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红人jiuxiaohonghu

第3731章 借机诋毁杨昌坤

马屁的作用不在于屁,而在于拍,让张辉感到高兴得同时,也隐晦的表示了杨昌坤有问题。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但张辉并没有被张铁军的马屁拍晕,只是淡淡笑了笑道,“铁军同志,你评价一下昌坤同志吧。”

“我和昌坤同志是一起来南州搭班子的,这几年在昌坤同志的领导下,南州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昌坤同志在工作上是我学习的榜样,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张铁军先是对杨昌坤的工作给予了正面评价,接着停顿了下来,装作欲言又止的样子。

这时候徐大为恰如其分地问道,“你觉得昌坤同志有没有什么缺点或者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很明显,徐大为这个问题在有意引导张铁军对杨昌坤的评价。

张铁军自然是心领神会,面露难色,故作尴尬地笑着,欲言又止。

徐大为装模做样道,“铁军同志,有什么但说无妨,省委这次对你们南州的班子进行研判,就是希望全面了解你们南州班子的运行情况,对于一些不足和问题加以改正,更好的推进南州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南州的工作。”

张铁军点了点头,为难的表情微妙一变,佯装鼓起勇气说道,“说句心里话,对于昌坤同志的工作我是认可和钦佩的,但我和昌坤同志在工作配合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闻言,贺丰年和张辉相视一眼。

不等两人开口,徐大为正色道,“什么问题?”

张铁军深吸一口气,道,“昌坤同志的作风,三位领导想必是知道的,太霸道了……”

徐大为问道,“这话具体怎么说?”

张铁军打了个比方道,“昌坤同志训我们这些班子里面的同志,像训儿子一样,每次常委会讨论一些议题,都是昌坤同志说了算,这哪里有什么民主?”

杨昌坤的工作作风强硬,这一点省委这些领导们也都是十分清楚,如今再加上张铁军的添油加醋,张辉对杨昌坤的判断又被误导。

但张辉能做到省纪委书记的位置,当然也不是好糊弄的主儿,为了保证对杨昌坤的问题调查结果是客观的,他从包里拿出了一本提前准备好的内刊,翻到张铁军在上面撰写的一部关于南州经济发展方面的文章,询问她既然对杨昌坤如此不满,又为什么要在文章中对杨昌坤歌功颂德。

张辉的质问落到张铁军手里,就再次变成了攻击杨昌坤的锋利武器,“张书记,我刚讲了,对于昌坤同志的工作成绩我是肯定的,他对南州的发展提出来的一些想法确实也很超前,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这篇文章我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给出的客观评价,但要说工作作风,我认为昌坤同志还是太过霸道和自我了,将近四年来,南州领导班子就是杨家班子,很多同志私底下都是这么议论的,说南州该改杨洲了,而且这篇报告也是昌坤同志让我写的,他要求我们常委班子每人每年都要完成一篇关于南州发展的调研报告,我敢不从命吗?”

听了张铁军的话,还不等张辉说什么,徐大为就脸色一沉,佯装生气地责备她,“铁军同志你是市长,不能不顾原则一味迎合。”

而张铁军此刻也幡然醒悟,接着徐大为的话给自己来了个自我批评和自我鼓励,“说句心里话,徐书记,张书记,自从昌坤同志被省委召回述职之后,我才终于明白了,不讲原则,一味退让和稀泥,这危害性就太大太大了,如果我能坚持原则,及时指出昌坤同志身上这些苗头性的问题,或莲城坤同志就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

经过这次看似深入的交谈,张辉和贺丰年被徐大为和张铁军精湛的演技给彻底误导了,对张铁军这位忍辱负重的市长刮目相看,更对他积极工作的态度非常满意。于是徐大为趁机代表省委,明确地表示在杨昌坤的问题调查清楚之前,南州市委的工作由张铁军全权负责。

又一项权力到手了,仿佛市委书记的宝座唾手可得,此时的张铁军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但却又不能表现出来,于是强压下心中的兴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记录徐大为接下来的指示。

就在他们的谈话结束时,张铁军提醒张辉道,“对了,张书记,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讲?”

张辉一听张铁军这话,不由得一愣,看了眼徐大为,疑惑道,“什么事?”

张铁军道,“是这样的,昌坤同志回省委述职期间,有人匿名给我办公室里打过一个电话,反映了一个关于昌坤同志的问题。”

张辉一脸疑惑,“什么问题?”

张铁军谎称道,“反映昌坤同志利用手里的权力违规将他女儿杨小燕送进了南州大学,当然这件事我们南州方面也不好去调查,我觉得还是咱们省纪委去调查比较合适,打电话的人还说昌坤同志的女儿杨小燕现在可能知道了咱们省纪委要找她,现在正躲在山南文娱集团董事长于东的家里,于东和昌坤同志是大学同学。”

徐大为原本来南州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用班子研判来给张铁军造势,顺理成章的推荐他接替杨昌坤出任南州市委书记。现在张铁军突然又向张辉提供了这个情况,给了徐大为一个意外之喜,无疑为将杨昌坤彻底拉下马增加了一枚至关重要的砝码。

班子研判结束,回省城的车上,徐大为提醒张辉,“张辉同志,刚才铁军同志提供的情况很重要,你不是说专案组找不到杨晓燕人吗?现在可以去找了。”

无奈,张辉只好点头答应,立刻给专案组组长冯新胜打去电话,要求前往于东家中找杨昌坤的下落。

但这个消息被跟随贺丰年来南州的乔剑锋在研判结束后,在卫生间里打电话透漏给了妹妹乔芳萍。因为在个别谈话中,参与记录工作的乔剑锋明显的感觉到在这些人的评价中,欧阳志远和杨昌坤被归为一类,加之乔剑锋听妹妹乔芳萍聊过南州的政治生态,深知徐大为安排的这次班子研判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