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白麻纸,乌金拓!
此话一出,曹子建心中一喜</p>
要说,三类交易方式中,哪一个对自己最有利。</p>
那无疑就是袖内拉手了。</p>
因为自己的心如明镜能力。</p>
可以直接看透袖套,知道买家和卖家之间的拉手价格。</p>
如此一来,只要是自己看中的物件,出价只用比别人高出一点点就能拿下了。</p>
8点半。</p>
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四拨人。</p>
有单独来的,也有结伴而行的。</p>
年纪都在四十到六十之间。</p>
看穿着打扮,应该都是一些古玩店的掌柜。</p>
“人都到齐了。”万掌柜朝着众人开口道:“请各位老板随我来。”</p>
说着,便领着众人来到了万乾堂的后院。</p>
只见在后院的空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玩。</p>
有瓷器,有玉器,还有一个木质书匣。</p>
“各位老板,这里就是我要出手的古玩。”万顺昌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等会我会给各位老板半个小时的时间。”</p>
“这半个小时,各位老板对于后院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随意上手,对其做一个了解。”</p>
“而后每件商品都会采用袖内拉手,价高者得的方式。”</p>
随着万顺昌话音落下,有一个买主立马开口道。</p>
“万掌柜,你这有点忒不地道了。”</p>
“明明是抛售古玩,却还整价高者得这一套。”</p>
“那不是明摆着想高价出手吗?”</p>
这话顿时得到在场众多买主的认可。</p>
“说的没错,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窜货场?来这费什么劲?”</p>
“就是,谁不是抱着低价收购的心思过来的?”</p>
“走,都走,让万掌柜一件都卖不出去。”</p>
。。。。。</p>
万顺昌见众人都准备离开的架势,立马挽留道。</p>
“各位老板,别急,听我把话说完。”</p>
“我虽然采用了价高者得的竞价方式,但每件商品在成交之后,我还会额外退还成交额的百分之二十给买家。”</p>
“如此一来,相当于变相便宜了两成。”</p>
“这样,大家还不满意的话,是去是留,我万顺昌绝不拦着。”</p>
众人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几分。</p>
至于曹子建,他只关心万顺昌出手的东西有没有值得自己入手的。</p>
所以在众人起哄的时候,他就已经来到那些物件前,一件件看了起来。</p>
此时,他正在看那个木质书匣。</p>
书匣,古时用于存放书籍、书札、柬帖的小盒子。</p>
曹子建面前的这个书匣,整体以楠木为料,色泽浅橙黄,木纹优雅天成。</p>
应该是年代有些久远的关系,可以在表面看到厚重的包浆。</p>
整个书匣呈规则长方形,有盖,可自由开启。</p>
长40厘米,宽30cm,高也有20cm。</p>
楠木虽然不及黄花梨,紫檀,但也算高档木材之一。</p>
当然,吸引曹子建的并不是这个书匣,而是他想知道书匣里面有没有什么古书籍。</p>
当即打开了盖子。</p>
只见其内堆叠着七八本线装书。</p>
第一本线装书的封面左侧,写着拳谱二字。</p>
曹子建将其拿起,简单翻阅了一下。</p>
发现这是一本手抄本。</p>
其内记载了太极拳、黑虎拳、太极剑、梅花双刀、二郎拳、罗汉拳、四平枪等等招式。</p>
其内容丰富、生动、形象。</p>
“这拳谱虽是手抄本,但放到储物戒指内,应该无法获得奖励吧?”曹子建心中也不确定。</p>
但想来是没有的。</p>
因为像端砚,徽墨,袖箭这些,虽然也都是老物件,但却都没有奖励。</p>
将这本拳谱放到一边,曹子建拿起里面的第二本。</p>
好家伙,还是拳谱。</p>
第三本,又是拳谱。</p>
第四本,依然是拳谱。</p>
“看来万掌柜的习武之心势不可挡阿,居然收藏了这么多手抄本的拳谱。”曹子建暗道。</p>
华国有四大国粹。</p>
中医,京剧,书法和武术。</p>
至于‘卧槽’则算新国粹。</p>
据说,在仓颉造字时期,就有了武术这个概念。</p>
在热武器还没出现的年代,武术大家都是战场上以一敌百的存在。</p>
就比如吕布,项羽,岳飞,秦琼等等。</p>
民国时期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武术高手。</p>
像李书文,宫宝田,孙禄堂,杨露禅等人。</p>
其中不乏一些在抗击外来入侵者中大显身手者。</p>
只是,随着热武器的出现,武术开始逐渐没落。</p>
从‘杀人技’逐渐演变成了‘强身健体’。</p>
而这几本拳谱都是民国之前的,所以上面教的大多都是一招制敌的招式。</p>
至于能从拳谱上学到多少东西,那就完全看自己的天赋和悟性了。</p>
就在曹子建将第五本拳谱拿起来的时候,他翻阅的动作一顿,转而看向书匣下的第六本线装书。</p>
这本线装书同拳谱不同,书的封面已经开始严重泛黄。</p>
最主要的是在书的正中间,有着七个字。</p>
淳化阁帖卷第九。</p>
淳化阁帖,书法界公认华国书画的一部圣经,是学习华国书法的一个范本。</p>
它是淳化三年,宋太宗命侍书王着收集历代法书,将前人的墨迹双沟临摹之后,刻在木板上。</p>
然后拓在纸上装订成册。</p>
一共有十卷。</p>
第一卷记录着历代帝王书法作品。</p>
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法作品。</p>
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p>
六、七、八卷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p>
九、十卷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p>
可以说,这是玉储流芳,印刻千年书法图像,翰墨典范,开创历代法帖先河的存在。</p>
淳化阁帖也分很多版本。</p>
最珍贵的无疑就是最善本。</p>
也就是第一版从木板上拓印下来的那十卷。</p>
虽然乾隆时期,淳化阁帖也重刻过,不过价值已经不大。</p>
因为拓本,每拓一次,就会模糊一分。</p>
所以,只有最清楚的初拓本是最有研究价值的。</p>
为了确定这是哪个版本的《淳化阁帖》,曹子建将拳谱放到一边,将淳化阁帖卷第九拿在手中,仔细翻阅了起来。</p>
“白麻纸,乌金拓,难道...”</p>
曹子建看着其上浓墨厚重,具有层次和质感,书体纤毫毕现,映照出笔势运作的顿挫与流畅图像,心中多多少少已经猜到了答案。</p>
当即扭头朝边上看去。</p>
原本,他想趁着众人不注意将这本淳化阁帖收入储物戒指内印证一下的。</p>
奈何,这会众人已经跟万顺昌说完了话,一个个都在朝这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