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不要也罢
北方山门内的气氛,紧张中又透着一丝轻松。一路上遇到的修士,不少都有说有笑。而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山门内却是处处弥漫着阴郁沉重的气息。
如今的北方山门,存留的地域虽然比去年还要小,但战局却打得有来有回,许多处战场上都是在有意地反复拉扯,不断给辽族制造杀伤。战场上辽族的伤亡远远高过太初宫,是以人人都对最终的胜利充满信心。
卫渊来到北方山门后,提前收起了惹眼的喷筒,在低空朝着玄月所居住的偏殿飞去。太初宫北方山门规矩森严,真君自由飞行,法相真人只能在百丈下低空掠飞,道基修士非有紧急军情不能升空。
此时玄月几天前刚从天外大战归来,正在打坐静养。但一听卫渊到来,老道立刻出关。
见过礼后,卫渊便道:“弟子前日在幽寒界攻破了幽巫叔离的国度,并且在那儿立下了祖师留下的界石,此次特意回来请祖师相助。”
玄月精神为之一振,放声大笑:“攻破了一个幽巫国度?好,好,好!这可是壮举,近几百年来都未曾有过!
走,我先带你到各殿转转,跟各位祖师们好好叙叙旧,再混个脸熟,然后顺便借点钱!我要把天青大殿再修高十丈!以后这就是留给你们的……等等,你立的什么界石?”
卫渊便将从巫族手中得到一块祖师界石碎片,为了彻底毁灭幽巫国度,最终立下祖师界石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
玄月的脸色越听越凝重,说道:“你把界石立在了幽巫国度里?!走,随我去见宫主。”
“哪位宫主?”卫渊问道。
“当然是听海仙君。你现在也够资格知道一些宫里的隐秘了,大宫主几百年前就不在宫里了,直到现在都音讯全无。”玄月脚步不停,拉着卫渊就出了偏殿。
玄月携着卫渊,登上一座清幽绝峰,在半山腰就落下,然后拾级而上,一路走到峰顶。
峰顶有一座素净的小院,小院看着普通,其中却隐有四季流动,春日的百花,盛夏的绿荫,秋时的落叶,冬季的残雪……流转之间,时间悄然变换,周而复始,暗含轮回之意。
再往前走,便靠近一方石崖,石崖上生着一株苍翠青松。一石一木都是浑然天成,自有清净妙趣。
石崖边坐着个青衫修士,正在垂钓。
见玄月登峰,听海仙君放下手中钓竿,道:“你怎么有空过来?伤还没好吧?”
“一点小伤不要紧,倒是我徒孙遇上了大事,我不得不来。”
听海仙君招呼两人坐下,自去沏了一壶茶,给每人倒了一杯。卫渊谢过一饮而尽,发觉这杯竟然是凡茶,而且属于市井小民也能喝得起的那种。
听海仙君微笑道:“修行太久,都已经忘了凡人是怎么生活的。最后剩下这几年,我就想着要弥补一下这个遗憾。若是能早一点省悟或许也不会输给许万古。”
卫渊觉得这段话中似乎别有深意,心中一动,细细揣摩。
“你遇到了何事,说来听听。我现在什么神通都用不了,只能听你说了。”
卫渊便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非常详细。
听海仙君仔细听完,默默掐算。
一动用仙力,卫渊忽然觉得似乎在听海仙君身上看到了许多微小的碎片,正不断从身体上飘散出去,但又被缕缕仙气牵引回去。
卫渊一惊,再看时就看不到异样了。看来听海仙君的确伤得极重,已经快要维持不住仙身的完整了。
此时听海仙君完成了推算,道:“你确实是遭遇了算计,不过恶意有限。你身怀诸多仙植,又有祖师的界石真意在身,想要光凭算计坑杀你,代价会极大,大到就是仙人也不会愿意付出。
天渊魔物确实不好应对,但也不是必死之局。既然巫族已经把题目摆到面前了,咱们自然得有所应对。我辈修士诸事首先当不假外求,先以提升自身为应对之策。你且放开防御让我看一看你的法相。”
玄月脸上闪过一丝黯然。
卫渊依言放开心防,心下却知听海仙君确实是油尽灯枯,连看个法相弟子都需要对方先放开心防。若是在他全盛时期,别说法相,就是御景也没有几人能够挡得住听海仙君审视。
大致看了一炷香时分,听海仙君收回目光,沉吟片刻后道:“你现在明明只是万化境,但其实心相世界已成,规模更是不输御景,这在过去几十万年中也不多见。
不过你现在想要晋阶,也会比寻常修士难上百倍千倍。现下你要以心相世界为核心,将它视为一个点,然后围绕着它构建混沌海,虚冥天,即是效法盘古开天辟地的旧事。”
“真的有盘古开天辟地?”机会难得,卫渊抓紧时间提问。
听海仙君微笑道:“各族都有类似传说,我人族自也不例外,这事确实是有的。不过我们和异族不一样之处,在于盘古开辟的天地似乎不在此界。”
连听海仙君都用上了似乎一词,此事自然无从考证。
接下来听海仙君就指点了许多分混沌、辟阴阳的诀窍,以及如何在心相世界中构建阵法,加速汲取天地元气,转化为有灵众生。
这些都是仙境知识,是为最后完善心相世界,与现实融合,并为抬升进入仙天做最后准备。玄月还未到这个境界,自不如听海仙君指点来得明确。
然后听海仙君递给卫渊一张玉纸,他说卫渊记,片刻功夫说了几十本书和三百余篇文章,然后道:“这里面的内容其实多半都和天渊有关,你看到自然会心中有数。这里还有一本我的道法心得,不过只来得及开了个头,你可以参考一下。这道法很适合应对天渊。”
听海仙君又将一本书册放在卫渊面前,封面上写着:五行道兵基本原理及进阶应用。
五行道兵?卫渊忽然想起自己前段时间选择御景级道法时,挑选的就是五行道兵。难道真的只是巧合?
卫渊恭恭敬敬地接过,神识一扫,就发现光前言部分就是密密麻麻的计算天地阴阳五行的方法,基本上没一句能看懂的。
仙人赐法,卫渊自然极为重视,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将这道法给啃下来。
听海仙君道:“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天渊,想必心里是有疑问的。我就和你说说初代人皇的想法,以及为何当时的仙人们会联手下了天地禁制,不许凡人讨论天渊。”
“当时人族弱小,除了初代人皇外,其他几位仙人只是勉强晋升归一,但为了勇猛精进,多少都伤了根基,心相世界中天灾不断,洞天中几乎无法存人,如此仙人,恐怕连你玄月祖师都打不过。
当时巫辽二族邀请人皇共商大事,名义是说要给人族平起平坐的地位,但实际上严格划分了领地范围,大小还不及九国任意一国的一半,也就和汤帝领地差不多大小。
而作为代价,人皇要负责镇压三头天外魔物。如此一来,人皇会被拖死在天渊,人族发展也会被限死。换来的,就是一个平等的名声,呵呵。
人皇当场就掀了桌子。”
后面的事,史书上就有记载,初代人皇集全人族之力,与巫族和辽族血战三十年,打得赤地万里,白骨盈野。三方仙人都不断陨落,天空更是连下了三年的血雨。
此战一直打到巫辽两族再度爆发大战,谁都顾不上人族,才就此罢战。战后人族疆域变成原本的十倍,但人口只剩下最初的一成。
后世史官对初代人皇的功过是非,多有微词。说他暴虐独断者有之,说他不敬天地者有之,说他涂炭生灵者更有之。
这些都是卫渊知道的。
最后听海仙君道:“初代人皇杀出重围,回归人族后,召集了所有仙修,只说了一句话:
如这天地之间,我人族不能堂堂正正兴盛繁衍,那这天地,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