去疾一族有所亏欠的。

而且还能彰显冯去疾作为丞相的宽容大度。

一盘棋下来,王绾的风光都被分给了冯氏一族。

这会儿,他那双小米粒一般的眼睛微微笑着,肥胖的身躯,和蔼的笑容,让人看着傻憨傻憨的。

冯去疾凤眼狭长,则在对面盯着这位过去的老上司。

任嚣这个人,人不够智慧,想的却很多。

他想着要学习其他臣子的精明,于是就在宴会上不吃不喝,专门忙着察言观色。

他看到二位丞相互相对视,不说话。

也不知道心里想还是怎么的,反正鬼使神差说了一句话,弄得宴会的气氛陡然降到冰点。

“说起来,冯丞相以前可是王相手下的得力干将。没想到现在冯丞相竟然地位比王丞相高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

有人埋头喝酒,有人埋头吃菜。

任嚣摊开两手,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

杨缪看穿一切,也不说破。

须臾——

王绾微微一笑,“左相,你的算筹落在我家了。什么时候有空,可要记得来我家取啊。”王绾如是说。

众人不解其意。

冯去疾眼神一闪,当即道,“王相大人有大量,满朝文武百官,谁不敬仰。我那区区一个小算筹,不管是金的、银的,还是铜的,凡是落在贵府上。王相宰相肚里能撑船,想必都能消的下去。”

“就请王相收下吧。”

冯去疾欣然笑着。

王绾也是服了这个老六,“左相都这么说了,我还有送回去的道理吗?只是这算筹的事情,我可以已经点过了啊。”

“有言在先。日后可不要再给我什么东西了。今天给个算筹,若是再不提醒,下次就要挖个坑给我跳了。”

“我就是个糟老头子,可不能欺负我啊?”王绾故意说着,随后看向一直在上头看戏的扶苏,“陛下,这些事您看得是清清楚楚啊。”

王绾一口气点了两个人,扶苏和冯去疾都对老丞相有些敬佩。

王绾知道权力斗争那些事,但是他能做到把争权夺势这些小把戏都给拒之门外。

不如此,他没有办法专心做事。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二位同为丞相,各有千秋。所谓人从事上看,我若是干预太多,怕是要成为其中人,不明白是非了。”扶苏亦然笑。

王绾:“陛下能这么说,那臣就安心了。冯相,你说呢?”

冯去疾被扶苏那句各有千秋的评价说的心乱如麻,他仍旧不减高傲,“凡事,以大局为重!”

任嚣吃着烤肉,低声对杨端和说,“他们三在干嘛呢?说相(声)?”

“差不多。”杨端和吃着炒兔丁。

冯毋择看着这局势,心里感到有些不妙。

他大哥这个老六,死要面子活受罪。

之前皇帝继位,他在那犹豫犹豫。现在李斯走了,王绾回来,皇帝和王绾政见相合,王绾被重用是被板上钉钉的事情。

蒙恬又是一贯稳重低调。

冯去疾若是不被取代,真是怪事。

还有个尉缭,老兔狲,一天天在旁边猫着。

这侄女儿的儿子,现在成为了帝国的下一个首选继承者。

以后等到他长大,那是数不清的血雨腥风。

弄得好安全上位,一个家族也许能过得好些。如果不行,被皇帝喜爱的长子取代,那冯家就是被清洗的份。

大哥还在那糊里糊涂争名和权位,不思考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后的事情。

这可不行。

眼看着冯去疾撑不起台子来——无法给皇帝证明他的价值所在。

冯毋择再度出手。

“陛下能真的请左丞相回来主持大局,实在是文德昭昭;灭楚抚齐,与百越谈和,实在是武德明明。大秦有陛下您这样的皇帝,未来四海太平,欣欣向荣,指日可待啊。”

这些武将们一听话说人是谁,顿时鸡皮疙瘩起来了。

知道夸赞扶苏的是什么人吗?

秦国最有名的低调侯!

对秦始皇,武信侯都没有这么恭维过。

而且他一开口,这恭贺之词,就在文臣武将之间脱颖而出。

权贵,中下层大都摆脱不了酒色财气,不是喝酒就是玩女人。

但是最顶层的这帮人,不是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加精进,就是悉心听高人传授大道。

冯毋择就和萧何一样,有事干的时候出来办公,休息的时候就不停地学习。

在郊外居住的时候,冯毋择每天都要看文章。

他对于楚国的辞赋,十分欣赏。

那是一种在乡野之地流行的新文体,经历了屈原和宋玉的楚辞篇章演变而来。

文辞华丽。

冯毋择没事就爱听楚人唱歌。

他当初在打仗的时候,别人进攻了一个城市,都忙着去抓美女献给秦始皇,又或者去抢财富。

但是他却在搜罗书,在城里请教有学问的人,把才士名流带回家给自己做谋士。

所以冯毋择在家的时候,能够经常听到现在的楚国人怎么唱歌,楚国现在的情况是怎样。

虽然秦国和楚国联姻很久了,冯毋择作为贵族,也可以接触楚国的东西。但是别忘了,所谓的楚国贵族秦国高官,本质上其实是秦国本土势力的一支,只是生养他们的人是从楚国而来。

远嫁而来的姑娘们,为了不受母国的影响而在秦国有安稳的日子过,必须要团结起来。

从他们在秦国拥有广袤的土地,繁衍了众多子嗣开始,就开始在秦国扎根,被永远地固定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们开始成为了秦国人,给秦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稳固自己的脚跟。

在这种情况下,是远道而来的楚国人抛弃了他们过去的身份,学着做秦国人。

所以,历经了百八十年,在秦国的贵族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地道的楚人。

要想了解当地的情况,风俗、习惯,还是得从楚国的土地上最新长出来这一茬青草看起。

冯去疾吸收了很多知识,比如楚赋这个新鲜玩意儿。

他的言辞非常优美,正是楚国的大夫文士们赞美君子的。

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听过这个东西的时候,冯毋择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资料。

一出口言语就很新鲜。

这场宴会,大家也听了无数的赞颂,但是冯毋择一开口,臣子们都感觉耳边刮过了一场清新的风。

秦楚的文化交融,就是靠冯毋择这样的贵族慢慢带动的。

估计,要不了多久,秦国的文明就要迎来一个新生的小宝宝——秦赋。

周青臣盘算了很久的贺喜之词,这会儿感觉也没什么新意了。

武将们也都跟着冯毋择这个讲究的文化人齐齐称颂,“陛下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天下必然太平。”

跟不上节奏的任嚣,在后面喊着,“额也是,额也是。”

扶苏自然高兴,"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在过去的秦人的言辞里,哪怕是天下的言辞里,几乎从不这么说话的。

就像是把歌词民谣变成了更为体面的文学体裁。

非常新颖。

“好个武信侯啊。朕从未听过这样的说辞。”

冯毋择上前,“臣听说,最近南方荆地,诞生了一种新歌。”

“草木零落兮,云飞扬。”

“陛下若是喜爱,臣可以送上几个文人,献给陛下。”

扶苏一听文士,就感觉到了自己熟练的领域。

“可。”

稷下文人集团,还是学术氛围太重,没有什么创造性。

扶苏懂得诗词歌赋,喜爱吟诵。

他们没有这个才情。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有说有笑。

王绾豆大的眼睛又开始微微眯着,这冯家兄弟两个,始终是没有为公之心啊。

最多只能做到家兴,要想靠着他们让国兴,和民兴。

难。

臣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喜色,听两人说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感觉皇帝和武信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什么音律,仿佛陛下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谈一点。

尉缭则警惕地打量着这些功臣们。

虽然他们都有侯爵之位,但是一旦得到了封地,那咸阳城的土地,就该让出来了。

趁着这个功夫,把那些毒瘤清一清。

尉缭看今日朝堂上,文臣武将们对秦二世都是心服口服。

观察朝堂之上的氛围,就可以知道天下人平日里生活的处境。

君王冷酷无情,吏民百姓们势必饱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而君王若是宽厚,能够做到人臣子发自内心的服气他,而不是服从他,天下民众之间,必然能够气氛和乐,官吏处事也能够通情达理。

缭感到很心爱,喝了点酒,就晕晕乎乎睡了。

那天,很多人都喝的酩酊大醉而去。

当他们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却也要失去一部分过去珍爱的——战场上的生死之交,平日里的死对头,在咸阳城的豪宅,还有……失去了权力的秦始皇。

男人的伤心,不会轻易表露在外,大家都高兴地喝着眼下这爵酒。

这一爵喝完,下次恐怕没有再见的机会。

尤其是一些都尉们,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战役,深知这个道理。

却在这一天,李斯带着他的家眷,驱车离开了咸阳。

马车的旁边,跟着几条从家里跑出来的黄狗。

李斯不断地驱赶他们回去,怕他们死在路上,但是黄狗坚定地跟着。

李斯虽然走了,他的两个儿子,仍旧在秦国任职。李家的豪宅,还不用被官府收回。

望着不住跟着马车奔跑的小狗,有那么一刻,李斯有所悔悟。

他觉得,自己都比不上小狗忠诚。

如果他能坚定地跟着嬴政,不会有今天。

一个月前背叛嬴政,一个月后被扶苏抛弃。

悔恨涌上心头,但是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不可更改。

——

三天后,正式分封的结果出来了。

公子高等人持着诏书,对比着从王室图书馆里拿出来的舆图翻看。

公子将闾也是脸色不好。

主要是这给功臣的和给秦国王室诸公子们的封地全然不一样。

“凭什么,王贲的封地那么大,我的封地就这么小。他的封地像一整只鸡那么大,而我的就只有一个小鸡腿!”

“真不知道这么多年苦学是为了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