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孝心

第441章孝心

“什么?世上居然还有这般狠毒可怖之事?”

“笙笙说的,那就一定不会错,那群人狼子野心,极尽卑鄙之事,看这次他应该不会善罢甘休了。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

设计谢家的计谋,从偃月多年前还在东陵为质的时候,他就一直在谋划设计谢家之事,一步步摘取谢家在朝为官的权利,让徽帝逐渐开始重文轻武,之后又开始带动着文官搞腐败贪污,一步步将国家的风气也开始往腐朽走去。

他这不是单纯的复仇,他是想要彻底毁了整个东陵,随后再一举将其吞没。

这么阴险诡辩的招数,若不是他遇到的人是慕笙,恐怕还真不知道结局如何,东陵未来堪忧。

虽然谢珩是全心全意相信慕笙,但是其他人却并不是这样想的,尤其是有些人,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地位最高又同为武神的江老站了出来,朝着谢珩略一拱手,态度恭敬。

“陛下,不是老臣不信娘娘与陛下,只不过,迁坟之事,事关重大,因为娘娘一句话就这般大兴土木打扰令尊,实在是……太过于小题大做了,更何况,若是被有心之人做了文章,陛下先前做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吗?”

有了江老开头,其他人也纷纷出来劝谢珩,“还有这修缮祠堂,也要大量的金银,陛下自立国以来向来节俭,若是在这时出了叉子,一定会被有心之人做文章,到那时,陛下所做的努力,岂不是全部都白费了吗?”

“陛下,三思啊,陛下……”

谢珩有些头疼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好了好了,都别吵了,朕让你们来,是让你们做事的,不是让你们劝解朕的,更何况,那是皇后娘娘的吩咐,朕不能不听。”

“娘娘她……”

谢珩说,“娘娘的话就是圣旨,朕不能不听,更何况,修缮祠堂乃是尽孝道,就算是传出去了,也是会被百姓歌颂的。朕行得正坐得端,不怕被人诟病。”

谢珩淡淡说完之后,才看向面前既然,神情认真,“而且你们都是朕较为信任之人,所以朕才把你们叫来御书房,是想邀你们共同商议此事,给朕算一算,到底要多少银钱,多少人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修缮完毕。”

对方一愣,意识到谢珩已经把这句话给说死了。

也就是说,这件事是必须要去做的,他们没有反对的权利。

众人无奈,也只能应下了。

但好歹都是谢珩的亲卫,各个都是谢珩筛选出来的人才,见劝不动,也开始各自动了起来。

随后就是算账的算账,清点人数的人数,每个人都开始分工明确了起来。

不一会,报价单和人员单就都纷纷呈到了谢珩的面前。

“陛下,已经清点好了,请您过目。”

谢珩拿起来看了几眼,又提笔在上面写了几句,确认无误之后,才满意点头。

“既然已经完成了,那就按照上面的撰写的去做,银钱方面不必担心,国库近日又充盈了一笔资金,绝对够之后的花销。”

谢珩自说自话,提笔就把诏书给拟定好了。

这一系列的动作把其他人看地一愣一愣的,拿着手上的诏书面面相觑。

也不是他们不想再劝,主要还是,实在是没有理由劝。

除却云萝公主失踪之事,谢珩和慕笙当政之事,慕笙也没少给谢珩出点子,有些是很正经,有些却是一些让人不理解的怪奇之事,常常看地人摸不着头脑。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对此提出质疑,因为……真的很管用,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

就说国库那事,刚刚清点出来的金额,让他们都惊呆了。

全部都难以置信这居然是一个繁盛国家的才能拥有的储备金额。

半晌,对方也只能应下对着谢珩略微拱手。

“臣……遵旨……”

谢珩对着众人摆了摆手,“去吧,尽快!”

众人四下散去,只留下谢珩一人在御书房看着眼前的信笺,陷入了沉思。

一直到做完了所有的事情之后,他才想起来谢英好像也给自己写了信。

于是他又吩咐李公公把谢英那只信鸽也拿过来。

一开始见上面是和慕笙的差不多,谁知越读到后面越不对劲,差点让谢珩被手边的茶盏给呛死。

“咳咳咳!!”

“陛下,您怎么了!陛下!来人……”

对方一边给谢珩顺气一边想去外面喊太医,跑到半路的时候,就被对方阻止了,“李公公,不用出去,朕无碍,你先去外面候着吧。”

“陛下真的无碍吗?”

谢珩点头,“无碍,你出去,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李公公也不敢违抗谢珩的命令,一步三回头地转身离去了。

等李公公的身影彻底出去之后,谢珩才气愤地猛地一拍桌子,目光幽暗带着蕴怒。

“展越!你个……”

还有张鹤那小子,怎么回事啊,居然也有擅自行动的时候,还有方迎邈的事,他又该怎么和大嫂提起呢?

一直瞒着的话,好像也不是个事,他日若是被大嫂知道自己瞒着她,恐怕更不好。

就在谢珩纠结之际,身后传来了李公公的禀告声,“陛下……”

谢珩一愣,忍不住说,“何事?不是说让你出去了吗?”

谁知却听见李公公说,“陛下,是大夫人前来求见……”

大嫂?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谢珩刚刚还忧愁该怎么和对方说呢,没想到人就来了。

于是他连忙站了起来,“大夫人来了还通报什么!还不赶紧请进来!”

真是的,跟了他这么久,还这么没眼力见,看来要培养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

谢珩说完之后,对方吓得身躯一颤,立马转身离去了。

不一会,旁边就传来了脚步声,虽然很轻柔,但是很快,就又来了一步,随后就是三个,四个……

也是在这个时候,谢珩才逐渐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

因为来的人不只是大嫂迎兰,是老太君也来了。

谢珩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老太君匆匆穿了一身简略的衣衫,手上的凤头拐杖都没带,就被大媳妇搀扶着走了过去,神情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

也是在这个时候,谢珩才反应过来,对着对方略一拱手。

“母后……还有诸位嫂嫂们……深夜造访,是为何事啊?”

对方说完之后,就收到了几个女人的一记狠瞪。

老太君更是骂了一句,“阿九!你都做了些什么!居然敢迁你父兄的坟!你真是……真是……好大的胆子!”

老太君这一席话都还没说完呢,就已经忍不住捂住自己的心口,差点一口气没背过去。

谢珩吓得连忙想去搀扶,“娘,你别这样,这事不是你想象中那样的,孩儿可以解释……”

“你说!你说!你想怎么解释!你父兄战死沙场,难道死地还不够惨吗?你居然还敢去惊扰他们,你简直大逆不道!”

“娘,这是笙笙和六姐寄给孩儿的信笺,里面的内容让孩儿实属担忧,这才有了这个主意。”

“这算什么主意?”老太君一边落泪一边骂谢珩,“你少拿笙笙出来档剑,也别说这都是笙笙的主意,逆子!”

老太君第一次这般生气,泪流满面,哭地上气不接下气。

本来迎兰她们也是一脸愤慨,现在反倒是要去哄老人家。

“娘,您身体本来就不好,就别动气了,要是伤了身子旧疾复发,笙笙又不在,我等可如何是好。”

“还是先听阿九说说看吧,说不定真的没我们想的那么糟呢?”

对方你一句我一句把老太君哄好了,她才怒目看向谢珩,“阿九,你说,你为什么要迁你父亲的坟!”

谢珩连忙跪在老太君的身边,将刚刚自己想好的说辞向对方和盘托出,“娘,笙笙的事情是其一,孩儿其实也早就有将父兄的坟灵改地方好好祭拜。”

“这是何意?”

“因为……因为那块地,因为先前是匆匆寻好的风水宝地,家中又遭遇突变,所以只能暂且委屈父兄,匆匆寻好一块地匆匆敛葬,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孩儿是一国之君,自然要以孝道治理天下,所以孩儿想直接在宫内修缮祠堂,让父皇亲自供奉,嫂嫂们,也好将兄长的骨灰领取回去,每日摆在家中日夜供奉,孩儿想,嫂嫂们应该也是很愿意的,至于宫中的祠堂,一是方便您朝拜礼佛,二则是可以日夜为父皇诵经……”

谢珩一席话说完,刚刚还一屋子情绪激动的女人顿时就安静下来了。

先是长久的沉默,回过神来之后,她们就突然落下了眼中的泪。

“夫君……夫君……”

“能领夫君回自己家中日夜供奉?这是真的吗?”

“娘,媳妇愿意的,媳妇愿意日夜守候在夫君左右……”

一屋子人都泪目了,只剩下谢珩面前的老太君,“娘,您觉得呢?”

老太君愣在原地,半晌,她才再度落下了眼中的泪,“阿九,你有这份孝心,娘很感动,可是你不该这个时候动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