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庆功宴

空气炸锅样机成功出炉,整个科研室沉浸在一片欢乐与激动的氛围之中。

胡厂长看着眼前欢呼雀跃的众人,脸上也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一高兴,大手一挥,高声说道:“等一下,大家去饭堂集合,我给你们庆功!”

科研室的成员们一听,瞬间兴奋起来。

他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期待。

“哇,说是庆功,那饭菜肯定差不了。”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小声说道。

在场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他们在上学时靠着补助,虽说能填饱肚子,但要想吃得丰盛些,就得额外掏钱和票据。

此刻,大家的脑海中纷纷开始想象等下会有什么美味佳肴。

有人幻想着肥美的红烧肉,有人惦记着鲜嫩的清蒸鱼,还有人盼望着香气四溢的排骨。

就在众人沉浸在对美食的遐想中时,胡厂长和上级领导两人已经悄悄离开。

他们并肩朝着胡厂长的办公室走去。一路上,上级领导脸上带着满意的神情,对这次空气炸锅项目的成果十分认可。

来到胡厂长的办公室,上级领导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后,开口说道:“小胡,你们这段时间多做一些样品出来,到时候送到商务部那里去。”

胡厂长连忙起身,站得笔直,认真地回答:“领导,您放心,我一定会落实好这件事情。”

上级领导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小胡,这空气炸锅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如今国外的生活节奏愈发加快,这种便捷的烹饪器具势必会受到欢迎。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下的成果,后续的研发和改进工作至关重要。”

胡厂长连忙拿起笔和本子,认真记录领导的每一句话。

“在送样品去商务部之前,你们科研室要对产品进行多轮严格测试。

不仅要确保产品的性能稳定,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比如,电压标准在各个国家有所差异,我们的产品要能适应多种电压环境。

还有产品的外观设计,也要符合国外消费者的审美偏好。这些细节,关乎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否站稳脚跟。”上级领导继续强调。

胡厂长一边记录一边回应:“领导,您说得太对了。我们一定加强测试环节,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周全。科研室的成员们都很有干劲,我相信大家能把产品打磨得更加完美。”

上级领导又提醒道:“另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块,千万不能忽视。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一定要做好专利申请工作,确保我们的创新成果不被他人窃取。这不仅是对科研室努力的尊重,也是对企业利益的保障。”

这个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之前就试过不少这种事情,没有专利的保证,外国的商人,只要买一个回去,稍微研究一下,就知道结构。

生产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外国的工业水平,要比国内,高出不少。

胡厂长坚定地说:“领导,您放心。我马上安排专人跟进专利申请事宜,绝不让我们的心血白费。”

领导接着叮嘱:“还有成本控制问题。虽说产品有潜力,但如果成本过高,在市场上就缺乏竞争力。你们要想办法优化生产流程,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原材料供应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胡厂长思索片刻后回答:“领导,我们已经在这方面有了初步规划。我们打算和一些国内的原材料生产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批量采购来降低成本。”

上级领导满意地笑了笑:“很好,小胡。你考虑得很周全。我相信,只要你们用心去做,这个空气炸锅项目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功。

对了,科研室的人才培养也不能松懈。要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国家的未来储备力量。”

胡厂长连忙说道:“领导,您提醒得太及时了。我们已经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会让经验丰富的老科研人员与年轻成员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指导。”

上级领导站起身,拍了拍胡厂长的肩膀:“小胡,钢铁厂的未来就靠你们了。这次空气炸锅项目是个好的开端,希望你们能乘胜追击,创造更多的佳绩。”

胡厂长激动地握住领导的手:“领导,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全力以赴为钢铁厂的发展拼搏。”

上级领导又勉励了胡厂长几句,便起身准备离开。

他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能抽出时间来到钢铁厂已经实属不易。

胡厂长赶忙将上级领导送出厂门口,看着领导的车远去后,才转身匆匆来到饭堂。

他找到饭堂主任,神色认真地交代:“主任,等会儿来吃饭的人不少,饭菜一定要多做一点,不然不够吃,场面可就尴尬了。”

饭堂主任拍着胸口保证:“胡厂长,您就放一百个心,保证安排得妥妥当当!”

胡厂长对食堂主任的办事能力一直很放心,听他这么说,便没有再多过问,转身回到了办公室。

饭堂主任马不停蹄地来到后厨,此时后厨里热气腾腾,几位厨师正忙碌地准备着日常饭菜。

主任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先停一下,听我说。今天有特殊任务,科研室研发出了新成果,胡厂长要给他们庆功,等会儿来吃饭的人多,大家都加把劲。”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他们还是十分羡慕,能被胡厂长邀请过来庆功,肯定是做出什么了不得的贡献。

主任走到一位身形微胖、系着干净围裙的师傅面前,笑着说:“等一下,就麻烦黄师傅你了。”

这位黄师傅在厂里的饭堂可是出了名的厨艺精湛,厂里的小灶饭菜大多出自他的手。

每次小灶结束后,他还能打包一些剩饭剩菜,有时候里面还有肉,这让其他师傅十分眼红,可无奈厨艺比不上,也只能羡慕。

黄师傅点了点头,沉稳地说:“主任,您就放心!”

他心里清楚,这既是一份信任,也是一次展示自己厨艺的好机会。

他转身开始挑选帮手,目光扫过后厨的每一个人。

被他选中的人面露欣喜,没被挑中的则无奈地叹了叹气。大家都知道,黄师傅不是吃独食的人,每次剩下的饭菜,他都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虽说不一定有肉,可就算是青菜,经他的手炒出来,也满是油水,味道更是没得说。

黄师傅和挑选的帮手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打开仓库,挑选出最新鲜的食材。

黄师傅拿起一块五花肉,仔细端详,肉质紧实,色泽红润,他满意地点点头,将其放在一旁备用。

接着,又挑选了新鲜的排骨、活蹦乱跳的鱼,还有各类翠绿的蔬菜。

黄师傅先处理五花肉,他将肉放在案板上,拿起锋利的菜刀,“咔咔咔”几下,便将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

随后,把切好的肉块放入锅中焯水,随着水温升高,水面渐渐泛起一层浮沫,黄师傅熟练地用勺子撇去浮沫,捞出肉块沥干水分。

他重新起锅,倒入少许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再将沥干的五花肉块倒入锅中,不断翻炒。随着“滋滋”的声响,五花肉逐渐变得金黄,油脂慢慢渗出。

黄师傅加入适量的酱油、冰糖、八角、桂皮等调料,继续翻炒,让每一块肉都均匀上色。

接着,他倒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一时间,厨房里弥漫着红烧肉浓郁的香味。

处理排骨时,黄师傅将排骨洗净剁成小段,同样放入锅中焯水去腥。

捞出后,在热油中放入姜片、葱段煸炒出香味,再加入排骨翻炒至表面微黄。

接着,他加入土豆块一起翻炒,随后倒入适量的生抽、老抽、料酒,以及少许白糖提鲜。

加水没过食材后,盖上锅盖,转小火慢炖。不一会儿,排骨炖土豆的香气也飘散开来,引得周围的人直咽口水。

那边,蒸鱼的帮手也在黄师傅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将新鲜的鱼处理干净后,在鱼身上划几刀,方便入味。在鱼肚和鱼身上抹上一层盐和料酒,腌制片刻。

接着,在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将鱼放入蒸锅,盖上锅盖,大火蒸了约十分钟。蒸鱼的时间一到,帮手迅速打开锅盖,取出蒸好的鱼,倒掉盘中多余的汁水。

在鱼身上铺上葱丝,淋上滚烫的热油,“刺啦”一声,葱丝的香味瞬间被激发出来,随后再淋上蒸鱼豉油,一道鲜嫩可口的清蒸鱼就完成了。

炒青菜的师傅在黄师傅的示意下,将翠绿的青菜洗净切段。

黄师傅亲自站到灶台前,待锅中的油烧热,放入蒜末爆香,随后倒入青菜快速翻炒。

他手法娴熟,青菜在锅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青菜就变得翠绿欲滴。黄师傅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再翻炒几下,便迅速出锅装盘。

这边,胡厂长带领着科研室的众人朝着小饭堂走去。

一路上,大家仍在兴奋地讨论着空气炸锅,对即将到来的庆功宴充满期待。

陈国昌一边走,一边和旁边的人小声嘀咕:“不知道等下能吃到啥好菜,胡厂长出手,肯定不一般。”

很快,众人来到了小饭堂。

小饭堂里已经布置得整整齐齐,桌椅摆放有序。

胡厂长走进来,环顾一周,然后吩咐黄师傅可以上菜。

由于这次吃饭的人数较多,黄师傅特意多做了几个菜。

不一会儿,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便被端上了桌。

科研室的众人看到这么丰富的菜,都被震惊到了。

餐桌上,红烧肉红亮诱人,冒着滋滋的油光,排骨炖土豆香气扑鼻,土豆软糯得几乎入口即化。

清蒸鱼鲜嫩无比,鱼身上淋着的热油让葱丝和蒸鱼豉油的香味充分融合,还有那道青菜,炒得翠绿欲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此外,还有几盘精致的凉菜,摆盘十分讲究。

陈国昌瞪大了眼睛,惊叹道:“胡厂长,没有想到厂里的采购这么厉害,还能采购到这么多肉?”

在场的人纷纷点头,对这满桌的美食感到不可思议。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能有这么多肉食,实在是难得。

胡厂长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那你们应该感谢益民才对。”

在场的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面面相觑。

李崇光忍不住说道:“胡厂长,难道这些肉,都是周股长采购回来?”

在场的人虽然知道周益民在采购科上班,但从未想过他竟有如此大的能耐。

胡厂长笑着解释:“厂里的肉,有不少都是益民采购回来!”

众人听到后,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着周益民的眼神瞬间发生了变化,原本对周益民的那点轻视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钦佩与热情。

他们意识到,周益民不仅在科研上有着独特的思路,在采购方面也有着非凡的能力。

这样的人,以后的成就,肯定是非常高,没有必要,因为一点,所谓的骄傲感,得罪周益民。

大家心里都在盘算着,周益民有这样的关系,说不定以后自己也有需要求到他的时候,得赶紧和他打好关系。

李崇光看着周益民,心里有些为难。

他和周益民的关系并不熟,此刻贸然开口让周益民帮忙,也不知道周益民会不会答应。

不过为了自己的妻子,就算是困难,也要尝试一下。

胡厂长看着众人的表情,笑着说道:“大家,还是先吃饭,不然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拿起碗筷。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对周益民赞不绝口。

有人主动给周益民夹菜,有人询问他采购的经验,场面十分热闹。

周益民也知道,他们的转变,是因为自己采购方面的能力,不过对于自己并没有多少区别。

要是求到自己,要是看的顺眼,要求不过分的话,看在是同事的份上,就帮一下,也不是不行。

如果是陈国昌过来的话,周益民会毫不犹豫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