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曾婶子相邀
这些年,由于乡里渐渐富裕起来,大家便齐心合力重新修建了一栋崭新的屋子,专门供里正以及其他官员在此处理公务、接待访客之用。
此时此刻,顾衍和顾承二人正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间宽敞而又明亮的屋子里。
那些德高望重的族老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你一言我一语,将盛唐里这几年来所取得的种种成就和发展变化,详详细细、明明白白地向叔侄俩做了一番交代。
毕竟,他们心里清楚得很,此次顾衍回乡之后,下一次究竟何时才能再度归来实在难以预料。
因此,他们才会如此急切地想要趁此机会,当场确定好盛唐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过,自始至终,顾承叔侄两人始终面带微笑,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的发言。
正当他们准备开口表达自己的见解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只见那位风风火火的曾婶子突然从门外闯了进来,她一边快步走进屋内,一边大声说道:
“哎呀呀,各位叔伯,咱们乡里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也不必这么着急嘛!
瞧瞧人家继之叔侄两个,这才刚刚到家,连歇脚喘气儿的工夫都没有,就被您们火急火燎地召唤到这儿来了。
总得先让人家好好休息一下吧!”
顾泰等人听完之后,顿时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发烫,那老脸瞬间变得通红起来。
“这……裕之媳妇说得确实有道理,要不然咱们还是明天再商议吧,也好让继之叔侄俩能够好好地歇息一下。”
曾婶子听到族老们这样说,赶忙热情地拉起两人,径直朝着自家走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今天这顿饭啊,你们就在婶子/叔婆这儿吃啦!
继之媳妇和芝姐儿可都在家里等着你们呢!”
曾婶子家最近也顺应了乡里分家的大流,几个儿子趁着这个机会纷纷分了家,各自去外面另外划分了宅基地,盖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屋子。
顾晴宜她爹是老大,乡里的习俗都是老人跟着老大家一起过日子的,曾婶子夫妇自然是跟随着老大一家生活的。
说来也是,自从分了家以后,曾婶子与几个儿媳之间的关系非但没有疏远,反倒是越走越近,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了。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些儿媳们都会争相给曾婶子夫妇送上丰厚的礼物和孝顺钱,而且数量比起以往来还要多得多呢!
不仅如此,曾婶子平日里帮着王氏打理那家绢花行,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笔相当可观的薪水和津贴。
如今手头宽裕了,自然也就用不着再看儿媳妇们的脸色过日子了。
一想到现在这般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曾婶子心里就乐开了花,她常常感慨道:“以前啊,就算是做梦都不敢想象能过上像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哟!”
就这样,顾承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来到了顾泰家吃饭。
顾泰见此情形,赶忙把几个儿子也都叫了回来一同作陪。
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整个屋子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氛围,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甚至比过年的时候还要喜庆几分呢!
用完丰盛的饭菜后,众人纷纷起身,缓缓移步至宽敞明亮的厅堂之中。
此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原来是顾沉听闻顾承等人正在顾泰家中用餐,于是便携着几个儿子一同来到了此处。
不一会儿,几家人便围坐成一圈,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开始悠闲地闲聊起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顾衍展开,因为大家都十分好奇他这几年在外闯荡的经历,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当得知顾衍即将留在京城担任官职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为之振奋。
大家激动不已,纷纷感叹道:“这可真是祖宗保佑啊!”
尤其是五叔公,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此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只见他兴奋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明日我定要亲自前往顾家祠堂,给列祖列宗们上香,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他们!
咱们顾家人有出息啦,居然还出了一个状元郎呢!
这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呐!”
顾衍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但并未多言。
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正默默思考着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关于自己那隐藏已久的身世之谜。
他深知这件事情不能再继续隐瞒下去了,必须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向二叔坦诚相告,以免届时二叔毫无准备,被突如其来的真相搞得手足无措。
毕竟,据他所知,外祖父那边恐怕早已按捺不住,一旦周家的种种恶行被揭露开来,那么自己的真实身份必然也难以再继续保密。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
顾家人又如约而至,再次欢聚一堂。
这一次,众人聚首所商议的主题乃是顾衍的状元宴席。
毫无疑问,如此盛大的喜事自然值得好好庆祝一番。
即便是在江州这片土地之上,距离上次出现状元也已过去了漫长的岁月。
因此,这场宴席不仅是对顾衍个人成就的荣耀表彰,更是整个顾家族人的共同欢庆时刻。
在当今这个时代,竟然出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状元之才!
这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人们自然不会放过如此绝佳的机会,必须要高调地庆祝一番才行。
这样做不仅能够让这位状元感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与支持,同时也有着为广大读书人士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奋发图强的深意。
毕竟,江州既然能够培养出像顾衍这样优秀的状元,那么将来必定还会涌现出更多才华横溢的学子。
且说自从顾衍中举之后,乡里前来学堂求学的孩童数量便开始逐渐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