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寿三星的小故事

    刚好写到福禄寿三星了,来一些免费的神仙资料小科普吧。

    (注释:仅限个人观点,非正经科普,不一定正确,都是免费的,无聊看看就好。)

    正文如下:

    福禄寿三星,顾名思义,乃掌管人间幸福、官禄与长寿之星官。

    其也叫做“多福星君”、“多禄星君”、“多寿星君”,各自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即,福星高照、步步高升、寿比南山。

    在福禄寿三星的排列之中,“福星居中,禄星在左,寿星在右”。

    ……

    那么,福禄寿三星,谁是老大?

    ……

    在中国古代,有的时候,是以左为尊,有的时候,是以右为尊……这个不一定,看阶段。

    但是吧,大家有时候,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左”和“右”,是怎么来的?

    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其实,得先有中心,才有左和右。

    左和右,都是建立在有一个中心点的情况下,再以这个中心点去划分左和右。

    没有中心点,就压根没有左和右。

    举个例子:“你的左手和右手,就是以你为中心去划分的。”

    左一、左二、左三……

    右一、右儿、右三……

    左和右,都是以“中心主位”为参考。

    先确立中心主位,然后才去划分哪边是主位的左,哪边是主位的右。

    离中心主位越近,自然越尊贵,所以左一,才大于左二。

    没有中心点,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就会出现:“我的左,是你的右;我的右,是你的左;我的左,是你的前……”

    没有中心,就压根没有前、后、左、右之分。

    ……

    一定程度上,中国是以“中”为尊的。

    中心主位在上,以中心主位,分列两旁,确定左列和右列。

    一群人站在一列,或许可以分左右尊卑排列。

    但三个人在一起,那就只有“左、中、右”三个位置了。

    在古代,“中国”常被视为“天下中央之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提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周围有九州环绕。

    中,才是最尊贵的。

    举个例子:

    朝堂上,皇帝居中位,臣子才分“左右两列”排开。

    臣子才分左右,有左丞相、右丞、左将军、右将军……的左右说法。

    但没有左皇帝,右皇帝的说法。

    皇帝,自然稳居中心,只有唯一,没有左右。

    ……

    也可以从古代皇帝图,来判断。

    古代流传下来的皇帝图,有很多。

    大家有兴建,可以搜搜《历代帝王图》。

    其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王图》,有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很多古代皇帝的画像。

    古代的皇帝画像之中,但凡是三个人,都是皇帝站中间,臣子和侍者站在皇帝左右两旁。

    三个人站在一起。

    绝没有让皇帝站在旁边,让臣子站在中间的道理。

    ……

    传统礼制中以“福”为先。

    五福临门,这出自《尚书·洪范》:“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好寿也是福,好命也是福,好运气也是福……都是福。

    ……

    “福”,一直置于首位的核心地位。

    福星:掌管人间福运,为福禄寿三仙之首,即:“福星高照”。

    禄星:主管文运与官禄,代表仕途亨通、功名成就,其职能侧重于个人的功名成就,地位次于福星,即:“步步高升”。

    寿星:象征健康长寿,是民间祈求延年益寿的主要对象,即:“寿比南山”。

    寿星虽备受尊崇,但在三仙体系中位列第三,主要因其职能集中于生命长度,而非综合福祉的方方面面。

    没错。

    在福禄寿三星中,寿星不是老大,福星才是老大。

    所以,举个《西游记》中的小细节:

    孙悟空去蓬莱仙岛,看到福禄寿三星下棋的场面:

    “对局者是福星、禄星,观局者是寿星。”

    福星和禄星在一旁下棋,寿星在旁边看着。

    ……

    网文日更,创作时或许难以像古人那般精细打磨。

    但古人写书,常常倾尽一生心血,耗时数年,甚至几十年。

    待书籍全部写成之后,古人还会反复打磨、纠正。

    古代小说中的细节,皆是经过长时间精心雕琢,很有讲究的。

    ……

    福、禄、寿三星这一排序逻辑,其实也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紧密相连。

    古人认为,“福”是幸福生活的根基,“禄”是福的延伸,“寿”则是福禄的保障。

    举个例子:

    一个人有好福气,自然想活的长,不想死,想多享福。

    但是吧,一个人没有好福气,过的很苦,苦死了。

    他一直活,一直苦之中,今天没饭吃,明天摔断腿,后天丧子,然后没饭吃……

    故此,古人认为先福再寿,“过得幸福”才是核心追求。

    古人认为,“福”是幸福生活的根基,物质丰裕、家庭美满、身心安康。

    “禄”是福的延伸,通过仕途顺,事业顺利,即实现社会价值。

    “寿”则是福禄的保障,唯有长寿,方能享受福禄。

    这也暗合古人的观念:

    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后去求仙。

    寻那长生不老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