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意外收获
赵桂云跟韩轻舟晚上还是在国营饭店吃的,吃完晚饭到了家,正准备休息呢,就听见大门被敲的咣咣响。
赵桂云扯着脖子喊,“老二,老二,去开门。”
韩轻舟去开了大门,大门口站着一男一女。
这一男一女,30多岁的模样。
韩轻舟不明所以,他们母子初来京市谁都不认识,怎么可能有人找上门?
并且这一双男女也在打量他,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探究。
韩轻舟, “……二位同志,你们是……”
女的笑了一下,“啊!同志,自我介绍一下,我们是街道的。
特地到你们家来查看下情况。”
韩轻舟,“查看情况?我们家有什么情况可查看的?”
女同志,“我们接到了举报,举报人说不知道这院子里住的是什么人?有些可疑。
这不,我们接到举报之后下午就来了,结果你们下午不在家,只能晚上再过来看一下。
顺便给你们登个记。”
韩轻舟,“那你们又怎么证明你们是街道的呢?”
男同志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封介绍信,韩轻舟接过来看看,其实看一下也就是那么个意思,这玩意都是能造假的。
他们母子被举报,这让韩轻舟很无语,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早上碰到的那几个人干的好事,“举报?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既然有人怀疑,我们也要澄清我们没问题,那请进吧!”
他把两个人往屋里请。
赵桂云正要躺下,就听见韩轻舟跟人说话的声音,然后声音越来越近,好像人还进屋了。
这谁呀?大晚上的到人家来打扰人家休息。再说,他们这新来乍到的也不认识谁呀!难道是两边没有眼色的邻居?
赵桂云一边猜测一边出了屋,韩轻舟见她出来,“妈,这两位是街道的同志,说咱们母子被举报了,还说咱们形迹可疑。
两位同志还要给咱们登记。”
赵桂云怒了,“啥?谁这么缺德啊!我住的是我闺女的房子,凭啥举报我?
他觉得我可疑,直接找派出所呀,找街道有啥用?
我明白了,肯定是早上那几个老东西多管闲事。
我有理由怀疑他们妒忌我,吃饱了撑的吧他们。
我能反举报他们吗?”赵桂云认真的问两个街道的同志。
两人,“……”
其实真相已经被赵桂云猜到了一半儿了。
确实是周围邻居举报的,这里面也确实有妒忌的原因。
赵桂云这么一理直气壮的骂,让街道的人觉着不像是举报的人形容的那样,什么行迹鬼祟,什么行为可疑。
反而让人放心了。
男同志,“呵呵,大姐,您别急,没您想的那么严重。”
女同志也安抚,“我们也是例行公事,来看一下。”
赵桂云,“知道这是你们的工作,但是大晚上的被公家的人找上门来,左邻右舍会怎么看我们家?
你们必须要告诉我是谁举报的,这口气我咽不下去,什么玩意儿呢。
你们等着,我拿证明去。”
赵桂云反身回房间,一会儿功夫又出来了,手里拿着户口本和介绍信。
把两样东西放在桌子上,指给街道的两个人看,“我这手续可带的很全。
这是我们街道居委会的介绍信,这个是我儿子单位给他开的介绍信,这是我们家户口本儿。
您们仔细看。”
为了接班,她出门是带着户口本的,也不知道需不需要户口本,但是带在身上有备无患,看看,现在这不就用上了。
街道的两个人看了户口本和介绍信,脸色有一些尬。
街道的人知道这房子是韩清韵的,买房子还到他们那里登记过。
人家赵桂云同志说是韩清韵同志的母亲,这误会就大了不是。
并且人家还拿出了户口本来证明。
这些红眼病啊!就见不得人家好。
要真是敌特分子,能这么光明正大,大咧咧的住在‘豪宅’里惹人注意?
街道的女同志笑呵呵的,“大姐,看了户口本才知道你多大年纪。
不看户口本,我还以为你年纪没我大呢。
举报的人说了,说你年纪轻轻的,不像有那么大闺女,所以才觉得你可疑。
这都怪你长得太年轻了。
谁能想到您这年轻貌美的,有这么大的闺女和儿子啊?
哎!我们也是没办法,职责所在,不来这一趟不行。
你说人家举报了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万一真的有敌特分子被我们疏忽了,我们也负不了这个责任。
所以大姐请你理解我们的工作。”
好话谁不喜欢听,人家态度还怪好的。
赵桂云听街道的同志夸她年轻,那笑的嘎嘎的,刚才被查问的郁闷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那是那是,理解理解,这都是你们的工作,我们作为好市民应该配合。”
俩街道同志见人家也不是多难缠的,这不挺好说话的嘛!
能买得起这么大房子的人家那能是一般人家吗?不好得罪的。
赵桂云,“哦对了,你们刚才问我们到帝京来干啥是吧?
是这样的,我闺女在这儿有一份工作,现在我闺女要生了,也不能跑这么远来工作,所以就让我把这个工作接过来。
我们家儿女虽然多,但个个都有工作,也就我没有了。
说起来都不好意思,我这么大岁数要接班了,哈哈哈……”
赵桂云呲着大牙乐。
街道的男同志,“恭喜啊大姐,可别说什么岁数大不能接班,为人民服务什么时候都不晚。”
然后两个人就把赵桂云来帝京的理由记了下来。
赵桂云,“我呢还真有点困难,也不知道你们街道能不能帮着给解决一下。”
街道的女同志说,“赵大姐,我姓洪,叫洪月兰,有什么事你跟我说,如果是真的困难,能解决的我们尽量帮您解决。”
其实她心里想,估计也没啥大事,人家都能住得起这么大的房子了,还能有什么困难?大概也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赵桂云,“想在帝京买个院子,也不用像我闺女这么大的。
就那种普通人家的院子就行,实在不行的话,四合院里有那么个两三间也行。
我总不能一直住闺女的房子吧?
就请街道的同志们给帮帮忙。”
别说,这个还真的在他们的街道管辖范围之内,因为买卖房屋都要去街道那里登记。所以没有人比街道更知道房屋的信息了。
洪月兰 ,“大姐,你还真问对人了,前几天刚有人到我们那里登记说要卖房子。
是个小院子,可没你闺女这院子大,还靠在路边儿。”
赵桂云一拍巴掌,“我能跟房主见个面,看一下房子吗?
后天我有空。”
洪月兰,“可以啊!我明天跟房主打个招呼,后天你上午去街道让你们双方见个面。”
母子俩没想到今天晚上被查竟然还有意外的收获。
把街道两个同志送走之后,赵桂云感叹,“咱也不知道街道管这事儿啊,早知道就早找街道去了,何必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