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言出法随(二十四)往日重现寻突破
白若雪思索了片刻,随即命人拿来几把椅子、一张桌子放在公堂正当中之上,然后把花瓶重新放回盒子后盖上盖子,再用青色花布包好。
“劳烦几位把那天见面的过程重新演示一遍。当时位置是怎么坐的,又做了哪些事情,这些都需要重现。”
王胜天和诸葛秀光对视了一眼,过去将两把椅子摆放在桌子的左右两侧,另外还有一把椅子靠在左侧摆放。王胜天在左、诸葛秀光在右,两人依次坐下。
“大人。”王胜天坐定后说道:“那天草民和诸葛先生就是这样坐的。”
他又往左边的椅子指了指道:“至于这个位置,那天一开始是卓老板坐的。”
卓思济听后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行,那咱们就开始吧。”
白若雪抱起盒子交到邓良发手中,并叮嘱他:“你拿着花瓶从堂外走入,那天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说、怎么做,不要有所遗漏。”
邓良发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究竟说过些什么小老儿委实记不了这么清楚啊......”
“说的话不用一字不差,大致意思差不多就行。不过做过的事情一定不能遗漏,不然本官就没办法将案子梳理清楚。”
“那、小老儿尽量吧......”
邓良发抱着盒子走入公堂,见到坐着与诸葛秀光聊天的王胜天后,挤出了一丝勉强的笑容:“王老板。”
王胜天面带职业笑容,客气地答道:“哦,是老邓啊。刚才听阿牛说,你有一个花瓶想要卖给我?”
“是啊。”邓良发将盒子递到了王胜天的手中:“劳烦王老板看看多少钱能收下?”
“停!”白若雪喊住了他们。
王胜天侧头问道:“大人,刚才有什么问题吗?”
“本官记得是那个阿牛领着邓良发进屋的吧?他这个时候在哪里?”
“阿牛将邓老头领进门之后就退下了。一般来鉴宝轩的都是谈生意的客人,阿牛是不会留在原地的。鉴宝轩中不留下人,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就算需要添水加茶、送上瓜果糕点,也是由草民去喊阿英安排,下人送来后就即刻离开。”
诸葛秀光也证明道:“老朽时不时会去鉴宝轩坐上一坐,王老板所言非虚。”
“所以那个时候,装花瓶的盒子是由邓良发亲手交到你的手中?”
“对。”
另外两人也一起跟着点头。
“本官明白了,你们继续吧。”
王胜天朝空余的那把椅子做了一个手势:“老邓,你先坐会儿,让我看一下。”
“哎!”邓良发虽然坐下了,可眼睛一直盯着王胜天不曾移开。
白若雪不动声色地站到了邓良发的边上,也紧盯着王胜天的方向。
王胜天解开花布置于桌上,然后打开盒盖开始看起花瓶来。这是那种和盒子连在一起的翻盖,无法单独拿下。
“我说老邓啊,你这个花瓶是哪儿弄来的啊?”
邓良发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道:“是我祖上从宫里弄出来的。要不是丹丹她急着治病筹不到钱,我也不舍得拿出来。王老板你就给个价吧,我也不懂这些,你就看在丹丹他爹的面子上,能尽量多给一点就多给一些吧,我不还价。”
王胜天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他抱着盒子看了没多久,就将盒子递给了诸葛秀光:“诸葛先生,你也瞧瞧吧。”
趁着诸葛秀光查看的空当,王胜天缓缓说道:“老邓啊,这话我可要说在前头,你的祖上看走眼了,这个花瓶根本不值钱。”
“啊、这......”邓良发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诸葛秀光此时也微微点了一下头,以示赞同。
抱着一丝希望,邓良发试探着问道:“不值钱是能值多少钱?”
“原价我也就不告诉你了,冲着丹丹她爹,这花瓶我就出五两纹银收下了。就当成一个普通的花瓶,平时放在房间里插点花做装饰用吧。你要是愿意,那我马上就给你写张字据,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刚好诸葛先生在此做个见证;要是不愿意,那就原物奉还,你另找卖家吧。”
邓良发思索了一小会儿,虽然还有些犹豫,但依旧同意了:“成吧,就五两。我也相信王老板不会坑我。”
王胜天大笑道:“我王某人做生意,讲的就是‘诚信’二字,所以才有了现在家业,怎么会坑人?诸葛先生可是王某的老主顾了,他最清楚我的为人,对吧?”
诸葛秀光连声应道:“啊、对!王老板信誉过人,老朽相当信得过!”
“那成,咱们就来写个字据吧。老规矩,一式两份,由诸葛先生执笔并做见证人。”
“行啊。”诸葛秀光欣然应允:“刚好之前那几幅字画的字据还没写,老朽就一并写了吧。”
白若雪站在邓良发所站的位置,确实看不见盒中花瓶的全貌,只能隐约瞟见个轮廓。不过她注意到当王胜天说出“五两纹银”这句话的时候,诸葛秀光脸上的表情明显怔了一下。
诸葛秀光假装提笔作书写状,王胜天则在一旁念道:“今有邓良发出售花瓶一个,高约一尺,重约两斤,窄口宽身,青底云纹。作价五两纹银,卖与王胜天。钱货两清,再无相干。”
接着便是买卖双方和见证人的名字,以及年月日。
三个人假装按了一下手印,这笔交易就算是完成了。
一切完成之后,王胜天朝白若雪禀道:“大人,之后邓老头就拿走了其中的一张字据,带着五两离开了。诸葛先生又写下了他自己所购那两幅字画的字据,然后才回去的。这就是那天整件事的经过,不知道大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
“本官看得很清楚了。”白若雪问道:“邓良发,你对刚才重现的经过可有什么异议?比如说过的话或者发生的事情与当天实际发生的不相符?又或者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细节?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是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