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恭喜

    就在李言诚刚接受完组织谈话,他老婆也被人从课堂上叫到了学校的会议室。

    这不是罗敏第一次因为丈夫的事情被组织找来谈话,她已经有点习以为常的感觉。

    可别人却不会这样认为。

    虽说这件事儿目前还处于相对保密的状态,但人事调整这种事情,历来就没有能彻底保密的时候。

    例如罗敏的那个在公安总部工作的同学于和平就知道。

    他是星期天休息去他领导家里拜访时,从他领导口中得知的这件事情,当他听说罗敏的爱人就要调去市公安局担任副局长一职时,肝都是颤的,又有那么一丢丢的兴奋。

    社会局总部的办公厅副秘书长和京市市局副局长的级别虽然一样,但两个岗位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

    再要说起岗位含权量,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当然是前者在地上。

    而于和平在听说罗敏的爱人会到市局担任副局长之所以会兴奋,是因为他毕业后肯定会被安排到京市的某个区局或者县局去工作。

    这区与区的区别可大了去了,更别提如果把他分到哪个县局去,那对他来说更是要命。

    要让他选的话,肯定是城四区最好,他家就在文崇,在老的城四区工作对他来说最方便,再不济的话,按现在的说法城八区也可以。

    他虽然之前在总部工作,说来也算是有人照顾,也就是他现在的领导,但将来毕业分到京市市局后,再往哪里分,那是人家市局说了算的,他现在的领导根本就插不上手,就算想打招呼,人家市局的人搭理不搭理还不一定呢。

    可如果同学的爱人就是市局的副局长,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他又不是说非得留在市局,那样的话可能会让人为难,去区局完全没问题,只要能把他分到城四区就可以。

    到时候他只要跟罗敏说一声,想来应该是不会被拒绝。

    “哎,老于,什么情况啊,刚才在外边我听说,罗敏好像是被叫到学校的会议室接受市里组织部门的谈话去了,是她出什么事儿了吗?”

    下课了,于和平没出教室,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眼没有任何焦距的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中,忽然耳旁传来的声音将他从那种无神的状态中惊醒过来。

    跟他说话的人是黄光荣,就是那个按照他爹的意思,对罗敏相当感兴趣的家伙。

    不过后来他还是听了于和平的话,收敛起了那点小心思,不过他心底到底是怎么想的,那谁又能知道呢。

    “你为什么会认为是她出什么事儿了?难道市里组织部门找她谈话就不能是因为要提拔?”

    “怎么可能?”对于和平说的话,黄光荣是一点也不信。

    “咱们正在上学,距离毕业还早,就算要提拔她也不可能现在来找她谈话,更何况她还是社会局的人,这是个直属单位,她才是个副科,找她谈话的只可能是市社会局的组织部门。”

    “呵呵”于和平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他这一笑,让黄光荣意识到这位同学肯定是知道些什么,连忙追问道:“老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要保密吗?”

    “其实也谈不上保密不保密的,相信很快消息就会传出来,罗敏被叫过去接受组织谈话不是因为她,是因为她爱人,她爱人的工作岗位要调整了。”

    “她爱人?她爱人不也是社会局的么,怎么会由市里的组织部门找谈话?”

    “很简单啊,她爱人要调到市里的单位工作了呗。”

    “不……”黄光荣刚想反驳他的话,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呃……老于你是说,罗敏的爱人要调到咱们市局去工作?”

    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一个从社会局能快速调出来的单位了。

    “没错”于和平点了点头,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再给你透露一点,还是市局的领导岗位。”

    “嘶……”黄光荣的眼珠子差点没从眼眶里凸出来,他丝毫不怀疑这位同学所说的内容的真假问题。

    “局长?”

    “副的”

    副的也够厉害的啊!

    这是黄光荣脑海中浮现的一个念头,可随即他又觉得有点不对劲。

    “老于,罗敏今年才三十岁,他爱人能有多大?比她大个两三岁了不得了吧,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市局的副局长?这也太夸张了吧?”

    于和平撇了撇嘴没有作声,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回答。

    从理论上来说,黄光荣说的确实没错,罗敏两口子的年龄应该相差不大才对。

    他虽然见过李言诚,只从样貌上看,确实像是三十岁的模样,可如果结合罗敏那实际三十岁,样貌却像是二十岁的情况再来看,那个男人到底是多少岁还真说不好。

    三十出头的市局副局长,除了解放前在部队中和特殊时期外,这种情况真的不多见。

    难道说是罗老强行将自己的女婿推上去的?

    这不无可能。

    不过这个念头在于和平和黄光荣的脑海中也只是一闪而过,这跟他们又没什么关系,想那么多干吗!

    姓黄的也是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同学前几天为什么会跟他说,让他熄掉打罗敏主意的心思。

    “老于,罗敏的爱人在社会局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为什么能一下就被提到市局副局长的职位?”

    “总部办公厅副秘书长,同时还是咱们总部特聘的审讯专家。”

    黄光荣的脑袋此刻是嗡嗡作响,副秘书长,甭管人家年纪到底多大,光这级别都比他家老头子都要高,而且马上就会变成他领导的领导。

    他忽然感到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听了于和平的话。

    果然是这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等到了中午的时候,罗敏的爱人要调去市公安局担任副局长的传言在学校里就已经传遍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个传言,她班里的同学就有很多人不信,毕竟她实在是太年轻了。

    “罗敏,你爱人要调到京市市局当副局长吗?”

    中午在饭堂吃饭的时候,跟她坐在一张桌子上的一位女同学忍不住的问了出来。

    “他是要调整工作到市公安局,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罗敏没有隐瞒,但也没什么都说,只是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那你毕业后会不会也调到公安部门去?”

    “我不去,现在这个单位好好的,我去那边干嘛?”罗敏从来都没有当女强人的想法,能当上法制处下面科室的副科长,都是组织上照顾。

    这次出来脱产上学,也只是为了圆她当年没能上大学的梦,而且还是李言诚悄悄给她搞的上学名额。

    说实话她都有些后悔了,因为来上学,让她都没办法好好的享受家庭生活,除了放假,每天都是忙的脚打后脑勺,连孩子都没时间照顾,更别提照顾孩子他爹了,虽然在家里基本都是她男人照顾她。

    要是早知道脱产上学会是这种情况,她去年就拒绝了。

    对于自己男人是不是能爬到更高的位置,她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她只知道,自己当好那个后盾就行。

    “罗敏,你爱人比你大几岁?”

    “呃……八岁”

    “八岁?”同桌吃饭的三位女同学异口同声的惊呼道,好在她们压低了声音,食堂里也比较嘈杂,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能来参加这期长训班的都是青年干部,最大的不过三十五岁,最小的也二十八、九岁,除了极个别的,剩下的都结婚有孩子了。

    解放后虽然说结婚自愿,离婚自由,但他们这代人的另一半还照样几乎都是父母或者亲朋好友给介绍的,真正经过自由恋爱后走到一起的还是比较少。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千百年来的传统,不是一个婚姻法说改就能改掉的。

    而经人介绍的,首先在岁数上肯定都差不多,上下最多相差不过三岁,五岁的都很少,八岁……

    一个十八岁都参加工作了,另一个才十岁还在上小学,这样一想是不是心中就会有一种罪恶感。

    这也是她们当了一年同学了,第一次知道罗敏爱人的年龄,二人之间相差八岁,这让她们着实有些吃惊。

    “你跟你爱人是父母介绍的吗?”

    “不是”罗敏头也没抬的摇了摇:“我们差不多算是自由恋爱,反正就是看对眼了,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我爸妈也不反对。”

    哪怕已经结婚十一年,有了两个孩子,其实到现在她也没想明白,自己当年到底是怎么就看上了李言诚。

    二人户口本上的年龄相差八岁,实际则是九岁,李言诚还是二婚。

    按照当时的情况,两个人是门不当户不对。

    这么多年下来,她虽然一直都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看上丈夫的,但她十分清楚一点,那就是……

    她真的爱那个男人,而那个男人恰好也爱她,她活的很幸福,比她知道的所有人都幸福。

    她觉得自己就像民国的里写的那样,嫁给了爱情,

    李言诚此刻可没工夫考虑这些,在食堂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刚准备休息的他就接到了一通电话。

    “喂,我是李言诚。”

    “恭喜”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对于李言诚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但那略微有些独特的沙哑声还是让他很快就想起来这道嗓音属于谁。

    他有些纳闷这位怎么好端端的打电话过来,又莫名其妙的说个这,难道是为他就要调去市公安局任职而道喜?

    这不可能!刚想到这里,他立即就否定了这个答案。

    打电话过来的这位可没这么闲,怎么可能会因为这点小事儿来道喜。

    “呃……叶主任,麻烦问下您,喜从何来啊?”

    “呵呵”

    “嘟……嘟……嘟……”

    对方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轻笑一声便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听筒里传来的挂断电话后的嘟嘟声,李言诚是满头雾水,将听筒从耳旁拿到眼前看了半天,仿佛是想通过这玩意看到对方一般。

    直到听筒因为长时间没放回到座机上,而从里边传来了刺耳的警告声后,这才如梦初醒,伸手压下座机上的叉簧,然后将听筒放上去。

    当他把听筒放回到座机上的那一瞬间,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亮光,他终于想到对方为什么会没头没尾的给自己来道喜了。

    准确的说,那个“喜”的主角并不是他,而应该是他老丈杆子才对。

    距离会议结束仅剩明天一天,不,明天是半天,今天是倒数第二天,此次会议非常重要的几项议程都在今天。

    他如果没记错的话,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今天上午的人事变动。

    那位能莫名其妙的跟他道喜,那不用说,他老丈杆子肯定是坐上了第一副的位置。

    “呼……”

    李言诚轻轻的呼出一口气,脸上的喜色逐渐重了起来,这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叮铃铃……”

    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他连想都没想就又拿起了那部红色电话的听筒,可没想到响的并不是这部电话,而是另一部淡黄色的电话机。

    “喂,我是李言诚”

    “大诚,是我,我这边案情分析会刚结束,听我们处的人说你找我。”

    电话是金智海打来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感。

    “你多长时间没睡觉了?”

    “从昨天早上上班到现在。”

    “唉……你今晚如果确定还没办法休息的话,下午来我办公室,或者是晚上抽空到我家,我给你扎一针吧。”

    李言诚没说什么注意身体的废话,他们的工作就是这样,身不由己,在案件调查期间,就算能抽空躺到床上睡觉,也会被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将这个觉搅合的稀碎。

    “行,我看看吧,你那半个小时就可以是吧?”

    “嗯”

    “好,我看看时间,大诚你打电话找我是什么事儿?”

    听筒里传来不止是金智海的声音,还有一阵窸窸窣窣的咀嚼声,看样子是还没顾上吃饭,正一边打电话一边喂肚子呢。

    当下李言诚也没再说别的,直接将昨天晚上苏孝同跟他讲的内容转述了一遍。

    电话那头的金智海听完后半天都没发出任何动静,连吃饭的声音都没了,就在李言诚都以为电话是不是断了的时候,那边终于说话了,语气中满是惊诧。

    “大诚你刚才说谁?你说的是建国十六年调走的牛局?”

    “嗯,孝同告诉我说,这个牛局是特别厉害的足迹鉴定专家。”

    “没错,他和蒙区的那位专家可以说是我们国家足迹鉴定的奠基者。”

    金智海的父亲是京市的老警察,早在他出生之前,他父亲就已经被吸纳进了组织,解放后依然留在公安局继续工作,直到牺牲。

    因为父亲的缘故,他对解放后京市公安局第一代的那些人特别了解,其中当然也包括牛国庆的父亲,不止如此,他和牛国庆本人也互相认识,虽然二人之间相差了七岁。

    “这么一提醒倒是让我想起来,真要说谁能将足迹伪造的那么相似,牛局确实应该算是一个,作为他儿子的牛国庆,从他爹手中学到点技术这很正常。

    可据我知道的情况,牛局当年被调去晋省工作,后来因为工作中犯错误又被调整到东北农场,再后边是什么样我就不知道了,他都是这个情况,他儿子怎么可能能回京?”

    金智海给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没说错,牛国庆确实不可能回京,而是在他父母亲被调整到东北农场后,就去晋省的农村插队劳动去了。

    而他父亲两年前过世,他母亲也已于去年不在了。”

    李言诚又将他从罗扬口中听到的关于牛家的情况讲了一遍。

    听完之后,金智海这才知道,原来牛国庆能回京,还是因为自己好兄弟丈母娘的帮忙,而且,姓牛的还差点就成了罗家的小女婿。

    “大诚,你确定不是想把牛国庆重新赶回晋省去?”

    “我没你想的那么龌龊。”电话这头的李言诚没好气的回了句。

    “如果不是昨晚上苏孝同给我打电话说起他,我压根就不知道牛国庆他爹竟然曾经还在市公安局工作,更不知道他爹是建国后第一代足迹鉴定专家。”

    “嘿嘿,开个玩笑你别在意,大诚,你说的这些我记住了,回头我就跟我们处长汇报一下,想办法给晋省省厅发个协查通报,请他们帮忙调查一下牛国庆在那边的具体情况。

    可我有些疑惑的是,牛国庆究竟怎么样才能跟发生在十年前的案件有关联。”

    “那还不简单,你再查一下牛国庆插队所在的那个农村,有没有接收从京市过去的知青。”

    唰!

    听到好兄弟后边补充的这句话后,金智海的眼前就是一亮。

    京市分到晋省的知青数量可不少,好些万人呢,理论上应该有人被分到牛国庆所在的那个生产队。

    那么十年前的那个凶手会不会就在其中,这样一来,牛国庆就有可能了解到相关案情。

    不过……

    金智海在挂断电话后紧紧的锁住了眉头,他总觉得这有点牵强。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牛国庆真的将他父亲的那手本事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