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高枕无忧
似乎在向他说,自己也是毫无办法的办法。随后,他连忙朝着金龙城解释道:“金将军啊,一切都是误会,一切都是误会……”
“我当然知道您在和大明的士兵血战,但,我在城墙之上看到了大明的军队越来越多,生怕您金将军生命受到威胁,于是连忙让弓箭手放箭!”
“可没成想,这些弓箭手眼睛都是瞎子,竟然射到了金字营的士兵,我有罪!”
当然,他这番话解释,是否合理,全靠他们感觉。似乎那太守李根,也根本不在意他是否会相信。金龙城的眼神中充满着血丝。
此时的他,很想把此人丢下城墙,可他知道有些话还是要说的。
即是说给把守这个城池的士兵,也是说给自己的。
想到这,他冷冷的朝着李根说道:“我乃是高句丽的大将军,作为一名将军,我的归宿自然是要战死沙场,能够被敌人杀死,这是我的荣幸,可是如果被本国人给杀死,那将会是我的耻辱。”
“所以,无论是对与那些死去的兄弟,还是为了高句丽,今天你都必须死!”
金龙城说完之后,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第一时间拔剑,然后给李根抹了脖子。
人头落下!
金龙城的这个动作,直接是让身旁的士兵看呆了。
太守死了,那个与他们一起守城的李将军死了队。
要知道,在整个耳城之中,金龙城部曲其实只有几千人而已,而李根的军队则是由将近两万之多。
一旦金龙城杀死李根的话,李根的部曲如果给李根复仇的话,那么,金龙城的生命肯定会受到危机!
但是。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李根被金龙城抹脖子之后,他的部曲竟然没有任何的反应……
反而是立刻给金龙城给跪了下来。
大喊着金将军饶命的口号。
看来,经过了这几天的相处之后,耳城的士兵已经对金龙城产生了倾佩之情。
这就是高句丽名将的霸气和威风。
耳城。
当金龙城杀死了太守李根之后,可以说这里的所有的驻军士兵,都成为了他的部下。
本以为这些会因为自己杀死了他们的太守,而生出罅隙。
可金龙城却是发现,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耳城这数万将士,似乎十分信任自己。。
根本就没有出现哗变的可能。
可见,这城中的大部分的将士,早已受够了那太守李根。
哪怕自己出手杀了他,大家也都是无动于衷,甚至还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这就是军心所向。
他金龙城作为高句丽的知名大将,作战勇猛,哪怕来这耳城没多久,却已深受这些人的敬重。
否则,他们也不会就这么归顺了自己。
想到这,他立即让一些部将来开了一次军情会议。
好在这个时候,大明的军队在穆英的命令下,也进行了修整,从而给了他们的可喘气的机会。
若非如此,哪里能让耳城部将,能有机会重振旗鼓?
在金龙城所主持的这场军情会议中,他并没有打击异己的打算。
而是继续让众将士各司其职,继续抵抗大明军。
同时,宣布要禀明王朝,提升他们的待遇,奖赏他们的军功。
金龙城用这些方法,暂时稳定了军心,重整了士气。
若是穆英在此的话,定会感叹,这个高句丽大将的不凡之处。
哪怕身处逆境,却依旧能攒缓颓势,甚至还能出现一丝反击的可能。
这就是一代名将的作用。
而这几万守城的大军,跟着金龙城这个名将,似乎也是格外的舒心。
似乎有了此人,那么他们就能有了主心骨一般。
金龙城在整备好军队之后。
士气得到提升,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反击大明军,就在此一举。
有了如此的决定之后,金龙城并没有任何的犹豫,他第一时间把所有的军队全部都投入到了进攻之中!!
是的,作为一代名将,他的战术中,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唯有如此,方能化被动为主动。
让他们这支大军,有那么一线脱离危险的机遇。
此时此刻,金龙城的目标非常明确。
那就是先行强攻,打大明军个措手不及,而后便是要撤退!
是的,他的真正意思,就是要撤退。
他甚至没有把他这个决定,告诉任何人。
就是专等到那一刻,才会传给整个大军。
金龙城是一个聪明人,他非常清楚,如果想要用耳城阻挡新路军的前进,这完全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是的,这已经注定不可能了。
无论是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还是士气。
他们驻扎耳城,已经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
如今,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存住这数万大军的实力。
这是他金龙城翻身的最大底牌和依仗。
他绝对不能把这身价全部压在这耳城之内。
作为一个名将,当然要学会取舍,懂得何为舍,才能真正得到得。
这就是舍得。
同样是来自华夏人得智慧。
可以说,金龙城之所以能成为高句丽有名得大将,很大原因就是其擅长华夏得兵法和智慧。
这也在应对大明军之初,起到了知己知彼得作用。
现在得他,面对穷途末路,用得正是这样得智慧。
现在!
金龙城的眼前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
那便是撤军!
而且金龙城需要尽快的撤到堡垒城。
而且,得保证跟随他得这几万大军得安全。
数万兵马,他至少得带走大部分人,才能算是保存住实力。
也唯有如此,他到了堡垒城后,才能在能立足。
堡垒城是一座新城,而且是由高句丽朝廷特意拨款了数百万白银打造的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所以又称之为堡垒城。
这座城池相当坚固,而且无比高大。
就算放眼整个天下,这座城池也是最为坚固,最为雄奇得城市。
所以,这也是他在如此末路下,想到得最好的决定。
要知道那座堡垒城,不但是城坚固,而且,易守难攻。
同时,这座城池内的士兵总共达到了六万!
若是再加上他所带去的几万兵马,那么就可以想象,大明军再想打他们,是多么的艰难。
当然,在前往这座城池的道路上,十分的艰难。
不但要应对耳城外的,数万大明军。
同时,就算是逃脱出包围圈之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赶。
在这中间的路途,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更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更多大明军的追击。
可是如今,金龙城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办法。
唯有如此,才能有一线反击的希望。
才有一线在高句丽继续站住脚的希望。
作为整个高句丽的最为出名的将领,他的骄傲,他的信念不允许他这样失败。
他定要成功,成功把几万兵马带到那座保垒城。
从而与那里的守军,胜利会师。
在那座堡垒城里,有太多太多的高句丽大军,在那里等待着他。
高句丽小朝廷,之所以堡垒城会如何集结了这么多的兵力,完全是因为堡垒城的位置实在是太关键了。
可以说,它的位置决定了它的战略地位。无论是兵力,还是守城的将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就是为了能够保护住这个战略军事要地。
哪怕是他们那个昏聩的君王和国丈,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他们就算是再无能,却从不敢在这上面弄虚作假。更不敢克扣那里将士的粮饷。
仅从这一点,就能想象那里有多么重要。
实在是因为在堡垒城的身后。便是高句丽的黑长城。这是防护高句丽王室的最后一道天堑。若是让大明军越过此次防线,后果可想而知。也许根本就不用再打了,直接投降便是了。
自从起义军爆发,大明军队匆匆进入高句丽国范围之后,高句丽便立刻在王都城前建立了一道长城。从东海岸一直是延续到西海岸。征用了大量的劳力,因为这道天堑,不知有多少的劳力累死在了上面的。也正是如此,这座长城最近才终于建好。
整个高句丽的王室,也终于松了口气,似乎有了这座长城后,他们以后已经高枕无忧了。
之所以如此的自信,实在是因为这座长城耗费了高句丽大量财政,以至于现在的高句丽的陷入到了一定的经济危机,基本上,现在高句丽的朝廷总共只剩下了几十万两白银了。
可以想象,其耗费之大。
可在那些王室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了。
只要能防守住大明军,那么他们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了。
虽然高句丽是一个弹丸小国,偏于东北,架不住高句丽人口多啊。
全国上下总共有将近五百万人口。
为了建造这座黑长城,高句丽朝廷更是动用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这座黑长城也是被称之为高句丽最后的生命屏障。
而堡垒城则是黑长城之前的屏障。
所以!
对于金龙城而言,只要能够退回到堡垒城的话,自然是可以能够守一定的时间。
而之所以,金龙城之前没有选择突破,完全是因为他的援兵还没有到!
对于金龙城而言。
他在深耕军队多年,在整个高句丽军中拥有一定的名声,而且朋友众多。
他估摸着时间。
他的援兵们,应该差不多就要到来了!
金龙城的已经想好了未来的步伐,等到了援兵一到,然后,金龙城合力突围,如果能够击败新路军的话,自然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