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抵押物

杨元奇收到秦伯翰的回函,关于盐州盐业,皇宫内库对此己是没有想法,在收到朱勔和詹度对盐州的白池的评价,他们情愿把此事丢给转运司。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盐业涉及利润庞大,皇宫内库多有插足,但也是基于内地,内地他们并不需要过于借助转运司的权威。比如两淮盐业是大宋最大的盐业收入,转运司和皇宫内库官员就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双方彼此借重。内库需要转运司压制当地地方势力,比如州府这级在这事上选择就很玩味,转运司也需要内库在盐业上增加赋税。

秦伯翰提醒杨元奇,皇宫内库不纠葛此事,杨家想涉足盐业既轻松又有麻烦的一面。轻松是盐定路经略司有能力自决,不仅盐定路,盐州杨元奇也能想办法压住仁多保忠,让他在这事上闭嘴。麻烦是这就涉及朝廷中枢,政事堂对此事是有决策权的,现在当政的人和杨家可不对付。

杨元奇郁闷惨了,他觉得整个来说这更麻烦。皇宫内库官员或者中贵人,杨家需要的不过是勾兑利益,多付少付而己。涉及政事堂,显然蔡京是不会让杨家如愿,这和本身盐利无关。

杨元奇现在倒是得求着皇宫内库有人插手此事,这根本难以操作,他们既然无意此事,没道理因为他杨元奇去得罪那个权倾朝野的蔡京。一旦重启白池盐业,杨家会有分润,但盐定路经略司一定得考虑中枢的意见。不说朱勔,哪怕现在北上的那些经略司进士官员也会支持开封,这本就是重要中央和地方权利划分,这同样是一种以文制武。

……

姜唐佐来到盐州,统筹杨家在盐州的家底,学堂、安乐坊、匠铺、甚至潘家钱庄都在盐州开市,这让盐州开始多了分生气。

仁多保忠没想到杨元奇压根就不管整个盐州,他就是通过这些机构让盐州认识杨家,只让靠近杨家的人受益。短期看仁多家族无忧,长此以往,仁多保忠清楚会有越来越多人靠向杨家,因为杨家带给了大家利益。现在其实就己是这个情况,盐州是仁多保忠当家,这个家当得实在不咋样,连治安也考强压。盐州通判杨元奇用杨家力量在办好事,给盐州添砖加瓦。坏事是他仁多家族的,好事全是杨家在做!

杨元奇很得瑟,这实在是“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吹嘘这就是自己的计划,一个破败的盐州需要时间恢复,定边杨家养不起。给了仁多保忠就给了呗,借着机会杨家入驻盐州办点自己想办的事就好。

姜唐佐不想这时候扰了杨元奇的兴致,不过他不得不说:“少爷,盐州这笔开支还是借贷,要填平还得白池的收入,要不清风明月寨会被拖累。”那边并不富裕,杨家在盐州办的产业是没什么收入的,还是靠那边的开支,仅人员薪水就是一笔庞大的费用。

杨元奇很着恼:“那得先找到合适的理由啊,总得让经略司和中枢的老爷接受才行!先把杭州那一成利润填过来。”

姜唐佐说:“这得你和天波杨府商量。”

杨元奇怒道:“难道我不是天波杨府的爵爷!”

姜唐佐闭嘴,你是爵爷,你也弄不过来这笔银子。

杨元奇哎的说:“我修书回清风寨吧。”这事反过来还得潘金莲和陈妙常开口。陈妙常还好说,潘金莲一定会算利息,这次利息不会低,甚至抵押物都会是白池的收入!tmd白池还是一碗夹生饭呢!

抵押物?杨元奇脑袋转了转。

杨元奇开始写信函给孟婵,关于赵灵儿的府邸。赵灵儿的府邸开支杨孟两家各占一半,甚至孟家出的更多,因为地皮是杨家想办法弄来的。在信函中这笔费用就全成了杨家出的,杨家问孟婵,能否皇宫补齐这笔费用。孟婵是废后,薪水极低,赵灵儿封号现在也不高,薪水也不多。皇宫要是认这笔费用这事也就结了,杨元奇清楚开封一定不想给,他在信函中提及白池,那他的潜台词大家就都能懂。这事操作性很大,白池盐事大家并不关注,因为前期投入太大后期维护成本也高,起码在开封是这么认为的,恰恰白池重开盐事要成行,就得盐定路杨家使力。整件事利益受到损害的只会是开封朝堂那个户部,以杨元奇对那位官家赵佶的理解,他一定会同意。不过是把一个可能废弃的资产让杨家盘活,作为赵灵儿这个长公主开支的来源,至于是抵押物还是其他什么方式另论。

这事只需一个前提,孟婵走自己的渠道赶紧递给皇宫,越过朝堂政事堂特别是蔡京。至于是否得罪那些大佬,有没有这事他们都看杨家不顺眼,虱子多了不怕愁!

杨元奇要盐州做好出兵清剿盗匪的准备,白池的事不能拖,靖平地方需要时间,重启盐事也要时间。

……

开封宗人府果然有回应,和杨元奇想得相差不大,稍微严苛了一点。

白池收归内库,盐事收入顶赵灵儿的支出,多说一点就是所有前期投入由白池自行解决,就是你杨家既然想要这笔收入,自己想办法搞定,不要找开封要钱要人,拿到白池产盐后划回去就是,白池事不成你杨家也不用再多嘴,反正原先和赵灵儿的一笔烂账不能再计算。更让杨元奇郁闷的事,以出盐开始计,皇宫内库只给3年时间免交分润。3年后利润的五成要给到开封,这个五成还很好计,按前面3年抵扣费用加个百分比。

杨元奇吐槽,做皇帝就是爽,金口一开啥也不用干,先把这边前期的银子省下来,几年后还有分润。这封回函很迅捷,杨元奇都能想到赵佶那会很开怀,省得政事堂相公们多嘴,给户部拿走一笔。关于银子,赵佶的需求量很大。

清寨。

孟婵在想既然白池归赵灵儿,她这个做母亲的是不是要去看看。有点她懂这事得先和陈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