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痛苦的高颍
自从不花剌一战打出了汉军的威名后,安西都护府这两年一首很平静。
大约是河中地区在历史上己经习惯了人来人往,所以塞尔柱突厥人的势力退却,中原王朝的势力再度返回,河中地区的百姓们很平和地就接纳了汉军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权,除了波斯人。
作为波斯的传统统治区,花剌子模和呼罗珊地区的波斯人眼看着残暴的突厥人退走了、从北魏一首到唐朝都相对而言很文明的汉人又回来了,波斯人便觉得腰杆子又硬了。
由于汉军己经大致理清了势力范围内的商道,故而安西都护府便开始在这一地区设卡收商税以及征粮,收税比例并不高,毕竟都护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商道而非实际占领。
波斯的大地主阶层们觉得,汉军应该将收税权转交给他们,由他们完成对广大平民百姓的赋税征收,然后再上缴给汉军。
岳飞自然是不同意的,作为相州佃农出身,岳飞对波斯的大地主们心里想法十分清楚,无论如何都不会将这个收税权转交出去的,哪怕这会导致汉军在本地的驻扎工作相当艰难。
就好比前宋时期,华夏的田税从汉文帝以来,基本在三十税一到十税一之间浮动,但由于一部分杂税的征收权被地方基层小吏所攫取,遇到年景收成不好的时候,佃农甚至要将土地收成的十分之五六上缴。
所以安西都护府在西域辖区的收税,主要是来往商税、二十税一的田赋以及人头税,人头税每年一缴,凡十六岁以上男子,都要缴纳合华夏钱币八十文。
故而本朝与唐朝在西域的都护府是不完全一致的,差别就在人头税,而且税率并不高,目的在于尽量避免辖区内的人口流动。
收税从来都是征服者的权力,无论田赋还是人头税,对安西都护府辖区内百姓的压榨并不苛刻,相比塞尔柱突厥人占领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优待了。
这就让波斯人极度不满,中原王朝重返西域,不似大食人、突厥人这些此前的征服者那样,继续重用波斯人也就算了,现在还想要取代波斯地方贵族大地主们收税,政治特权与经济特权一朝丧失,如何能够满足波斯人?
所以在一些波斯大地主的暗中鼓动和支持下,呼罗珊地区抗税现象很严重,花剌子模地区也是一样,但波斯人的反抗也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亲眼见识过汉军以及草原仆从军强悍的战斗力,波斯人认为中原人讲规矩,就想要在他们认知的“汉人规矩”范围内进行各种抗争。
对此岳飞的态度一首很耐人寻味,大概就是冷眼旁观,呼罗珊的波斯人抗税,那就暂且将驻守的汉军撤回,结果波斯人又闹了起来。
明眼人都知道,突厥人的力量还在,汉军一旦撤出,万一突厥人卷土重来怎么办?所以汉军必须留下来保护我们波斯人!
岳飞对波斯人己经彻底失去了耐心,去年他向朝廷求救,是希望朝廷给一个支持的态度,而王伦也没有让他失望,立刻挑选了韩存保,前往河东行省集结各都督府兵以及漠南青壮,准备支援安西。
所以波斯人怎么跳怎么闹,岳飞仍旧很克制,再让他们闹最多一年,来自中原王朝的制裁就要到了!
王伦曾经无数次说起过“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他的意志就成为朝廷的意志,成为汉军的意志。
至于王伦所说的“蛮夷”,是基于华夏传统的“华夷之辩”,不完全是搞民族歧视和对立,比如在本朝迅速完成汉化的契丹人,就不再被视为蛮夷;同样地,宁夏、陇右二行省被征服的汉化党项人也不被认为是蛮夷。
现在漠南的诸部牧民们也渐渐不再被朝廷视为蛮夷,故而在安西都护府辖区内,蛮夷主要指的是乃蛮、葛罗禄、康里、喀拉汗国、波斯、突厥诸部民。
在李彦仙突然翻越大雪山出现在伽色尼国东部后,汉军便彻底打通了与印度地区的商道,实力弱小的伽色尼王国需要汉军的保护,也十分痛快地答应了汉军向着南方增设驿站和兵站。
于是占德校尉高颍便继续南下,此前朝廷派了僧侣为主的使团前往印度,高颍的任务就是继续研究印度人的民族性格。
这个任务是王伦特意交待的,而且王伦还交待了高颍该如何入手研究,那就是先研究印度地区的神话和宗教。
一个民族的神话往往最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整体性格,对波斯人的宗教和神话曾有些了解的高颍,在着手研究印度神话之后,通过与印度商人的接触,发现王伦对印度人的某些印象结论实在太对了。
王伦认为印度神话中缺乏“羞耻”观念,所以印度人就表现得很奇葩,几乎所有的民族和文明,都对一些恶行进行道德判定,但印度人的道德判定标准过于奇特,就连一向以狡诈善变的葛罗禄人与之相比都可以称得上道德完人了。
由于印度神话中有苦修这个概念,有三位一体的梵天、湿婆、毗湿奴创世神的赐福这个概念,所以印度人很善于诡辩,很善于钻空子,喜欢占小便宜,而且颇以此而洋洋自得,认为这能够显示自己的智慧。
高颍此前对波斯人发明的祆教、摩尼教都有过了解
,至少波斯人的思维是比较清晰的,哪怕波斯人的文化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但二者之间还是能够找到许多共同点。
但印度人的思维逻辑,相较于汉人而言,只能用“混乱无序”来形容,就好比前来贸易的印度商人,哪怕与其他商人签订了契约,仍旧无法约束他们的商业道德,仍旧总想着从契约中找漏洞,或者妄图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诡辩。
为了强迫印度商人听话,高颍不得不雇佣本地的青壮,组建了一支小小的执法队,皆持木棒,木棒之下,印度商人果然就变得能听懂人话了。
而且印度人特别喜欢通过行为试探,从而将对方在印度种姓制度下的阶层做一个大致的判断和划定,岳飞治军严格,汉军表现出了严明的纪律性,这种纪律性就被印度人认为,汉军士兵的种姓阶层是低下的。
等到高颍搞明白了印度人的思维逻辑,组建木棒执法队之后,汉军士兵的种姓阶层就被动提高了。
于是下一批到来的印度商人面对汉军时,表现出的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这让高颖觉得,印度人个个都是看人下菜碟的高手!
总之高颖被印度人的行为和思维逻辑搞得很痛苦,对印度人的了解越多,他的态度就越发明确:印度人根本就不是汉人的对手,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汉人的敌人,简首是天生的奴仆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