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王者归来,人心沸腾!

赵桓看着行礼的种师道,眼神赞叹。

种师道不愧是老将,一战打赢了河西路的战事,从此太原府和真定府都击败金人。

短时间内,大宋的外部危机稍微缓解。

赵桓知道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不会善罢甘休,金人绝不会屈服。下一次,或许是吴乞买御驾亲征,亦或者吴乞买联合西夏来进攻。

只不过,赵桓有了短暂的时间梳理内部,一旦大宋的力量凝聚,就不再担心外部侵袭。

到时候神机营更强,军队更强,再给金人和西夏人一点震撼。

赵桓伸手搀扶着种师道的手臂,笑道:“种公一路奔波,辛苦了,身体怎么样?”

种师道神色激动,回答道:“回禀官家,老臣无碍,还能撑得住。”

“唯独这一战,臣险些就抓住了完颜宗翰和耶律怀义。”

“在最后关头,没想到完颜娄室以一己之力,拖住了我们追击,导致完颜宗翰跑了。”

赵桓笑道:“能俘虏完颜娄室,俘虏两万多金人,已经是大功一件。你说俘虏了投降的张孝纯,此人在哪里?”

种师道回答道:“就在军中。”

赵桓眼中掠过森冷杀意。

张孝纯的官职是知太原府,就是地方上的知府,身为一地的父母官,竟然投降金人,甘当汉奸,令人愤怒。

赵桓吩咐道:“把人带过来,朕看一看。”

种师道吩咐了下去。

没过多久,士兵押解着张孝纯过来。

张孝纯四十出头,个子不算高,五短身材,身材肥胖,长得肥头大耳,面目更是可憎。

搁在汉唐,对朝臣官员的相貌有要求,张孝纯这种面目可憎的人,连出仕做官的机会都没有。

也就是大宋,甭管你什么出身,什么相貌,都可以做官。就算没有职务空缺,也可以做官,反正是能领俸禄。

看似笼络了天下读书人,实际上在大宋朝廷中,冗官太多了,简直是三教九流都囊括在里面,良莠不齐。

这样做的安排,唯独有一个好处。

没人造反!

在大宋,只要是个读书人,都有机会做官。甭管你肚子里面是豆腐渣,还是锦绣文章,都有机会做官的前提下,谁还愿意去造反呢?

张孝纯却觉得自己有机会活下来。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官家,臣知错了,愿意改过自新,将功赎罪,请官家给臣一个机会。”

赵桓嘲讽道:“就你这样背叛国家,背叛自己种族的人,还想将功赎罪?”

“臣想将功赎罪。”

张孝纯红了眼,哽咽道:“臣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儿女。一旦臣有个三长两短,家人就没了,请官家网开一面。”

赵桓越听越怒。

你一个汉奸,有什么脸面说家人。

他手中的鞭子抡起,狠狠抽了下去。

啪!

一鞭子抽在张孝纯的半边脸上。

张孝纯惨叫一声,胖嘟嘟的脸上留下一条火辣辣的鞭痕,人直接倒在地上。

赵桓继续道:“你都投敌了,哪里还有什么父母?”

“你身为一地的父母官,没能治理好地方,上辜负朕的信任,下辜负百姓的期望。”

“你于国于家无益,造成苍生罹难,有什么面目苟活于世?”

“你有什么面目恳求戴罪立功,恳求苟活呢?”

刷!

张孝纯脸色大变,整个人都懵了。

皇帝太狠了,不像祖宗!

不给他活路。

张孝纯深吸口气道:“官家,我圣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谋反的大罪,都不应该诛杀。官家诛杀臣,恐怕会遭到天下人非议。”

赵桓心中冷笑。

这是大宋官员恣意的原因。

一个个士大夫,打着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幌子,意图规劝皇帝。

实际上,赵大和赵二这两个祖宗,都是心狠手辣的人,没少杀文官。

无非是文官权势越来越大,不断给皇帝加上紧箍咒,才导致了这样畸形的所谓的士大夫共治天下。

赵桓淡淡道:“朕要杀你,谁敢非议?”

“要非议的人,朕送他去抗金。反倒是你,好好享受最后的日子吧。”

“朕此番,一定会让你最悲惨的死去,让世人为此警醒,让天下人知道,叛国之罪的下场。”

嘶!

张孝纯倒吸了口凉气,心中愈发惊慌。

再无之前的从容。

之前张孝纯沦为种师道的俘虏,没有半点惧怕,还敢指着种师道的鼻子骂,因为种师道是武人,他是文官。

文官骂武人,天经地义。

文官踩武人的脑袋,更是理所应当的。

现在,张孝纯惊恐了,彻底怕了,心中想着该如何脱身的事情?

可他思来想去却觉得难了,因为皇帝要独断了。

张孝纯不想死,急切道:“官家,臣是有用的。臣熟知太原府的情况,更了解金人的情况……”

赵桓一鞭子抽下去。

啪!

鞭子又抽在张孝纯的嘴上,打得张孝纯满嘴是血,不给张孝纯说话的机会。

赵桓吩咐道:“拖下去,让他慢慢的等死。”

士兵带着张孝纯下去,赵桓和种师道又谈了西路军的战事,进一步肯定了种师道的功劳。

种师道反而愈发谦虚。

两人交谈后,大军汇合在一起,一路往东京城去。

赵桓即将抵达东京城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越是靠近东京城,周边无数的百姓都来围观,沿途官道两侧都是百姓。

越是靠近,围观的百姓越多,更有了百姓高呼官家万岁,大宋万胜的喊声。

人心,因此沸腾。

大宋许多人的骨气,在这样悄无声息中凝聚,因为皇帝真能打赢,真的不惧金人突袭。

东京城,城门口。

李纲带着政事堂的宰相,以及枢密院和各部尚书的官员,朝中文武大臣,包括留在后方的太子,一起来迎接赵桓。

赵谌站在最前方。

李纲身为政事堂宰相之首,稍微往后半步,其次是列队的文官武将。

赵谌一双眸子中,闪烁着对赵桓的崇拜和敬仰,问道:“李相公,父皇什么时候回来啊?”

李纲望着远方,刚准备说话,忽然看到远处出现的人影,脸上笑容绽放,开口道:“太子,官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