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东市之虎
神都两市一百零八坊,人口近两百万之众,乃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巨型都市。
虽有两市,但东市的规模其实远在西市之上。
东市的商贾如云,各行各业的店铺数以千计。
外地人来到神都,要想逛遍东市的大街小巷,没个三五天根本不可能做到。
东市的人员流动最是复杂,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虽然东市名义上也在千年县的管辖之内,但实际上一直都是南衙八卫中的左骁卫军负责维持这里的秩序。
无论白天黑夜,时不时都会有左骁卫军的巡逻队在街头巷尾出没。
其实这种三教九流混杂的地方,往往只靠官府是很难维持真正的秩序。
这是一个黑白混杂的世界,不但需要官府,同样也需要江湖。
比起官府的威慑,东市商户们对这片领地上的江湖势力更为畏惧。
东市各集的市井江湖势力其实并不少,大大小小少说也有十几股力量,每一股实力背后其实都少不了靠山。
乔嵩便是这十几股势力之一,在东市也是有名有号的人物。
寻常人见到乔嵩,那也都是要弯个身,赔笑叫一声乔爷。
但东市却并非人人都知道这位乔大爷。
这十几股市井力量大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互相之间并不会轻易打到对方的地盘。
但如果说东市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名字,那就是四海馆。
在东市提及四海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一家武馆,而且是东市唯一的一家武馆。
东市的老商贾却都知道,四海馆真正的生意只有两门,镖局和钱庄。
东市是贸易之地,南来北往的商贾络绎不绝。
商贾们除了特殊情况,无论是进京还是离京,唯一的事情就是做生意,而每一趟进出,都是带着大量的货物。
许多旅客在神都买了货物,担心途中有变,往往需要雇佣镖局护送。
所以无论是商贾还是旅客,只要涉及到贵重或者大宗货物,雇佣镖局保护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东市共有八家镖局,每家镖局的生意都是排的满满的,想要雇佣镖局保护货物,通常都要提前好几天预约。
当然,如果你能出得起数倍镖费,那又是另一回事。
按理来说,镖局的生意供不应求,再多个十家八家镖局也都能吃饱饭。
但多年以来,镖局始终维持在八家。
八家镖局的雇银都不便宜,往往比正常的加码都要高出五六成,但客户们却别无选择。
八家镖局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连成一体。
镖局背后的东家,就是四海馆。
从东市出镖,如果护送的镖局不是这八家,那么客商下一次不但无法从东市带走一件货物,而且也绝不可能带进一件货物入东市。
只要四海馆拉进黑名单的客商,几乎就彻底断绝了在神都的生意往来。
除了镖局,四海馆最大的生意就是钱庄。
比起东市其他的钱庄,四海馆名下的几大钱庄实力自然是最强。
只要有足够的抵押物,多少银子都能从钱庄借出来。
做生意的几乎都有现银不凑手的时候,又或者想大干一笔缺银子倒手,那么四海钱庄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不但放钱及时,只要签下抵押借据,随时都能将所需银两奉上。
哪怕是几万两银子,钱庄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送上。
而且四海钱庄也算有信誉,只要及时归还借银和利息,钱庄立马就会将借据归还,绝不会给你挖坑。
但是如果没能如期归还,钱庄也不会心慈手软,立马就会将抵押物没收,绝不会留情面。
大部分钱庄只能做小生意,借出几千两银子就是大生意,
而几千两银子的借银,客户在四海钱庄甚至连杯茶都喝不上。
借银越多,利钱就越多。
有时候四海钱庄随便一笔生意,就抵得上普通钱庄干一年。
也正因为有镖局和钱庄两大摇钱树,四海馆可说是日进斗金。
武馆内养着五六十号人,说是在武馆学武,都是武馆弟子,但知道底细的人都明白,这些武馆弟子都不简单。
因为这些人要么出自军中,要么是江湖游侠。
而四海馆馆主熊飞扬的来头更是不简单。
此人曾是北司六军中的右羽军中郎将。
北司六军,分别是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以及左右羽军。
六军各设一名大将军,其下有中郎将、郎将和校尉等武官。
神都之乱后,在太后的主持下,朝廷对南衙北司十六军进行整肃。
参与叛乱的左右监门军几乎全军覆没,名号也被裁撤。
此外对军中的一些武官也进行了清洗。
不过当时朝局不稳,太后虽然对戾太子在朝中和民间的党羽势力进行了血腥的清理,但对于军方还是保持了克制。
虽然以调动、免职等手段清洗军中一些将官,但为防止引起更大的动荡,并无对军方进行大开杀戒。
熊飞扬就是当年被免职的武官之一。
但熊飞扬到底是因何被逐出北司军,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准确的说法。
不过此人离开军中之后,并无离京,而是在东市开了家武馆,便是四海馆。
此后一些离开军中的官兵先后被熊飞扬收进四海馆,甚至一些江湖游侠儿也被他拉到麾下。
但短短几年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熊飞扬与独孤家的关系。
当年熊飞扬还是右羽军中郎将的时候,就与独孤泰交情匪浅,而那时候独孤泰还只是虎贲左卫中郎将,两人地位相当。
但某种意义上说,熊飞扬其实比独孤泰还强那么一点点。
虎贲左卫是南衙八卫之一,而右羽军事北司六军之一。
北司军负责保护皇城,南衙则是卫戍神都。
所以在军人的眼中,北司军自然比南衙军更精锐。
两人都在军中的时候,还只是有交情,但熊飞扬从军中离开没多久,便与独孤泰结拜为义兄弟。
大梁地方军中,将领收义子、官兵结义是极其常见的事情,朝廷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一套在南衙北司都是禁止。
但熊飞扬没了武职,一介布衣,再与独孤泰结拜,那就是谁也说不出话来。
而且当年独孤泰似乎有意让人知道,在神都最好的酒楼举行了结拜仪式。
如此一来,大家都知道,独孤家是熊飞扬的靠山。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靠山,熊飞扬设武馆收人才,开镖局做钱庄,朝廷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日进斗金,黑白两道也只能眼红,不敢招惹。
如果说乔嵩这样的市井人物只是行走在东市的猎犬,那么以熊飞扬为首的四海馆就是匍匐在东市的一头猛虎。
乔嵩这样的角色与熊飞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好在这些年熊飞扬只是带人安心搞银子,并不轻易生事。
但大家也知道,四海馆要么不出手,如果真出手,必然会有人倾家荡产,而且再也不可能在东市生存下去。
四海馆的人天还没亮就登门找上乔嵩,一顿毒打之后,直接绑起来,用快马拖到四海馆,这事儿很快就在东市的大街小巷传开。
几乎所有得到消息的人都知道,乔嵩这次肯定是身处绝境,虽然四海馆不会真的杀了乔嵩,但乔嵩肯定在神都是活不了。
但大家其实更好奇,乔嵩是怎么得罪了四海馆,四海馆会明目张胆这样搞乔嵩?
熊飞扬是东市之虎,乔嵩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那也绝无可能去招惹甚至得罪四海馆。
就算乔嵩真的哪里做得不对,激怒了熊飞扬,熊飞扬也根本无需如此明目张胆派人找上乔嵩。
他随便一句话,东市有的是人可以帮熊飞扬暗中弄死乔嵩,让乔嵩消失的无影无踪,四海馆手中还不会沾上一滴血。
难道四海馆这是要用乔嵩立威?
那就更没必要。
不说四海馆背后有独孤家做靠山,就是熊飞扬自己的实力,整个东市又有谁人不惧?
四海馆那几十号人,都是凶悍之辈,而且有不少是江湖高手。
四海馆名下的镖局和钱庄,生意兴隆,无人敢使绊子,除了背靠独孤家这棵大树,另一个缘故,不就是有这帮凶悍的武夫坐镇吗?
魏长乐一群人骑马来到东市,到得四海馆大门前,太常寺少卿王桧脸上就已经微有些变色。
四海馆坐落在东市东北角,围着大院子,占地面积甚广,十分开阔。
门前蹲着两头石狮子,狰狞凶狠,门头刻着“四海馆”三字,一根旗杆竖在门前,旗子在风中飘扬,上面也是绣着“四海馆”三字。
两名灰衣汉子腰间挂刀,守在大门外。
大梁施行刀狩令,民间不得藏匿兵器。
但武馆却是特殊情况。
如果取得官府的许可,拥有了开设武馆的资格,便可以拥有少量用来练武的兵器,官府也会记录在册。
录入官册的兵器,就不受刀狩令约束。
熊飞扬背靠独孤家,开设一家武馆,拥有一些兵器,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见到一群锦衣玉带的贵公子突然出现,守门的汉子有些诧异。
“魏爵爷,怎么.....怎么跑这里来了?”王桧皱起眉头,勒马停住,向边上的魏长乐低声问道:“这可是四海馆!”
他显然对四海馆的底细很清楚。
“没错啊,我约的人就在这里。”魏长乐咧嘴一笑。
大将军窦冲抬头看向门头匾额,念道:“四海馆!咦,这不是那个叫.....熊什么来着?”
“熊飞扬!”身后一名贵公子道。
“对,就是熊飞扬。”窦冲道:“本将听过四海馆这名字!”
守门的人听窦冲自称“本将”,都是将目光落在窦冲身上。
“这位将军,敢问尊姓大名?”得知窦冲是武将,守门的人倒是很客气。
“这是怀化大将军!”魏长乐干脆道:“熊飞扬呢?大将军到了,他还不出来迎接!”
其实魏长乐也是刚知道熊飞扬这个名字。
但他看到王桧的反应,能让王桧也显出一丝忌惮,这熊飞扬肯定就不是泛泛之辈。
“快去禀报馆主!”守门汉子听到“怀化大将军”,立时变色,向同伴道:“就说怀化大将军前来拜......不,大将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