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让曹子建心心念念的‘男人’来了

猪油下锅。</p>

趁着热油的时候,曹子建调配好了面酱。</p>

这个时候,油锅热了。</p>

曹子建将葱姜蒜下锅,锅里顿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p>

而后便是五花肉,最后才是面酱。</p>

不多时,一锅热气腾腾的炸酱就炒好了。</p>

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香味,张好好开口道:“曹公子,你该不会还是个厨子吧?”</p>

曹子建笑了笑,也没接对方的话茬,开始了和面。</p>

“需要我帮忙吗?”张好好主动请缨道。</p>

这和面也是有技巧的,水多了面会软,水少了面会干。</p>

所以这一步,曹子建只能自己来。</p>

“你去外面等着吃就行。”</p>

半个小时后。</p>

曹子建端着一大盆泡在凉水中的面来到了院中。</p>

张好好立马搬来一张方桌。</p>

曹子建将大盆放到了桌上,而后又折返回去,将炒好的炸酱端了出来。</p>

朝着已经‘下课’,正在追逐打闹的曹奎等人喊道:“过来吃面了。”</p>

“曹公子,这是你做的?”苏木慈闻着那香味,问道。</p>

曹子建点点头,道:“尝尝好不好吃。”</p>

此时,曹奎等人也围了过来,很给面子的说了句。</p>

“老大,这看着就好吃。”</p>

“好吃你就多吃几碗。”曹子建笑道。</p>

“我要吃三碗。”曹奎比划了一个手势,道。</p>

此话顿时引来了其他孩子们的较量。</p>

“我也要吃三碗。”</p>

“那我吃四碗。”</p>

“我吃五碗。”</p>

“吃得下那么多再说吧。”曹子建笑着拿来碗,给每个孩子都夹了满满一碗面条。</p>

给其盖上肉酱,最后放上黄瓜丝,萝卜丝,简单的搅拌了一下。</p>

“可以吃了。”</p>

随着面条入口,曹奎朝着曹子建竖起了大拇指:“老大,这面条也太好吃了。”</p>

一个个孩子也是跟着夸赞了起来。</p>

自己做的食物得到大家的认可,曹子建很满足。</p>

而后看向张好好等人,道:“你们也吃阿。”</p>

“嗯。”张好好自己给自己盛了一碗后,也是忍不住夸赞道:“曹公子,你这手艺真的没话说。”</p>

“好吃。”苏木慈跟着道。</p>

“不夸张的说,当年我在皇宫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张海山跟着道。</p>

对于张海山这夸赞,曹子建觉得过于夸张了。</p>

毕竟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p>

自己的手艺跟皇宫里的那些御厨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水平。</p>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只是笑了笑。</p>

很快,一大盆面条就被解决完毕。</p>

收拾好碗筷之后,曹子建将苏木慈叫到自己跟前,跟她说了自己购买了学习用品的事。</p>

而后又跟张海山交代了几句,这才同张好好离开。</p>

京城,某处四合院。</p>

这里正是陈庆文留给曹子建的住址。</p>

不过此时,四合院的大门紧闭。</p>

曹子建在门口敲了几下,却是无人回应。</p>

“好像老先生不在家。”曹子建看向身后的张好好,道。</p>

“看来只能下次过来吧。”张好好叹了口气。</p>

“嗯。”曹子建点头,这就同张好好告辞。</p>

看了看时间,才下午2点多钟。</p>

因此,曹子建没直接回四合院,而是来到了古雅斋。</p>

随着店铺开门没多久。</p>

店里来了一‘男子’。</p>

看到对方,曹子建双眸顿亮。</p>

相比起那些军阀的姨太太们,该‘男子’的出现让曹子建更为高兴。</p>

因为来人正是上次自己在鬼市遇到了的那个太监。</p>

“掌柜的,还记得我嘛?”男子一进门,率先开口道。</p>

声音依旧是那么的尖锐,但是落在曹子建耳中,却是无比悦耳。</p>

因为对方能来找自己,说明手里肯定有东西要出手。</p>

“当然记得。”曹子建点点头:“您坐,我去给你沏壶茶。”</p>

为了让对方有被重视的感觉,曹子建直接拿出从茶盏堂新购买的龙井,给对方沏上。</p>

随着一杯茶入口,男子脸上露出了满足之色,道:“好茶。”</p>

“不知道怎么称呼?”曹子建问道。</p>

“戴福瑞。”男子开口道。</p>

“戴客官,此次来不知道所为何事呢?”曹子建明知故问道。</p>

“手上有几件东西想出手,不知道掌柜的收不收呢?”戴福瑞开口道。</p>

“我要先看看。”曹子建开口道。</p>

“那是自然。”戴福瑞说着,指了指店铺的大门,继续道:“掌柜的,能不能先将门给关上。”</p>

曹子建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这就将门给关上。</p>

戴福瑞这才将自己背在身上的包袱取下,放到了桌上。</p>

随着包袱缓缓被打开。</p>

曹子建发现其内共有三个盒子。</p>

盒子都比较小巧,这也代表其内装的东西也比较小。</p>

曹子建打开其中一个盒子,看了起来。</p>

里面是一个小杯子。</p>

杯子敞口微撇,斜腹下敛,卧足,修胎轻薄均匀。</p>

通体施透明釉,釉面白润泛青,胎质洁白,器内光素无纹。</p>

外壁以斗彩装饰,通景分绘公鸡、母鸡及小鸡两组,以山石月季和竹石萱草相隔。</p>

曹子建认出这是一件斗彩鸡缸杯。</p>

不过从彩绘的颜色和图案来看,显然不是大名鼎鼎的成化斗彩鸡缸杯。</p>

倒更像是雍正时期的斗彩鸡缸杯。</p>

随即,曹子建将杯子翻转了过来。</p>

看着底部的情况,曹子建的眉头直接皱成了一个‘川’字。</p>

倒不是因为其底部写着‘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p>

而是在底部,有一条小冲线。</p>

要知道。</p>

古玩行里有句老话。</p>

“瓷器起毛,不值分毫”。</p>

对于瓷器,历来要求全品相。</p>

很多藏家 “唯完整器为贵” 的观念也早就已经根深蒂固。</p>

哪怕是一点小磕,甚至一道冲线都会让价格大打折扣。</p>

“可惜阿。”曹子建叹息道。</p>

戴福瑞闻言,好似知道曹子建在可惜什么,跟着道:“哎,我也不知道这杯子底部为什么会开裂。”</p>

显然,他也知道‘瓷器起毛,不值分毫’这句话。</p>

“不过其他两件都没有破损,你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