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血战长安,命如草芥的乱世
龙尾陂失利,对义军的打击是沉重的。死伤众多只是一个方面,心理上的创伤才是致命祸患!
尚让满肚子怒气正无处发泄,有人又向尚书省寄了封挖苦义军的诗。尚让看后火冒三丈,让人找来当时在尚书省值班的官员与卫士,责骂他们有眼无珠、不如不要。说完便让左右护卫将这些人绑起来,挖掉了了他们的眼睛,倒挂于中书省门口示众。
接着又出动军队,在全城搜捕会作诗的人。只要认定你会,不问缘由当即诛杀,导致三千多人在这次祸乱中无辜惨死。
身处乱世,命如草芥;弱肉强食,身不由己。此时此刻,身为一个平民百姓又能向谁说理!
义军在长安城里的这番胡闹,让原本寄希望于他们民众丧失了信心,对立甚至仇恨的情绪开始酝酿,那些降于义军的大唐将领也相继有了背叛的念头。
河阳节度使诸葛爽是个典型的“骑墙派”,当初他见义军强大,便在朱温劝说下痛快选择了投降。龙尾陂之役后,看到义军军纪涣散滥杀无辜,他断定义军不会长久,又率领河阳全境重新归唐。
此人一生都过得无比潇洒,对于他来讲,无论大唐、大齐,亦或是后来的后梁,无非换个主子而已。反正是乱世,投靠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未遇明主,全身为上。身处乱世之中,这无疑是个聪明选择!
诸葛爽的重新归唐,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唐与义军在力量上的此消彼长!
义军进城后只知享乐毫无作为,而大唐各地的勤王军却陆续赶来虎视眈眈。
宥州刺史(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党项首领拓跋思恭,也率当地部落与鄜延节度使(治所陕西延安富县)李孝昌结盟,共讨黄巢。
大唐邠州镇将朱玫击败并斩杀了前来进犯的义军将领王玟,推举李重古担任邠宁节度使(治陕西彬州),亲自率军进击黄巢。
时值四月,大唐五路援军齐聚长安。其中:
原朔方节度使(治所宁夏灵宝)唐弘夫屯驻于渭北(陕西铜川)。
河中节度使(治所山西永济)王重荣屯驻于沙宛(陕西渭南大荔县南)。
义武节度使(治所河北易县)王处存屯驻于渭桥(陕西西安北)。
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屯驻于武功(陕西咸阳武功县)。
凤翔节度使兼同平章事郑畋屯驻于盩厔(陕西西安周至县)。
唐弘夫借龙尾陂大胜余威,会同泾原节度使(甘肃泾川县)程宗楚率先向长安发起进攻。
四月初五,黄巢主动退出长安,向东而去。
程宗楚先从延秋门(长安西门)进入城内,唐弘夫相继而入。王处存也率五千精锐,于夜晚时分开入城内。
坊市居民争相欢迎唐军,他们有的拾起瓦砾投掷义军,有的捡拾箭矢送给唐军,对这些“子弟兵”表现出了万分热情。只是他们没有察觉,一场惨剧正在悄然逼近。
程宗楚等人担心入城军队过多会削弱个人功劳,城破后没有告知郑畋及其他友军。唐军一进长安,便扔掉手中兵器四下乱闯,公然抢掠金银、女人。坊市中的流氓无赖,也冒充唐军,跟在他们后面哄抢不休。
而黄巢放弃长安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并没走多远,露宿于灞上(西安市东,即现在的白鹿原),时刻关注着城里情况。得知唐军军纪不整且后军未至,果断派兵重新杀回长安。
城中唐军手里没了兵器,身上还背着沉重财物,大部被义军所杀,唐弘夫、程宗楚战死,王处存仅带少数残部闯出城门,逃回营寨。
四月初十,黄巢重回长安。
他怨恨民众帮助唐军,索性彻底撕掉了伪善面具,放任军队肆意屠杀。可怜繁华都市秒变修罗地狱,大街小巷血流成川,宛若用血洗过一般!
四月十三日,义军在长安西北的王桥(陕西咸阳泾阳县王桥镇),击退了拓跋思恭、李孝昌,为黄巢上尊号“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义军气焰复炽。
黄巢二度攻克长安,位于陈、许二州的大唐忠武节度使周岌归降了黄巢。在一次夜宴中,周岌令人征召监军杨复光。杨复光的亲信担心他被周岌所害,力劝他不要去。杨复光虽是宦官,却很有些骨气,淡淡的说:“事已至此,死又何妨!”
到了周岌府第,并没出现什么危险局面,周岌不过是想找人喝酒而已。杨复光这才放下心来,与周岌把酒畅饮。
酒酣耳热之际,两人自然聊起了眼下时局。杨复光不禁泪流满面,沉默良久后徐徐说道:“大丈夫最重恩义!你从一介匹夫做了藩镇主帅,为什么要舍弃传承十八代帝王的大唐,而去向贼寇称臣!”
周岌哽咽着说:“我没办法单独与群贼相抗,不得已才委曲求全。今天请您过来,正是为了此事!”两人遂滴酒为盟。当晚,杨复光便派养子杨守亮,到驿所杀掉了义军使者。
忠武军将领秦宗权占据蔡州(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不肯服从周岌指挥。杨复光率领三千忠武军抵达蔡州城下,劝秦宗权举兵共讨黄巢。
秦宗权不敢与战斗力超强的忠武军叫板,只得让他的将领王淑带着三千人跟随杨复光。临走之前,秦宗权向王淑交代保存实力,切勿认真。
王淑将秦宗权的指示贯彻的很坚决,当杨复光让他攻打占据邓州的朱温时,他万般推脱逗留不进。杨复光果断将他斩首,合并了他的军队。
之后,将忠武军改组为“八都”,每都编一千人,分由牙将鹿晏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师古统率。
此八人均非凡品,后来,王建成为前蜀开国皇帝;晋晖、张造、李师泰成为前蜀大将;韩建、庞从当了后梁高官;鹿晏弘则先后担任大唐山南西道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
由此可见杨复光很不简单,终唐一代,像他这样忠心耿耿、胆识过人又会打仗的宦官少之又少!
在忠武八都的联手打击下,朱温很快战败,邓州被唐军夺占。杨复光乘胜追击,一直把朱温赶到了蓝桥(陕西西安蓝田县蓝桥镇),方才收军。
此时的战局呈现出一种胶着状态,大唐虽仍有援军赶到,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各怀心思、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优势。双方在长安周围时有交锋,基本算是平分秋色。
八月份,杨复光统率的忠武军也开入关内,屯驻于武功(陕西咸阳武功县)。
十月,屯驻于兴平(陕西咸阳兴平)的凤翔行军司马李昌言,见到府库物资日益匮乏,遂心生歹念。以犒赏微薄、吃不饱饭为由,激怒士卒袭击凤翔。
郑畋登上城楼询问缘由,士卒们下马跪拜,齐声说道:“相公您确实没有亏待过我们!”
郑畋看着低头不语的李昌言,知道士兵都是由他所激。此时此刻,郑畋不愿再搞“窝里斗”,出现不必要的伤亡,便朗声说道:“李行军若能约束部众,为国灭贼,当节度使未尝不可。”
于是主动将军府大权交于李昌言,当天出发赶往成都投奔僖宗去了。
拿郑畋与李昌言作比,可知二人在格局、操守上的差距之大。
宰相王铎看到各镇主帅谁都没有把心思放到讨伐黄巢、收复长安上,义愤填膺之下忘记了曾经的惨败,再次向僖宗请缨出战,激愤的泪流不止。僖宗被他感动,予以允准,并特许他自行挑选僚佐。
中和二年(882年)正月,朝廷重新排兵布阵。
任命王铎为诸道行营都统,兼任义成节度使(河南北部,辖郑、滑二州),待讨贼结束再回朝任相。
罢免高骈都统一职,仍负责盐铁转运工作。
任命原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为副都统,忠武节度使周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都统左右司马,共同协助王铎指挥。
任命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宣武节度使康实为左右先锋,负责领兵打头阵。
任命感化军(江苏徐州)节度使时溥为租赋防遏使,保障粮道安全。
任命神策右军观军容使(宦官)西门思恭为诸道行营都监,代表皇帝监阵督战。
任命义武节度使王处存、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州节度使拓跋思恭为京城东、北、西三面都统;忠武军监军杨复光为南面行营都监;凤翔节度使李昌言为京城西面都统;邠州通塞镇将朱玫为河南都统。
从这一指挥机构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铎这回是铁了心的想要取得胜利,几乎把大唐还能用上的武装力量全给囊括了进去。
正月初六,来到成都的郑畋被加封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重返宰相岗位,执掌兵部事务,算是对他挡住黄巢西进、首举招讨大旗的认可与褒奖。
面对大唐的兴师动众,黄巢只是委任朱温为同州(陕西渭南大荔县)刺史,让他自己夺取地盘。
二月,朱温攻占同州。
四月,大唐重兵自四面八方云集而至!
王铎统率两川(东川、西川)、兴元(山南西道,陕西汉中)所属军队集结于灵感寺(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五星乡)。
泾原军屯驻于长安以西。
易定、河中两军屯驻于渭北(渭河以北,陕西铜川)。
邠宁、凤翔两军屯驻于兴平(陕西咸阳兴平市)。
鄜坊、夏绥两军屯驻于渭桥。
忠武军屯驻于武功(陕西武功县)。
义军长期滞留长安,没有了当初游动作战的优势,又得不到任何兵员、物资方面的补充,在与唐军较量中渐处下风,被唐军牢牢压制于长安、同州(陕西渭南大荔县)、华州(陕西渭南华州区)一带,基本失去了战略转圜的空间。
受到战乱影响,长安周边农田早已荒芜,城内一斗米(12.5斤)卖到了三十缗(一缗约为现在的2900元)。
两边的将士吃不上饭便开始吃人,义军把城内居民卖给唐军,唐军也将躲藏在山寨中的百姓抓获卖给义军。双方根据肥瘦议价,一个成年男子能卖数百缗左右!
这就是末世悲哀啊!
无论哪个王朝更替,最无辜的还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所谓正义,无非是用一种暴力击毁另一种暴力,用一种秩序取代另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