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既然不能为大唐效力,那就算了

“二哥,你怎么还有空去见禄东赞,还不快劝劝父皇,让他取消这门亲事,你不是最讨厌和亲了吗?”

“雉奴,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他得逞的!”

禄东赞不但带着文成公主回到了吐蕃,而且还带走了大量的工匠、典籍,甚至还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大唐最先进的农耕技术,全部带了过去。

这让吐蕃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初,倭国派来的遣唐使,就是为了学习奇技淫巧,结果被李想给破坏了。

现在轮到吐蕃了,李想更加不能放松。

“二哥,我就知道找你绝对性,我在宫里碰见了大哥四哥,都说我天真,真让人生气。”

“连陛下都倾向于答应,太子与魏王又怎会跳出来反对?”

到了这个时候,李承乾与李泰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所有人都想要引起李世民的注意。

当然,他们也不会反对和亲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

“王爷,有个土藩的使者,带着请柬来求见。”

说曹操曹操就到。

就在李想和李治说话的时候,有人来报信,说吐蕃的使者来拜访了。

“雉奴,走吧,和二哥一起,去会会这些吐蕃的家伙!”

……

“下臣见过燕王殿下!”

看着眼前这位传奇般的燕王,禄东赞也是心中暗赞。

那神态,那气度,不愧是高高在上的皇子。

“久闻大相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想一眼就认出了禄东赞,这哪里是吐蕃人,明明就是大唐未来的高官啊。

然而,禄东赞却不以为意,只当李想是在客气。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引起李想的重视。

“燕王殿下号称长安城的第一才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大唐果然是人才辈出,令人敬佩。”

两人客套着,互相吹捧了几句,心里却是暗暗打量着对方。

禄东赞已经在长安城呆了数日,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忙碌着。

结交各路贵人,去打探各种消息,收集各种资料。

就连东、西两个城市的牙行,都有不少人得了好处。

“大唐物产丰饶,物产丰富,巧夺天工,我早就想去看看奇迹的诞生地了。听说燕王府的工坊都是大唐最好的工坊,不知道下臣有没有机会?”

禄东赞绕了一大圈,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可是,以李想的性格,怎么可能会为了面子,将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

“哪里哪里。如果说长安城里最好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珍宝阁了,如果大相有兴趣,我可以让人带你去看看。另外,戏剧院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李想微微一笑,对禄东赞说道。

你不是想要见识一下大唐的精品吗,还有什么地方比珍宝阁更好的?

至于作坊里的半成品,哪有成品好看,还是别弄脏了你的眼睛。

“珍宝阁果然不同凡响,我昨天去过一趟,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里面卖的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

没有足够的脸皮,禄东赞是无法在这个位置上站稳脚跟的。

明知道李想想说什么,却还装傻充愣。

“大相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大唐蒸蒸日上,放眼天下,已经没有人是大唐的对手。以前的东突厥,现在都是大唐的人,陛下也不会亏待他们,如果大相肯弃暗投明,本王可以保证你的前途一片光明。”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李想见禄东赞装傻充愣,便不再多说。

虽然他也知道,想要禄东赞投靠大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已经试探过了,对方拒绝了,那他以后出手,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禄东赞这种人才,如果不被大唐利用,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王爷谬赞,赞普待下臣不薄,下臣这一生,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求有来生,能够投胎到大唐。”

果然,禄东赞拒绝了李想的提议。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时候,李想双眼微微一闭,冷哼一声,杀气四溢。

禄东赞心中“咯噔”一下,感觉自己这次来燕王府,恐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吐蕃地处高原,大相难得来长安一次,不妨在此多住些时日,领略我大唐的盛世气象。”

接下来,两人的谈话,也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了小半个时辰,算是结束了这次的会面。

……

大明宫中,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等人商议吐蕃的事情,而禄东赞也得到了李世民两次接见。

禄东赞见自己的目的即将达成,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

可惜,李想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想儿,今日怎么过来找我了?”

李世民虽然正在和房玄龄、温彦博交谈,但听说李想求见自己,还是派人将李想带到了宣政殿。

这些年来,李想很少主动找上门来。

现在他主动要求见自己,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干爹,我这次来,是为了吐蕃使者的事情。”

李想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禄东赞,桑索赞,塞凡达三位正副使的出色表现,让吐蕃使团在长安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三人虽然是番邦蛮子,但却都是汉学高手,尤其是桑索赞,更是在国子监中,向孔颖达等人请教了不少的典籍,不得不说,他们对这三个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吐蕃国和大唐接壤的缘故,大家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要比其他国家多得多。

“哦?”

李世民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李治前几天说过的话,立刻就明白了李想的意思,“这么说,你也反对和亲了?”

“干爹,若论和亲,大汉时期的和亲应该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再加上大汉当时的情况,儿臣是支持和亲的。”

李世民微微一愣,没想到李想竟然会这么说,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哦,大汉当时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忍不住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