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破釜沉舟,主动出击!

    李察哥的话说完了之后,李仁孝不由的陷入了长长的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无奈的叹了口气之后,才皱着眉问道:

    “晋王既然看透了岳飞的用心,可有破局之法?”

    听到李仁孝的问话,李察哥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坚定的说出了八个字。

    “破釜沉舟,决一死战。”

    听到这八个字,李仁孝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晋王你说什么?”

    看着如此震惊的李仁孝,李察哥再次深吸了口气之后,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陛下,自从宋国公开了这两条铁路的修建计划之后,宋国灭我西夏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我们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趁他们布局未成之时孤注一掷。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一丝获胜的希望。”

    “你的意思是说,主动进攻?”

    “对!”

    “可是,宋国的国力......”

    李仁孝的话还未说完,李察哥就接过他的话说道:

    “陛下,宋国岁入虽多,但他们用钱的地方同样很多。

    因此,不能把他们的国力完全等同于他们的战力。”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有六十万大军啊。

    我们集结了所有的兵力,也不过十万之数。

    更不要说,他们还有火炮。

    我们又岂能是他们的对手?”

    “陛下,宋国的火炮虽然厉害。

    但是,他们前几年将火炮卖给我们之后,臣已经完全掌握了火炮的弱点。”

    “你是说他难以机动吗?”

    “对!

    宋国的火炮,在一定形势下确实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但是,他所改变的主要的攻城和守城的方式。

    对于野战,尤其是有大量骑兵骑与的野战,火炮并不具有统治性的地位。

    甚至,火炮对于的威慑作用要远远大于他的实际作用。

    而骑兵正是我西夏的长处,因此我们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李察哥分析到这里,李仁孝顿时有了一点点动心。

    “那......晋王准备进攻哪里?

    临洮府吗?”

    李仁孝说出临洮府之后,李察哥笑着摇了摇头。

    “不!

    臣打算进攻......燕京!”

    “燕京?”

    看着满脸意外的李仁孝,李察哥笑着点了点头。

    见李察哥点头,李仁孝马上追问道:

    “为何是燕京?”

    “陛下,臣之所以想要出兵燕京,理由有三。”

    “哦?

    哪三个理由?”

    “第一,临洮府与我西夏邻近,宋国一直驻有强兵。

    再加上他们的城头均有布置有火炮,我们想要攻城的话,恐怕会得不偿失。”

    无奈的点了点头之后,李仁孝才无力的问道;

    “那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则是燕京一带地势开阔,正适合我西夏的骑兵纵横驰骋。

    也只有在这样的地形之中,才能将骑兵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同时,还能尽可能的降低宋军火炮的威胁。”

    李察哥这么一说,李仁孝顿时自信了。

    “没错!

    只要地形足够开阔,我们完全没必要与宋军的火炮纠缠。

    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宋军是绝对追不上我们的。”

    见李仁孝的信心被自己拉起来了不少,李察哥赶紧说道;

    “陛下,臣的第三条理由,才是最重要的。”

    “哦?

    快说来听听。”

    “是!

    宋军打下了整个金国之手,受限于人手不够,相对来说管理必然要粗放许多。

    如此,便给了我们的细作以可乘之机。

    更妙的是,宋国现在并未将金国人当成他们自己人。”

    “嗯?

    这是什么意思?

    朕听说那边不是挺稳定的吗?”

    看着疑惑的李仁孝,李察哥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有所有知,宋国占领了金国之后,便将金国人分为了三类。”

    “三类?”

    “对!

    第一类便是那些一直心向宋国,并且做出过实际行动的人。

    对于这一类人,宋国直接给了他们与宋国百姓一样的待遇,像什么租地呀、参加科举了之类的,全都不受影响。”

    李察哥说到这里,李仁孝点了点头。

    “这个朕倒是听过。”

    说完了之后,他又语带羡慕的接着说道:

    “晋王你说那岳飞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嗯?”

    看着直接被自己问迷糊的李察哥,李仁孝满是羡慕的接着说道:

    “你说他是怎么想到的,把所有的地全都归于宋国皇帝的名下。

    然后,让宋国的百姓从皇帝的名下租地的?

    他这么一弄,除非哪一天宋国的纲纪彻底败坏,要不然那些士绅们是别想再去兼并百姓的土地了。

    但只要土地不被兼并,朝廷的税收就不会减少。

    只要税少不减少,宋国也基本不可能走到纲纪败坏那一步。

    朕觉得只要大宋以后的皇帝不自废武功,把这条政策给取消了。

    那么岳飞这一招,便足以保宋国至少几百年的太平。

    晋王你觉得,岳飞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一招的?”

    听懂了李仁孝想说什么之后,李察哥无奈的摇了摇头。

    “臣也不知道。”

    “那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效仿这一招?”

    看着满怀希望的李仁孝,李察哥更加无奈了。

    “陛下,咱们效仿不了。”

    “为什么?

    宋国能做到的事,凭什么咱们西夏做不到?”

    “陛下,咱们国内的地全都分完了。

    所有的地不是在百姓手里,就是在士绅手里。

    您别说真的这么干了,哪怕您只是提一下,估计就得天下大乱。”

    听到李察哥的话,李仁孝不服气的问道:

    “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有这么严重!

    您只要提出来这个想法,士绅们马上就能意识到您想干什么。

    他们,不可能会同意的!

    而且,您别说他们了,就连百姓们也不会同意的。”

    士绅不同意,李仁孝能想明白。

    但是,他想不明白百姓们为什么会不同意。

    看懂了李仁孝的疑惑之后,李察哥耐心的给他解释道:

    “陛下,您可别忘了,咱们百姓大多数都不识字。

    他们对于土地兼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认知。

    就算士绅们借着天灾人祸将他们的土地收走了,他们也只会觉得是自己命不好,而不会觉得是士绅们在害他。

    但是,您要是直接把他们的土地直接收到您的手里,他们可不会去管您是不是还要将土地再租给他们。

    他们只会觉得,是您抢走了他们的东西。

    你觉得,到时候他们会和您善罢甘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