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新海月1

第311章 钱粮困局

第311章钱粮困局

南京城。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在群臣的不断劝进下,南王傅皓轩在南京皇宫加冕称帝,建立大吴政权。为了拉拢地方士绅,大吴建立之后,傅皓轩发布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原本白莲教时期,玩的那套宗教理论,直接被新朝摒弃。正式和白莲圣国划清界限,从宗教政权转为世俗政权。效果非常明显,改弦易辙之后,获得了大批不如意的读书人支持。得知不再对士绅斩尽杀绝,转为政治拉拢后,各地的抵抗力度大幅度下降。受此影响,北伐之战也变得顺畅起来。苦苦坚持的淮扬两府,很快被吴军拿下,兵锋直指凤阳府和庐州府。前线的高歌猛进,让吴国上下洋溢着乐观情绪。只要拿下了这两府之地,淮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就尽归吴国所有。距离逐鹿中原,仅剩一步之遥。“陛下,刚刚北边传来消息,草原联军撤出了大虞。各路勤王大军,陆续返回原籍。伪朝皇帝,再一次进行了人事调整,原湖广总督徐文岳,改任四川总督。任命舞阳侯担任江南总督,同时兼任两广总督。任命左军都督景国良担任闽浙总督。任命右军都督李原担任湖广总督。任命两广提督李牧,兼任江南提督。胡宇哲神色慌乱的说道。作为一名降臣,对大虞朝的情况,他是非常熟悉的。眼前这份人事任命,意味着大虞改变了以文御武的国策,全面启用勋贵集团。没有了外行指挥内行,虞军的战斗力最少增加一倍。“胡尚书,你的定力不够啊!伪朝已经日薄西山,不是一次人事任命,就能够扭转困局的。现在不是开国初年,那帮勋贵老爷们,早就已经堕落。舞阳侯只有一个,不是所有勋贵,都那麽能打。即便是他们的军事能力都不错,也要有兵可用才行,从之前搜集的情报来看,两广勤王大军在济南府折损了近五万大军,早就被打残了。江南总督就是一个空壳,舞阳侯能够依仗的就是那支残军,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向我们发起进攻。湖广虞军,早就在苟延残喘,随时都有可能全军覆灭。浙江被我们和西王瓜分,闽浙总督只有闽地。西王已经在谋划福建攻略,他们自顾尚且不暇,哪有能力给我们添乱啊!东南地区的三大总督,就是三个笑话。恐慌只有伪帝那糊涂蛋,才相信换个人,就能扭转局势!”右丞相杨敬仁当即调侃道。大虞朝的保密意识几乎为零,这些机密讯息,随便派人一打听就能获悉。一定程度上,他们对大虞的了解,比永宁帝都清楚。倘若早上一年,虞朝皇帝就发布这份人事任命,他们确实要手忙脚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吴国占据了二十多个州府,疆域足有两省之地。并且全部都是富饶的沃土,光前面劫掠世家大族的收益,就足够吴国两年的开销。在一众降臣的帮助下,地方政权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税收体系也开始发挥作用。在吴军的屠刀面前,原本藏匿的土地,全部被清查了出来。一贯享有免税待遇的商贾们,也是规规矩矩的纳税。哪怕刚刚经历了战火,吴国在统治区内徵收起来的税款,还是超过了大虞统治时期。在天下众多势力中,财政状况最好的就是吴国。其次是白莲教的另外两位反王,靠劫掠士绅积赞了不菲的家底。北虏在财力上只能排第四,虽然刚刚劫掠发了一笔,但缺乏可持续的稳定收入。大虞朝看似实力最强,却是一众大势力中,财政状况最糟糕的一家。战争打的就是钱粮。财力不足的大虞,面对群狼的围攻,现在已经显露出颓势。在这种背景下,看好吴国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杨爱卿,言之有理。不过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大虞还是有些家底的。如果不是伪帝那个败家子,还真不好对付。新上任的东南三大总督,应该是大虞朝最后的柱石。只要干掉他们,群雄逐鹿的时代,就真全面到来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掉以轻心。从地图上看,敌人应该从南边打过来,最先承受压力的是西王。想当年朕和西王,一起举兵反虞,大家携手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派人密切关注他们之间的战事,一旦西王落入下风,那就派人过去游说。看在过去的兄弟情分上,只要西王肯投奔过来,朕不惜王爵厚赏!”傅皓轩豪气的说道。能够从乱世之中杀出来,他的能力自然不会差。群臣在考虑虞军威胁时,傅皓轩已经在考虑如何夺取天下。吴国的建立,固然稳定了人心,同样也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不光和大虞朝没有缓和的可能,同其他反虞势力之间的关系,也走向了破裂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在权力面前,任何交情都是靠不住的。同白莲教的切割,直接把吴国推向了另外两位反王的对立面。没有直接翻脸,那是有大虞这个共同敌人在。一旦虞朝被推翻,他们这些有志于争夺天下的大势力,也少不了爆发大战。从长远发展考虑,在推翻虞朝统治的同时,也必须想办法削弱或者压制竞争对手。“陛下圣明!”群臣齐声高呼道。尽管大家不认为,西王卫嘉瑞会投奔过来,但不影响吴国进行尝试。即便是拉拢不了卫嘉瑞,拉拢一些将领过来,对吴国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西王战场上遭遇重大挫折。倘若能够大破虞军,这些小动作,没有任何意义。船队一路南下,大军抵达广州时,已经到了盛夏。顶着炎炎烈日,李牧依旧觉得踏实。相比海上航行的苦逼日子,登陆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牧儿,接下来我们要在广州整军,可就依仗你了!”景国良笑呵呵的说道。相对来说,他这个闽浙总督的压力,还算是小的。浙江虽然落入叛军之手,但福建还在朝廷控制中。并且在浙江沦陷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官军,从那边顺利撤了下来。这些人都是勋贵系的骨干,全是从李牧魔下拆分出去的。丢城失地不是他们无能,主要是局势恶化的太快。很多人尚未赴任,或者是刚刚上任,大战就爆发了,根本没有时间整军备战即便是如此,靠着李牧提供的支持,前期一样和叛军打的有来有回。一直到勤王诏书下达,李牧和舞阳侯一起率军北上勤王,无力继续为他们提供援助。原本焦灼的浙江战场,很快呈现一面倒的局面。大虞军队享受的是多级财政供养。即:朝廷丶省丶府三级供养制。这是以文御武国策下的产物,既可以保障朝廷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又确立了地方衙门主官对军队的监督权。平常时期想要调动大军,必须要同时获得皇帝圣旨丶兵部丶都督府的调令。战争时期,地方文官获得朝廷授权之后,才能拥有军队指挥权。白莲教叛军做大后,户部无力为平叛大军提供钱粮,朝廷被迫向总督放权。原本属于朝廷的那部分义务,就落到总督衙门身上。 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军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丶无粮可征的窘迫中。“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魔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加上福建的几方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李牧当即保证道。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一下子抽调这麽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景国良关心的问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摩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乾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李牧笑着回答道。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魔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不过这些退役土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麽玩儿。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麽难事。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不过一下子扩编这麽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麽?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麽?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李原关心的问道。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一下子组建这麽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麽多铠甲丶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叔父,请放心。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摺,派出去欺负叛军,想来还是能行的。”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缩编是不存在的,乱世之中军队编制只会越来越大。乱世一旦开启,就不会立即结束。镇压完了白莲教叛乱,还会有别的叛军出现。即便是内部危险被扫除,还有外部的敌人入侵。“事先有准备就好!”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原却暗自叫苦。李牧这边的军费解决了,湖广兵们的军费,却还没有着落。在出发的时候,朝廷确实给拨了一笔款子,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收复湖广,不花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地盘在叛军手中,纵使他有再多的谋划,也没办法从敌人手中掏出钱粮来。为大军筹措军费,这朝廷的公事,总不能开口向侄子要钱吧?就算他自己不要面子,朝廷还要面子呢!募捐,借贷,都是不是好办法。以大虞朝现在的信誉,指望大家自愿掏钱,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