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白面馒头
第495章 白面馒头
周益民也不墨迹,直接转身回家来,不一会就提着一袋粮食出来。
“这里就是定金,三十斤粗粮。”
李师傅听见后,有点迫不及待,上前查看,看过没有问题。
他这个举动也是无奈之举,家里的粮食已经吃得差不多,就算是去黑市购买,但是很多时候,粮食一出现,就会被人疯抢。
导致粮食的价格,已经是水涨船高,还是,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家来还有很多人的,等着开饭,所以才会想出这个办法。
曹师傅看见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便提出离开。
“益民,我就先去忙。”
修路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要是因为自己不在,导致,发生了什么偏差的话,那就对不起周家庄,邀请自己过来监工。
周益民说道:“好的,村里的路就拜托曹师傅了。”
曹师傅回答:“分内事而已。”
说完就,径直离开。
李师傅这时候也说道:“东家,我的工具没有带过来,我想明天带着工具过来,再开工可以吗?”
连定金都收下,工作上面的安排,肯定是要跟周益民商量的。
周益民并没有意见:“没问题,不过我想知道,你打造这些家私的话,到底要多长时间?”
李师傅思考了一下:“大概半个月左右!”
如果换做是其它木材的话,速度上面肯定会有所不如。
没有那么珍贵的木材,不小心弄坏,顶多就是赔一点,但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木材,他上哪里去找来赔。
所以速度上面,肯定是不能急的,毕竟慢工出细活。
周益民觉得这个时间,并不算太久,所以就没有让李师傅缩短时间:“好,那就按照师傅你说的来。”
李师傅带着三十斤粗粮往四九城赶回去。
有了这三十斤粗粮,起码能撑一段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李师傅就带着工具,前往周家庄,来到周家庄后,便一头扎进了打造阴沉木家私的工作中。
老爷子看见后:“同志,过来吃早餐先?”
李师傅本来是想拒绝,无意间看见周益民家里的伙食,本来脱嘴而出的话,现在怎么都说不出口。
只能是厚着脸应下来:“那就打扰了。”
走进去后,看见饭桌上的白面馒头,不禁是咽了咽口水。
努力控制住自己,不然现在已经冲上饭桌上,吃着白面馒头。
周益民奶奶也端来白粥和咸菜。
李师傅这时候开口:“老东家,怎么不见东家?”
老爷子开口:“益民的话,现在还没有起床,不用等他。”
李师傅点了点头,并没有多问,毕竟两人也不熟悉,所以没有必要去问得那么清楚。
有点迫不及待的意思,立马就拿了一个白面馒头,开始大快朵颐起来。不一会,一个拳头大小的馒头,就被李师傅吃完。
还有点意犹未尽,看着白面馒头,看见馒头的数量,估计是每人一个,也就不好意思继续拿。
老爷子这时候开口:“益民,估计不会起床这么快,同志你就多吃一个。”
“我们有一个就够。”
李师傅思索一下,还是答应下来。
毕竟不会跟自己肚子过意不去。
李师傅吃饱喝足后,心满意足,走出去院子,准备开工。
只见他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装,腰间系着一条牛皮围裙,上面满是工具摩擦留下的痕迹,一看便是多年劳作的见证。
李师傅先是仔细挑选出一块适合打造桌子的阴沉木,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木材,洞悉其内部的纹理走向。
选定木材后,他双手稳稳地将其抬起,放置在专门搭建的工作台上。
李师傅拿起一把锋利的锯子,那锯子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他微微俯身,双脚稳稳地站定,眼神专注地盯着木材的切割线。
随着手臂有力地拉动,锯子发出“嘎吱嘎吱”有节奏的声响,木屑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
每一次拉锯,他都精准地沿着事先标记好的线,分毫不差。
切割过程中,阴沉木的坚硬让锯子承受着巨大的阻力,但李师傅凭借着多年积累的臂力和经验,轻松应对。
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顺着脸颊滑下,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全神贯注地完成手中的工作。
切割完成后,进入打磨环节。李师傅拿起砂纸,从粗砂纸开始,一下一下地用力摩擦着木材表面。
他的动作沉稳而有规律,每一下都带着恰到好处的力度。
随着砂纸的打磨,阴沉木原本粗糙的表面渐渐变得光滑,那独特的纹理也愈发清晰地显现出来。
打磨过程中,李师傅不时停下手中的动作,用手轻轻抚摸木材表面,感受其平整度,凭借着多年练就的手感,判断是否还有需要进一步打磨的地方。
接下来是雕刻环节,这也是最考验技艺的部分。
李师傅精心挑选了一把雕刻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他小心翼翼地在木材上勾勒出设计好的祥龙图案轮廓,随后开始细致地雕刻。他的眼神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的木材和雕刻刀。
雕刻刀在他手中灵活地舞动,时而轻轻切入,时而巧妙地挑出木屑,每一刀都饱含着他对工艺的执着和热爱。
雕刻龙头时,他更是全神贯注,细致地刻画着龙的眼睛、龙须和鳞片,力求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
在雕刻过程中,阴沉木的质地坚硬给雕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雕刻刀偶尔会出现卡顿,但李师傅总能巧妙地调整力度和角度,化解难题。
打造椅子时,李师傅对椅背的弧度设计尤为用心。他先用尺子仔细测量,反复调整,确保椅背的弧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能给人带来舒适的倚靠体验。
在雕刻椅背上的花鸟图案时,他将花鸟的形态刻画得灵动自然,花朵的娇艳、鸟儿的活泼跃然“木”上。
这时候周益民起床,走了出来,正好看见李师傅在忙。
便打了一声招呼:“师傅,这么早就过来开工?”
李师傅抬头看见是周益民,立马就回应:“东家,早上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