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不愧是毒士!
云建业向楚宁禀报之际,贾羽来到了地牢审问七名刺客。
地牢的甬道像一条被剖开的巨蟒腹腔,两侧火把在潮湿的空气中噼啪炸响,将人影拉长成扭曲的鬼魅。
贾羽踩着石阶缓步而下,乌皮靴底碾碎了一只从墙缝钻出的潮虫,黏腻的汁液在青苔上拖出墨绿色痕迹。
“大人,七个活口都锁在刑房里。”狱卒佝偻着腰递上汗巾。
“按规矩灌了药,咬不了舌。”
贾羽没接那帕子,只是用戴着麂皮手套的指尖拨了拨铁签筒。
签尖在火光下泛着蓝汪汪的光——那是常年浸在毒汁里淬出的颜色。
刑房中央的铁椅上,第一个刺客被牛筋绳勒出满身紫斑。
贾羽抬手示意,两名番子立刻扳倒椅背。
“咕咚“一声,刺客连人带椅栽进蓄满污水的石槽。
水面翻起混着血丝的泡沫,那人的脚踝在绳结里痉挛成诡异的弓形。
“说名字。”贾羽蹲在槽边数着气泡。
回应他的是突然炸开的水花——刺客竟用后脑猛撞石槽,额角豁开一道森白颅骨。
番子们慌忙把人拖出来时,贾羽注意到他溃散的瞳孔里闪过一丝讥诮。
第二个犯人被铁链悬在火盆上方。
烧红的烙铁贴上脊背时,皮肉爆出“滋啦“声响,焦臭味混着硫磺味在牢房里翻滚。
贾羽忽然按住行刑者的手腕:“换蝴蝶烙。”
特制的烙铁压在锁骨中央,皮肤立刻浮现出展翅凤蝶的焦痕——这是死士的标记。
刺客终于发出闷哼,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主子...会剐了你们...”
“继续。”
贾羽用银簪挑开那人被汗黏住的眼皮:“让他看清楚自已的肉是怎么熟的。”
第三人是个面容清秀的少年。贾羽亲自拈起三寸长的透骨针,顺着指甲缝慢慢推进。
“喀嚓“一声,针尖顶碎了指骨,少年喉结滚动着,冷汗把鬓发浸成绺绺黑蛇。
“你这样的年纪。”
贾羽突然凑近他耳畔:“该在书院里临帖摹画才对。”
话音未落,少年猛地啐出口血痰,正溅在贾羽的鱼尾纹上。
最壮硕的刺客被倒吊在梁下。
铁钩贯穿脚筋,血珠顺着下巴滴进铜盆,发出规律的“叮咚“声。
贾羽舀起一瓢盐水浇在伤口上:“听这声响多妙,像不像你娘唤你吃饭的梆子?”
那汉子突然狂笑起来,笑声震得铁链哗啦作响:“狗官!老子脚底的老茧比你脸皮还厚!“”
墙角阴影里,最后三个刺客被铁蒺藜网裹成茧。
贾羽故意让番子抬进来一筐水果,汁水淋漓地啃着:“这是刚摘的水果,各位家里妻小怕是尝不到了。”
最年长的刺客突然睁开眼——这是整晚他第一次有反应。
贾羽立刻捕捉到这个细节,将桃核精准扔进他衣领:“原来你也有家眷!
但最终,这三人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当东方泛起蟹壳青时,贾羽终于走出地牢。
他摘下手套扔进炭盆,看麂皮在火焰里蜷缩成灰。
身后传来锦衣卫千户小心翼翼的请示:“要不要上脑箍...”
“不必了。”
贾羽望着晨雾中朦胧的宫墙:“把第七个人的左耳割下来,用冰盒装着送倒四座城门示人。”
他嘴角浮起冷笑:“自有人会坐不住。”
阴暗潮湿的地牢里,血腥味与腐锈的铁链气息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
火把的光影在斑驳的石墙上摇曳,映照出刑具上干涸的血迹。
贾羽负手而立,指尖轻轻摩挲着一根细长的银针,针尖上还残留着些许暗红。
这时,云建业大步踏入牢房,眉头紧锁,官袍上沾染的夜露还未干透,显然是一路疾行而来。
他扫了一眼刑架上奄奄一息的几名刺客,沉声问道:
“贾大人,可有进展?”
贾羽摇头,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些死士骨头倒是硬得很,烙铁、透骨针、水刑都试过了,竟无一人开口。”
云建业闻言,面色更加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低声道:“时间不等人,九月将至,秋收在即,若不能尽快揪出幕后之人,晋国境内必生动荡。”
“太子殿下对此事极为关注,三朝围攻在即,我们不能再被内患牵制。”
贾羽轻轻“啧”了一声,指尖的银针在火光下泛着冷芒。
他缓步走到云建业身旁,声音低沉而从容:“云大人莫急,本官倒有一计。”
云建业侧目看他:“哦?贾大人有何高见?”
贾羽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既然他们不肯开口,那我们就替他们‘开口’。”
“何意?”
“只需放出风声,就说已有刺客招供,供出了幕后主使。”
贾羽慢条斯理地说道,“同时,让赵羽将军调动白马骑兵,做出我们要动手的假象。”
“对方若心虚,必会自乱阵脚,甚至铤而走险,主动出手。”
云建业眸光一闪,沉吟片刻,随即抚掌笑道:
“好一个‘引蛇出洞’!贾大人不愧‘毒士’之称,此计甚妙!”
贾羽微微颔首,语气淡然:“不过,此事需做得逼真,风声要快,动作要狠,让对方以为我们真的掌握了证据。”
云建业点头:“我即刻去安排,赵羽将军那边,我会亲自过去,让他配合行动。”
贾羽轻轻“嗯”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回刑架上的刺客,低声道:
“至于这几个人……既然问不出什么,不如让他们发挥最后的价值。”
云建业会意,冷笑道:“贾大人是想……”
“总得有人‘畏罪自尽’,才能让这出戏更逼真。”
贾羽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云建业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即朗声笑道:“好!就依贾大人之计行事!”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算计与杀意。
地牢的火光忽明忽暗,映照出他们冷峻的侧脸,仿佛一场无声的博弈,已然开始。
这次计划,不容有失,否则今后晋国不好治理。
只有将这些心思不存之人全部解决,才能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