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三人行走着

雷军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我觉得可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队人马按照原有的米岸东电商模式推进,另一队人马探索抖音直播带货。

然后殊途同归,两相结合,说不定能产生化学反应。”

“同意!”“同意!”雷总发话,陈默和刘强东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

会议室内,众人围绕这两条路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种想法层出不穷。

或许是这种火热的氛围激发了陈默的灵感,他忽然敲了敲桌面,打断了大家的讨论。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他。

“我有个想法。”陈默微微一笑,“节目播出后,虽然不知道节目组会剪成什么样,但对方只要脑子没包,肯定会提到退赛这茬。

这期节目收视率绝对会爆,我们可以趁着这股热度,我和雷总、强董总三人开启一场抖音直播,就当是预热。

地点就定在我们彼岸的食堂,正好请两位哥哥尝尝我们彼岸的伙食。

到时候咱们三人边吃边聊,桌上摆一瓶辣椒酱,也不用过多介绍,不是带货,就是一场吃播,顺便回答网友的一些问题.”

刘强东立马反应过来,笑着指了指陈默:“好啊,你小子!我说你怎么非要改计划,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拉我俩给你站台,趁机给彼岸打广告,顺便推广抖音是吧?”

“习惯就好,这家伙向来无利不起早。”雷军早已见怪不怪,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陈默挠了挠头,笑道:“哎呀,说得好像我没用京东的电商似的。

这次直播可以通过抖音做前端,京东负责后端,打通直播带货的场景。

至于军哥这边,可以把小米接入抖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商家,给小米推流,塑造成一个标杆。

我觉得你现在最要紧的不是销路,而是把产量和品控搞好,顺便培养几个出色的销售当主播

我在这里给你打个包票,小米有多少货,我就给你卖多少货,争取明年ipo!”

这番话一出,小米的相关同事立刻眼神火热地望向陈默。

毕竟,小默同学虽然常常“大放厥词”,但事后总能兑现,这是独属于他的传统艺能。

其他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有人提到“饥饿营销”,有人建议结合老干妈辣椒酱的品牌效应,同时有人提出反对;

认为老干妈已经是市场龙头未必能重视,提议可以利用老干爹辣椒酱的市场潜力,扶持市场老二的投入产出比反而更高.

在陈默的启发下,讨论的热情更加高涨,各种创意层出不穷。

最终,经过高效协作,一个小时后,“抖音老干爹系列专场直播带货”终极方案正式出炉。

陈默看着众人,开始为每家每部分配任务,业务、技术、运营、品宣,一一落实。

最后,他拍了拍手,宣布道:“那个,雷总,强东总留一下,其他人散会!”

等其他人离开后,陈默说道:“时间有限,明天咱们把各自公司的事务安排一下。

咱们亲兄弟明算账,那个份额的话,这次辣椒酱的销售分成按照4:3:3,我4,两位哥哥3,ok?”

一个辣椒酱罢了,能有多少钱?两人也没多想,爽快地同意了。

陈默嘴角弯得压不住,继续说道:“为了一锤定音,咱们仨可能得出差一趟,先去实地看看,然后去老干爹公司总部聊聊。”

“时间地点?”刘强东追问。

“后天,sx省,Ak市!”陈默回答得干脆利落。

“ok!”“没问题!”小默哥发话,雷军和刘强东异口同声。

“那就后天,咱哥仨就走着!”

节目录制后的第二天,8月25日。

sx省,Ak市,椒园村。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一串串红椒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一串串无人问津的红色爆竹。

院落里,成堆的辣椒像赤色的山丘般堆积着,饱满鲜亮的果实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却无人问津。

田间。

“嘿,没看出来,小默你细皮嫩肉的样子,干起活来还真像模像样!大强子也不错,以前接触过农活吧?落在后面那个雷老弟,是你们的老板?”

五十多岁的王老汉粗糙的手指捻起一把红润细长的辣椒,放进筐里,抬头看了看旁边已经上手的两人,又瞥了眼落在后方的雷军,笑着问道。

陈默和刘强东憋着笑点头默认。

孤儿院出身的陈默,幼时没少跟着出去务农。

春种秋收,插秧割稻,样样都干过,虽说长大后没再接触,但这玩意就像学自行车一样,一旦学会,稍微适应找到感觉就能立马上手。

刘强东就更不用说了,那家伙穷的,土生土长的村里娃,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常年出海创业,一去就是三五年。

作为家中唯一的小男子汉,他从小就帮外婆挑水、做饭、处理农活。

在年幼的妹妹眼中,哥哥就像个无所不能的哪吒。

咳咳,不开玩笑,

至于后方那个双手直忙活的雷军,算是三人组里面出身最高的,父母都是教师,那真是城里娃。

之前他们坐了2个小时车,从市里来到村里,沿路漫山遍野全种的辣椒,偶尔种一些其他农作物他都不认全,坐个车还差点把雷总给颠吐了.

被上了虚弱buff的雷军此刻显得有些吃力,弯着腰,动作生疏地摘着辣椒,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让他写程序编代码他行,干农活真不擅长。

他抬头看了看前面干得热火朝天的两人,无奈地笑了笑,倒也没有抱怨,继续埋头苦干。

阳光洒在田间,几人的身影在辣椒丛中若隐若现。

“老王大哥,今年你们家这红椒收成如何啊?”看时机差不多了,陈默随口问了一句。

王老汉一听这话,把锄头狠狠砸进板结的土里,叹息道:“咱们种地的就是靠天吃饭。

这两年老天爷赏脸,风调雨顺,可这么好的地,这么好的日头

我就闹不明白了,我们种出来这么好的辣椒,咋就比不过外头那些泡药水的?

往年这时候,早该有商贩开卡车进村了,今年却少得可怜。

前两年还有人来收,可听说今年行情更差了,一斤再压五毛.一年到头忙下来,现在不奢望勉强糊口,能回本就不错了。

下半年俺家小子的大学生活费都不知道从哪出呢,哎.”

说完,他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望着自家承包的这片辣椒园,眼里没有丰收的欣喜,只剩下滞销的焦虑。

刘强东冷不丁问了一嘴:“你家小子考的什么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说起这个,王老汉很是自豪。

“呦,不错啊!你家娃应该放暑假了吧,怎么没见来帮忙呢?”

“跟我弄辣椒有啥出息?他自己去城里打工去了,白天在麦什么劳打工,晚上当家教,孩子他娘去的早,从小就这么懂事,就是苦了这孩子了.”王老汉语气里带着无奈和心疼。

刘强东没再问,只是若有所思。

陈默继续打听:“市里知道这情况么?没想办法么?”

“咋没想办法?市里供销社也来收,价格虽然也低,但也收不了这么多”

“前阵子不是有电视台的来你们这儿采访么?说不定会有转机呢?”

“谁知道呢,希望老天爷开眼吧”

“老天爷会开眼的”陈默低声说道,语气坚定。

一个小时后,陈默一行人来到了王老汉的家。

一进院子,映入眼帘的是比院墙还矮的门,院子里晾晒的全是辣椒。

陈默几人打量了一下,说是家徒四壁并不为过,家里最醒目的家用电器是一台菊花牌21寸大彩电,据说是王老汉结婚时买的,已经用了二十多年,外壳泛黄,却依然倔强地立在最显然的位置上,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可以说,就小偷来了都不忍心下手,临走还得扔下一袋米……

陈默三人看着眼前的情景,心里五味杂陈。

他们提出告辞,想要带走刚才亲手采摘的“战利品”,王老汉二话不说装了满满一麻袋辣椒。

陈默想掏钱,王老汉说什么也不要,嘴里反复念叨:“辣椒不值钱的,不值钱……”

拉扯了半天,陈默拗不过,只好放弃了掏钱的打算。

不过,刚才他们在屋子里转悠时,刘强东偷偷在床上放了一笔钱。

从王老汉家告辞后,众人去了不远的村委会。

派出去调研的助手早已回来,他们又听了老村长介绍的情况,陈默三人对村里的困境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这次,他们的身份是城里一家公司的供销商,提前来了解情况。

离村时,一行人坐上来时的车返程。

车辆刚起步,陈默透过倒视镜,看到村口聚集了一众听到有公司要收购他们辣椒消息而赶来的村民。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殷切的期盼,目光紧紧追随着他们的车,好像这就是他们劳碌一年丰收的希望。

其中有个男人追了过来,正是王老汉,可两条腿的他,怎么追得上四个轱辘的车?

双方的距离越拉越远.

刘强东显然也发现了这个情况,打开车窗探出身子,挥着手喊道:“老王大哥,回吧回吧.”

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半辈子的黝黑汉子,终于跑不动,停了下来。

没读过啥书的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里的感情,最后见车辆即将消失在视野尽头,他心里一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久久没有起身

刘强东不忍再看,坐了回来严肃地望着陈默和雷军:“辛勤劳作的人应该得到好报,这才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

雷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我的观察,这漫山遍野的辣椒,肯定不是只有椒园村面临这种困局。说不定周边地区都存在这种困境。”

陈默点了点头:“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要只着眼于一个村子。既然咱们颠覆者战队是来解决问题的,就要从根上解决,彻底解决周边地区辣椒滞销的问题。”

“没问题!”“同意!”其他两人点头。

这一刻,颠覆者战队三人已经不再把这当成一个节目,一个与对手在台面上博弈的筹码。

而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这些陷入困境的百姓,解决他们实际面临的问题,让这些努力生活的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小客车副驾驶座上,摄像师尽职尽责地记录下刚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