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果辉煌
一个小时后,整个战场除了鞠义审配两人跟周围,已经没有一个地方还有站着的兖州军士卒,除了躺下的就是蹲着的,当然还有许多哀嚎的士卒。
不过那些人不管是兖州军还是自治区军都是属于放弃的目标,这也仅仅指的是兖州军的重伤将士,自治区军不管伤再重,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也想办法救一救。
看着还没有投降的那群兖州军,他们中央明显有两个大官,所有自治区军将士默契的避开了鞠义和审配,射出了子弹,然后发起了白刃冲击,他们要活捉两人。
不过他们的打算似乎落空了一些,最后他们只抓到了哪个穿着是文士打扮的大官,那个武将没有放弃抵抗,在最后的时刻直接选择了自杀,处于对军人的尊重。
自治区的将士们并没有选择阻拦他,因为所有的自治区将士都是有骄傲,有信仰的军人,他们是不会破坏任何一个军人的荣誉的。
袁绍收到消息兖州军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他没想到在自己想尽办法努力扩充实力之后还是如此的不堪一击,陈耳真的是太强大了。
袁绍无奈,只能够卑躬屈膝的朝陈耳服软,派出了以许攸为首的谈判代表团,向陈耳求得和平的愿望。
陈耳此次的计划已经取得了较为完美的结局,任城已经落入自治区的实际控制区,而且此战自治区军队直接阵亡的士卒不足三千人。
受伤的也只有四五千人,可以说是战果辉煌啊,而且对徐州陶谦,陈耳也有了一个交代。
那就是自治区军队已经直接帮助徐州解决了一个方向的威胁,剩下的威胁应当由徐州方面自己解决,毕竟你徐州是你陶谦的,也不是我陈耳的,我没有义务帮助你解决所有的敌人。
而事实也是这样,陶谦以及徐州本土的一些氏族也不愿意让陈耳进入徐州南部,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
所以陶谦是不会拿自己的利益来来玩笑的,让出一个任城已经让陶谦心痛,更不要说,大家心里面都明白,实际上整个徐州北部的几个县城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自治区的囊中之物。
不过只要能够保住核心利益,徐州氏族付出的这些利益他们还是能够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任城守军一直未能够得到援军的原因。
任城如此重要的地方一直没有援军进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所以啊,有些人是为了其他人背了锅。
“审配先生,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走到审配身前,高顺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对于兖州的一些某臣武将,高顺对审配对印象还算比较好。”
“看到身穿自治区将军制服的高顺走到自己身前,审配苦笑的站了起来,随手拍了拍自己臀上的灰,审配对着高顺说道:“不知将军是自治区的那位将军?”
“某乃高顺。”
“审配见过高顺将军。“审配礼节性的说道:“高将军的威名我早已听说过,将军的威名可是传遍了整个北方。”
“审配先生客气了,某不过是魏王殿下一小卒而已。”高顺拱手说道。
“来人啊,带审配先生下去休息,待回渔阳后,主公会亲自接见先生您。”高顺对着审配说道:“主公对审配先生的名望也早也有所耳闻了,我相信主公会非常希望见到先生您的。”
高顺对陈耳还是比较了解的,对于人才那是来者不拒,审配是一个比较优秀的谋士,等审配到了渔阳之后,高顺有一种自觉,审配在将来说不定会比自己的地位更高。
“那就多谢将军了。”听到高顺的话,审配知道自己的小命是暂时保住了,当然了,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还需要等到渔阳之后的事情如何了。
“将军阁下,我可以请求您一件事情吗?“审配对着高顺说道。高顺转头问到:“先生有何事情?”
“我想亲自安葬鞠义将军,将军可否应允?“审配谨慎的说道:“鞠义将军以往不太受到重视,现如今第一次掌握了袁公手下主力大军。”
“对于鞠义将军没想到这却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征战,我可以说是他在兖州唯一还谈的来的同僚,虽然鞠义将军战死了,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了,我想鞠义将军在地下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安息。”
“这件事情,某同意了,并且某以及一众将军都会亲自为鞠将军送行,对于鞠义将军这样的军人,我们自治区上下所有军人都是非常尊重的。”高顺对着审配说道。
审配感激的对着高顺鞠躬说道:“谢谢高将军。”
当鞠义下葬的时候,战场上所有的士卒都参与了鞠义的葬礼,就连那些兖州军战俘也在第一军团将士的监督下参加了鞠义的葬礼,对于鞠义这样一个真正的军人,葬礼上所有的将军战士都充满了尊敬。
“鸣枪!”
“送行!”
高顺对着仪仗队大声吼道。
“战争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鞠义将军虽然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是对于鞠义将军我充满了敬意!他是一个真正的将军!”高顺对着所有的兖州军说道。
高顺的一番简单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目的,实际上,高顺实际上是想拉拢眼前两万余的兖州军,这些兖州军的训练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高顺有心将这些人以第一军团的预备士卒,作为战争损失的补充。
事实证明,高顺对鞠义的尊重却是得到了那些兖州军的信任,对于兖州军的将士来说,他们对未来本身已经不抱有希望了, 但是自治区人对兖州军的尊重也让他们看见了未来,只要能够看到希望,这些已经无家可归的士卒还是或许会选择继续从军。
黄帝纪年2190年二月,陈耳大军响应徐州陶谦,以此为契机,迅速拿下任城遏制住了兖州军朝东的希望,同时也遏制了袁术朝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