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公社饲料厂招聘
要知道在这个物资匮乏、工作机会稀缺的年代,一份稳定的工作宛如穿透阴霾的曙光,为人们带来无限希望。
当公社饲料厂准备招工的消息如春风般吹遍周边村落,整个地区瞬间被点燃了热情。
消息最先在周家庄、上水村、双田村等附近村落传开。
不过每个村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周家庄的村民,对于这个招聘机会根本就没有打算去,毕竟上次老支书还特意召开全村大会,就是想着会有多少人报名。
谁知道周家庄没有一个人报名,不然怎么会有十个饲料厂的工作名额给到上水村。
双田村的村民们得知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对他们而言,在农村每日靠挣工分维持生计,辛苦劳作却生活拮据。
饲料厂的招工,无疑是改变命运的黄金机遇。
田间劳作的年轻小伙们,一边挥舞锄头,一边与同伴热烈讨论,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听说饲料厂的活不累,还能按月领工资,比咱在这土里刨食强太多了!”
年轻后生张大力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眉飞色舞地对身旁的赵强说道。
赵强听后,眼中也满是憧憬,点头应和:“是啊,要是能进去,家里日子肯定能好起来,咱爹娘也能松口气。”
操持家务的妇女们也停下手中活计,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满心期待自家男人能进入饲料厂工作,让日子过得宽裕些。
门头村的钱婶拉着孙嫂的手,小声念叨:“他婶儿,你家那口子身强力壮的,肯定能被选上。到时候进了厂,可别忘了拉扯拉扯咱村其他人。”
孙嫂笑着摆摆手:“钱婶,你可别抬举我家那口子了,这机会大家都眼巴巴地瞅着呢,还不知道咋回事儿。不过真要有那一天,肯定不能忘了大伙。”
不过上水村的村民,就分化成两极,没有抽到名额的人,就十分高兴,没有想到还有一次机会,就算是这次也没有报上,也没有亏。
顶多就是浪费一些时间而已,但是抽到名额的人,就不是这样想,早知道有免费的,他们才不会费这么大劲来抽,而且抽中还要给五百块钱才行。
王村长看见这种情况后,也是明白村民们的心思。
“要是你们觉得亏的话,可以将名额转让给同村的人,不过不能收费。”
要是自己不这样说,估计这十个名额,肯定会同村的人卖出去,而且还不一定会卖给同村的人。
抽到名额的人,听到村长的话后,便开始有一些小心思,没有想到刚开始就结束了。
这时候王建国走到李国华的旁边:“国华,你的名额还要吗?”
李国华对于自己还是挺自信,感觉去应聘的话,一点难度都没有:“建国叔,你想要吗?”
王建国对于自己的运气,并不自信,还是这种百分百进去的会稳当一点。
李国华也不想出这五百块钱,便直接开口:“建国叔,既然你想要,那就送给你吧!”
说完,就准备离开。
不过这时候被王建国拉住:“国华,能去找村长做公证吗?”
李国华有点不悦:“建国叔,我们都这么熟,你觉得我会反悔吗?”
他感觉到自己的人格被侮辱了。
王建国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是不这样做的话,就没有办法安心。
“国华,我知道你不会反悔,你就当是建国叔小气,就去一下。”
“公证完,我请你吃饭!”
李国华也没有办法,毕竟王建国都这样说,只能去找到王村长。
王村长听到他们两个的来意后:“国华,你想清楚,公证过后,就不能反悔!”
李国华还是满不在意:“村长,我知道,快一点,我等着去建国叔家里吃饭!”
王村长见状,也不再继续劝解,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内容,然后让李国华和王建国两人签上名字,并且打上手指印。
很快,约定的招聘时间来临。
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饲料厂门口便已人头攒动。
王国伟和林国怀作为此次招聘会的负责人,早早抵达现场。
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既为大家的热情感到欣慰,又深知肩头责任重大。
招聘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前来应聘的人们把饲料厂大门堵得严严实实。
许多人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步行数里赶来,生怕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人群中,有人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有人鞋子上还沾着泥土,那是匆忙赶路留下的印记。
大家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渴望。
起初,人们还算有序地排队。
但随着时间推移,队伍越来越长,人群开始躁动不安。一些不安分的人,看着长长的队伍,动起了插队的念头,想早点轮到自己。
一个身着黑色粗布短衫的年轻人,眼神狡黠。
趁周围人不注意,他猫着腰,左顾右盼,像个小偷般从队伍末尾悄悄往前挪动。
每挤过一个人,他便暗自得意,觉得离工作又近了一步。然而,他的小动作没能逃过公社工作人员的眼睛。
一位身材魁梧、面色严肃的工作人员早已留意到他的行为,大步走过去,大声呵斥:“你!干什么呢?插队是吧?赶紧给我回到队伍末尾去!”
年轻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一哆嗦,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眼神慌乱。
他还想狡辩,可看到工作人员严厉的目光,只好低下头,灰溜溜地回到队伍末尾。
这个年轻人刚归位,又有几个心急的人蠢蠢欲动。
他们小声嘀咕:“这么多人,排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咱们也插队吧。”
说着,几人相互使眼色,装作若无其事地往队伍前面挤。
一时间,队伍出现小小骚动,后面的人纷纷抱怨。
门头村的李大叔扯着嗓子喊道:“别插队啊,大家都在排队呢!都像你们这样,这队伍还不乱套了!”
旁边的王大爷也附和道:“就是,要公平竞争!谁不是大老远赶来的,都不容易。”
王国伟和林国怀看到这一幕,赶忙过来维持秩序。
王国伟大声喊道:“大家安静一下!都遵守秩序,插队是不允许的!谁要是再插队,就直接取消应聘资格!”
林国怀也在一旁耐心劝说:“大家都别着急,只要符合条件,都有机会的。插队不仅不公平,还会影响招聘进度。”
在他们的劝说与警告下,那些试图插队的人无奈放弃,乖乖回到队伍中。
此时的招聘现场,不仅有附近村落的村民,还有不少从四九城赶来的年轻人。
他们大多在城里打零工,生活并不安稳。
听闻公社饲料厂招工,觉得这或许是改变现状的好机会,便纷纷赶来。
这些年轻人穿着相对朴素,但眼神中透着城里人的精明与干练。
他们在人群中打听招聘要求和流程,与周围村民交流想法。
人群中,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叫李华。
他来自四九城的普通家庭,一直在城里做零散活儿,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得知饲料厂招工后,他觉得这是难得的机遇。
他一边看着热闹的招聘现场,一边和旁边的村民交谈:“大哥,你说这饲料厂的工作难不难应聘啊?”
村民憨厚地笑了笑,说道:“俺也不知道,不过听说只要能吃苦,肯干活,应该就有机会。”
李华点点头,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
随着时间流逝,太阳越来越高,天气渐渐炎热起来。
人们在烈日下排队,汗水湿透衣衫,却无人离开。
工作人员们也紧张忙碌着,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解答人们关于招聘的各种问题。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毫无预兆地砸了下来。
人群顿时乱作一团,大家纷纷寻找遮蔽之处。
有人匆忙撑开早已准备好的破旧雨伞,有人则躲到饲料厂门口的屋檐下。
现场秩序再次受到冲击,工作人员们大声呼喊着,试图稳定局面:“大家别慌,有序地往旁边的仓库躲一躲!”
王国伟大声指挥着。然而,雨声太大,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之中。
林国怀见状,立刻跑向附近的广播站,通过广播安抚大家:“各位乡亲们,不要惊慌,大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慢慢向仓库移动,注意安全!”
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人群逐渐朝着仓库有序转移。
可就在这时,一个小孩子和家人走散了,站在雨中大哭起来。
一位热心的大妈连忙跑过去,将孩子抱在怀里,一边安慰着,一边四处寻找孩子的家人。
好不容易等大家都在仓库里安顿下来,雨势却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而招聘办公室里,因为突然的降雨,屋顶开始漏水,几处文件资料被打湿。王国伟和林国怀赶紧找来盆子接水,同时小心地将重要资料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这可真是出师不利啊。”林国怀皱着眉头说道。
王国伟无奈地叹了口气:“没办法,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招聘工作不能停。”
雨下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停歇。
当大家重新回到招聘现场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招聘用的油印机突然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印制应聘表格。
负责设备维护的工作人员赶紧上前检查,捣鼓了半天,急得满头大汗。
“这可怎么办,没有表格,后面的应聘者没法填写信息啊。”一位工作人员焦急地说道。
王国伟思考片刻,果断说道:“先手写表格,让大家先把基本信息填好,后面再想办法把信息录入。”
于是,工作人员们迅速找来纸笔,开始手写表格。
就在大家忙碌的时候,队伍中又传来一阵争吵声。
原来是两个应聘者因为争抢一个靠前的位置发生了冲突,差点动起手来。工作人员赶紧上前拉开两人,严肃地批评了他们。
经过一系列的波折,招聘工作终于继续进行下去。
王国伟和林国怀坐在招聘办公室里,神情专注地审阅每一位应聘者的资料。
第一位应聘者走进办公室,是个年轻小伙,他紧张得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额头布满汗珠。
王国伟见状,温和地微笑着说:“别紧张,小伙子,先简单介绍下自己吧。”
小伙深吸一口气,结结巴巴地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声音微微颤抖。
林国怀一边倾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小伙更详细地阐述。
接下来的应聘者们,有的因为紧张,回答问题时吞吞吐吐,有的则自信满满,条理清晰地介绍自己的优势。
有一位应聘者因为不识字,填写应聘表格时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所措。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刻走过去,耐心地帮助他填写表格。
应聘者感激不已,连连道谢。
在审核资料的过程中,王国伟和林国怀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情况。
有一位应聘者的资料看起来有些模糊,工作经历的描述也不太清晰。
王国伟皱起眉头,再次询问应聘者相关细节,经过一番仔细核实,才确定其资料的真实性。
还有一位应聘者,在回答关于能否适应高强度工作的问题时,表现出犹豫的态度。
林国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进一步询问他的想法,应聘者坦言自己身体不太好,担心无法胜任。
王国伟和林国怀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遗憾地告知对方可能不太符合岗位要求。
随着时间推移,面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国伟和林国怀虽然忙碌了一天,疲惫不堪,但看到这么多人对工作充满热情,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到了下午,大部分应聘者都已完成面试,只剩下少数几个人还在排队等待。
终于,最后一位应聘者走出办公室,此次招聘工作落下帷幕。
王国伟和林国怀看着堆积如山的应聘资料,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深知,这些资料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与梦想。
接下来,他们将认真筛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为公社饲料厂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