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求援如雪
在这里,自己只是个工具人,就连自己看中的长子祥熙都没有发言权,比不上那几个贴着她跪坐的中年男女。
孔虹山再次假笑着恭维道:“公主运筹帷幄,虹山自愧不如。”
果然王宝仪的脸上多了抹笑容,看着孔虹山和孔祥熙道:“你们是我的丈夫和孩儿,事成之后自有你们的皇朝富贵。”
孔虹山和孔祥熙恭敬地恭维着,这话他们信,因为王宝仪看中的从来都是她心心念念的蓝蛮国!
对占据中原的大魏只有将其赶出淮北,复辟旧国的打算,至于大魏气数完结后谁主中原?
他们并不在乎。
这就是自己这么多年忍辱负重为她筹谋的原因。
蓝蛮国?
一个小小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小国,女尊男卑的蛮族小国,让她复辟了又能如何?
就那么几个人,给她们广大的地盘她们都管理不过来!
可她们能给他当王侯的机会!
自己这些年可没白白虚度,天下间他孔虹山的亲生儿女,小的十岁,大的四十多岁,更别说孙子孙女了,哪里是这个老女人能比的?
而且,离开了南蛮,大魏还是信奉男主外、女主内,那些看上去是她的心腹之人,可并不都是支持她的。
就在京城胆战心惊地进行着悲壮的皇室葬礼时,南面的战报军情以及各种折子雪片一样飞往京城。
千篇一律,不管怎么开头,街尾都是十万火急的求援!
十月初八,太上皇、太皇太后、太后出殡的日子,南方宿迁、盐城两郡百姓起义。
郡守不镇压,反而跟着手下的几个县令一起带领百姓,联合郡副守备,杀了守备将军,带着百姓,带着军队,一起往州府挺进。
淮安府知府拉响警戒,四处求援,但南方的盐城也发生了民变和兵变,求救无望,只能向西南的淮阳府和阜南府求援。
但不巧的是,同时他们淮安府也收到了淮阳府的求援信件。
好像一下子之间,整个淮北十几个府城瞬间都被自己下辖的郡县围堵了。
京城的葬礼匆匆结束,御书房内站满了面容麻木的官员。
瑞兴帝面色蜡黄,双眼失神地趴在龙案上,小喜子蹲在龙椅旁都扶不正他的身形。
廖华低眉沉思了半响,看着许谦道:“不知西山伯的兵马如今在哪里?还有多少兵马和粮草?”
许谦缓缓道:“两日前的军报,西山伯的五万人马还剩四万二,粮草只够半月之用,两天前在鹤壁,这两日是否转移暂且不知。”
众人看着侧面的舆图,鹤壁离淮安千万里之遥,急行军过去,至少也得八九日,淮安、淮南等府城八成等不到西山伯的救援了。
廖华又问:“镇东军可有军报?”
许谦:“无。镇东军镇守东面海岸,活动范围不准离开驻兵地百里。宿迁和盐城两郡都不是镇东军能干预的地方。
尤其盐城,离东海岸也就二百里,背后之人是看准了这点才敢策反盐城军民,这是对朝廷的挑衅。”
本来应该义愤填膺的,可许谦实在气愤不起来,说的多了只有心酸、懊恼和无能为力的狂怒。
廖华沉默:“为今之计,只要海寇不犯边,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动镇东军镇压叛乱。诸位同僚怎么看?”
杜尚书开口:“镇东军一动,就怕海寇闻风而动。海寇的危害可比南方叛乱严重多了,廖大人三思。”
王一韬也附和:“镇东军镇守沿海线百年,不参与内政和州郡兵事,镇东军擅长的也是海战,陆地作战或许并不擅长。”
陶显京兆府尹拧着眉头道:“南方叛乱挣的是地盘,可若调动了镇东军,一旦海寇反扑大举登陆,那沿海百姓将十不存一,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本官不建议因小失大。”
陶显的话众人都知道,可有些时候,这些事情就只能顾不上了,比如国将不国的时候,比如攘外必先安内的时候……
廖华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一个武将看不得这些欲言又止,直接站到了陶显的面前,粗着嗓子不解地问:
“既然又要镇压南面,又要守住海岸,如何不能放开南面的口子,让海寇对上作乱的百姓军队,让他们厮杀,咱们坐收渔翁之利不行吗?”
陶显怒了,抬头想要指责这个脑神经简单的武将,却不想对上了好几双不解的眸光。
陶显压下了心中的愤怒,一股悲哀悄悄浮上心头。
难不成大魏的气数真的要尽了吗?
作为武将居然不知道守护国门时寸土寸金的道理?
哪怕是一个关隘、一个港口都不能有失啊!
什么叫兵家必争之地?
那就是因为占据了这块地方,就有了能以此为踏板,进攻中原的支点。
而他们,大魏朝堂上着绯的武将,却不懂……
还解释什么?
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从现在教,还来得及拯救大魏万万计的百姓吗?
陶显突然感觉胸口滞闷的难受,一张脸泛上紫色,豆大的汗珠不断溢出,一声痛苦的呻吟打破了僵持的气氛。
王一韬见此大惊失色,大吼一声:“快,宣太医!”
然而,陶显倒下了,没有速效救心丸,好在张院正还坚挺地在太医院院正的位子上待着。
本来束手无策的心痹症无药可医,可他顶不住这么多大臣想要吃了他的眼神,果断地抽出了三寸长的银针。
这还是跟着威远侯府的孙神医学的针灸之术,再不敢耽搁,隔着衣服就扎满了陶显的胸口。
一口气留住了,不知是心脉简单的痉挛了一下,还是针灸之术的神奇,反正得了心痹之症的陶显活过来了,只是日日服药,不得操心劳神,一位辅政大臣就这么卧床了。
又三日,朝廷陆续收到了十一封求援信,本来紧张的局面突然间变得没那么紧张了。
因为阜阳府之危自动解除了!
阜阳府上下官员都一头雾水,但却在第一时间上表朝廷,详细说了阜阳府以及南边诸郡府州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