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艰巨的任务

第504章 艰巨的任务

周益民在办公室里,摸了一会鱼,很快下班的铃声响起。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下班后,周益民回到了自己所住的四合院。

忙碌了一天,他只简单吃了点东西,便早早地躺到了床上。

想着明天还要去弄猪的事儿,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还没亮,周益民就从睡梦中醒来。

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而后紧闭双眼,在脑海中唤出了那个神奇的商店。

他在商店里仔细搜寻,终于找到了一头膘肥体壮的大肥猪,耗费了一点钱后,成功将其购买下来。

周益民来到院子里,他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那头猪稳稳地绑在了摩托车后座上。

一切准备妥当,他跨上摩托车,发动引擎,朝着钢铁厂驶去。

一路上,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

路上的行人还不多,偶尔有几个早起劳作的工人,远远地就瞧见了周益民摩托车后座上的庞然大物。

待走近看清是一头肥猪时,都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喜与羡慕。其中一个年轻工人指着周益民,兴奋地对同伴说道:“快看呐,那不是周股长嘛!他这是给厂里弄肉来了!”

另一个工人也激动地回应:“好家伙,这下可有肉吃了,可算能解解馋了!”

一时间,周围的工人们都围拢过来,对着周益民和他车上的猪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周益民一路骑着摩托车,很快就来到了钢铁厂的厂门口。

郑处长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他不停地张望着,眼神中满是焦急。

当看到周益民的身影出现时,他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周益民停下摩托车,郑处长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仔细地查看起摩托车上的猪肉,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哎呀,真是头大肥猪啊,这下可太好了!工人们肯定得乐坏了!”

他抬起头,满脸笑容地对周益民说道:“益民啊,你可真是帮了大忙了!太感谢你了!”

周益民笑着摆了摆手,说道:“郑处长,您客气了,这都是为了人民!”

他也是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

郑处长也连忙回应:“没错,都是为了人民!”

连忙叫来几个工人帮忙,在几个工人的帮忙下,周益民将猪肉顺利地从摩托车上卸了下来,并运到了厂里的仓库进行入库。

忙完这一切,周益民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惬意地坐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想着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偷会儿懒了。

他哼着小曲,开始在办公桌上摆弄起一些小物件,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闲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

正当周益民沉浸在这片刻的轻松之中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人推开了。

周益民抬头一看,只见胡厂长满脸严肃地走了进来。周益民心中“咯噔”一下,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暗自思忖:难道厂里又出什么问题了,需要我帮忙解决?

还没等周益民开口询问,胡厂长就快步走到他的办公桌前,一脸凝重地说道:“益民啊,这次可遇到大难题了。上级刚刚交代下来一个紧急任务,要求我们钢铁厂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一批特殊规格的钢材。”

周益民听了,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疑惑地问道:“厂长,这种生产任务,不是应该交给厂里的技术骨干去负责吗?跟我说好像不太合适吧。”

胡厂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益民啊,你有所不知。前几次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都是在你的帮助下才顺利完成的。

现在可好,厂里的人都对你形成依赖了,一有难题,第一时间就想到你。

上级那边也知道你的本事,这次特意点名,说让你牵头负责这个任务。大家都相信,只要有你在,不管多困难的任务,咱们厂都能按时完成。”

周益民听了胡厂长的话,心中暗自叫苦。

他知道,自己这是被架到火上烤了。

但看着胡厂长那满是期待的眼神,他又实在狠不下心拒绝。

犹豫了片刻后,周益民咬了咬牙,说道:“厂长,既然大家都这么信任我,那我就试试吧。不过这特殊规格的钢材,我也得先了解清楚具体要求,才能想办法。”

“还有就是,毕竟我不是专业的,不一定能成功。”

胡厂长一听周益民答应了,顿时喜出望外,他紧紧握住周益民的手,激动地说道:“益民啊,太感谢你了!我就知道你不会推脱的。

这任务的具体要求,我已经让人整理好了,马上就给你送过来。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厂里一定全力配合你!”

而且他也相信,只要有周益民帮忙,这件事情肯定能成功、

说完,胡厂长便匆匆离开了办公室,去安排相关事宜了。

周益民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性,特殊规格的钢材生产,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得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更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但周益民也没有退缩的余地,既然已经答应了下来,就只能全力以赴。

没过多久,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抱着一迭资料走进了周益民的办公室。

他将资料放在周益民的办公桌上,恭敬地说道:“周股长,这是这次特殊钢材生产任务的详细要求,还有厂里现有的设备参数等相关资料。您看看,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

周益民点了点头,说道:“好的,辛苦你了。你先去忙吧,有需要我再找你。”

技术员离开后,周益民打开那迭资料,开始仔细研读起来。

这一看,他才发现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这种特殊钢材的生产工艺,在这个年代几乎是闻所未闻,对钢材的纯度、强度等各方面要求都极高。

而且,厂里现有的设备与生产这种钢材所需的设备相差甚远,要进行改造,难度极大。

周益民眉头紧锁,一边看着资料,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各种解决方案。

他想起了自己在现代所学的一些冶金知识,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经过一番思考,他觉得可以尝试从优化生产流程入手,采用一种新的冶炼工艺。

虽然这种工艺在这个年代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不过,要实施这种工艺,还需要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同时对工人进行相关的培训。

周益民深知,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他决定召集厂里的技术骨干和相关负责人,开一个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应对方案。

他只能是寻找胡厂长的帮忙才行,很快胡厂长得知这件事情后,连忙将厂里的技术科人员,都召集过来开会。

不一会儿,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

大家都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一个个表情严肃,等待着周益民发言。

周益民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次上级交给我们厂的任务。说实话,难度非常大,但我们不能退缩。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一起商量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接着,周益民详细地介绍了这种特殊钢材的生产要求,以及他初步想到的一些思路。

他刚说完,会议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技术人员认为周益民提出的新冶炼工艺太过冒险,担心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问题,有的则觉得设备改造的工程量太大,时间紧迫,恐怕难以完成。

面对大家的质疑和担忧,周益民耐心地解释道:“我知道大家的顾虑,这种新的冶炼工艺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畏缩不前。

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我们不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至于设备改造,虽然工程量大,但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按时完成。”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逐渐被周益民的信心和决心所打动。

最终,会议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按照周益民提出的方案进行尝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益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厂里,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备改造方案,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反复推敲。

同时,他还组织工人进行培训,向他们详细讲解新的冶炼工艺和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

在设备改造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周益民在接到上级要求钢铁厂生产特殊规格钢材的紧急任务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备工作中。

按照他提出的新冶炼工艺方案,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势在必行,而这其中,有几个关键零件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些零件的设计规格极为特殊,市面上根本找不到现成的产品可供采购。

周益民陷入了沉思,在那个物资匮乏、工业水平有限的 1961年,要获取这些关键零件谈何容易。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厂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

这些老师傅们在钢铁厂工作了大半辈子,手艺精湛,对各种机械设备了如指掌,或许他们能在这棘手的问题上帮上大忙。

周益民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工厂的老师傅们常聚集的休息区,那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

几位老师傅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最近工厂里的一些小故障维修问题。

周益民走上前去,恭敬地向他们打了招呼,然后一脸诚恳地说道:“老师傅们,这次厂里接了个大任务,要生产特殊钢材,设备改造急需几种特殊零件。

我找遍了市场,都没找到能符合要求的,所以想请老师傅们帮个忙,看看能不能自己加工出来。”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精心绘制的零件图纸,递给了面前的孔工。

孔工接过图纸,戴上老镜,仔细地端详起来。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旁边的周工和王工也凑了过来,三人一同研究着图纸。

许久,孔工抬起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周股长啊,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忙,你看看这图纸,这些零件对精度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就拿这个零件来说,”

他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结构,“这几个孔的直径公差要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我们厂里现有的设备和工艺,要达到这种精度,难度极大,就算是我们几个老家伙,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加工出来,只能说试着做做看。”

周益民听了,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但依然坚定地说道:“孔工,我知道这很难,但咱们厂这次任务艰巨,要是完不成,对大家都不好。我相信工们的手艺,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想出办法的。”

看着周益民那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神,老师傅们心中一热,纷纷点头表示愿意一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傅们一头扎进了零件加工的工作中。

他们首先对厂里现有的加工设备进行了仔细检查和调试,尽可能地提高设备的精度。

孔工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对车床的刀具进行了精心打磨和调整,力求在切削过程中能达到更高的精度。

李工则专注于研究如何优化加工工艺,他反复试验不同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试图找到最适合加工这些高精度零件的参数组合。

在加工第一个关键零件时,老师傅们遇到了重重困难。

由于零件的形状复杂,在车削过程中,刀具很容易出现磨损和振动,导致加工出来的尺寸偏差较大。

一连几次,加工出来的零件都不符合要求,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但老师傅们并没有气馁,他们聚在一起,重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王工提出,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增加一些辅助支撑,减少零件的振动。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动手进行改进。

经过一番尝试,再次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没有达到周益民提出的要求。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毕竟留给钢铁厂的时间已经不多。

要是继续在这一步上,耽误时间的话,留给后面步骤时间就会不够。

周益民每天都会来到加工车间,关注着零件的加工进度。

他看到老师傅们疲惫但依然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鼓励大家道:“老师傅们,咱们已经很接近成功了,再坚持一下。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行!”

老师傅们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精神。

他们再次对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对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进行了严格把控。

在又一次紧张的加工过程中,车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车床的轰鸣声。

老师傅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加工的零件,额头上满是汗珠。

终于,当零件加工完成,经过精密测量后,发现各项尺寸精度都达到了要求。

“成功了!”

车间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周益民激动地跑过去,紧紧握住老师傅们的手,眼中闪烁着泪:“老师傅们,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这次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

老师傅们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孔工说道:“小周啊,这也多亏了你一直给我们鼓劲,大家一起努力才成的。”

有了第一个零件加工成功的经验,后续几个零件的加工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在老工们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