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杀人就是要诛心!

如此火爆的场面,似乎早已在陈默的预料之中。

他脸上挂着从容的浅笑,语气亲昵得如同与老友闲话家常: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我们怎么突然卖起藤茶来了?”他目光扫过弹幕,突然笑出声:“嚯让上一期节目扣波6的朋友举下手好家伙,这阵势!”

陈默娴熟地掌控着节奏:“其实无论是辣椒还是茶叶,商品本身哪有善恶之分?关键得看是谁在经营。”

他巧妙地避开了对竞争对手的直接指责:“具体情况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别别别,毕竟某人都快六十的人了,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多不厚道

哎呀,我们不过是接手了几家不要的藤茶厂,来凤县的茶农今年总算有了销路,但根据我们的调研,如果按照当下影响,明年的情况可能会更严峻。既然做了助农节目,就该彻底解决问题

有人做事喜欢留尾巴,我们作为友商,向来信奉有始有终——别人的'终',我们也得帮着送一程不是?

“其实我这人做好事从来不爱张扬.哎,都说了不想提,你们非要我说.”

陈默说完挠挠头,一副被逼无奈的样子。

真假难辨,但节目效果已然拉满。

“藤茶可是天然草本茶饮,最适合老百姓日常饮用。”陈默拿起茶包细细摩挲,“可当茶商不再让人喝茶,而是让人供起来.”

他嘴角微扬,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再好的茶也失去了原本最为核心的价值,就像某些搜索服务一样.”

陈默嘴角微微弯起,隐有深意,点到即止

说着,他现场演示起冲泡方法:“用保温杯或者玻璃杯直接冲泡就行,不需要复杂的茶道流程。

看,就这么简单:放茶叶,倒开水,齐活!”

为了增强说服力,陈默还搬出了专业背书:“我们找有关机构检测过,其中黄酮成分有助于调节血糖血脂,辅助降三高,当然了这不是药品和保健品,我提前声明啊。”

接着他玩起了互动:“大家还记得这茶以前卖多少钱吗?把公屏打在价格上“

工作人员适时递上一块小白板,陈默露出满意的神情,对其点了点头,然后边看弹幕边记录:

“还69500元?一看这位网友的网速还停留在2g的人”

“9999元?对,这是之前某宝旗舰店茶王的价格吧.”

我看到了一个最低的价格,这是当时藤茶刚推出最便宜的价格了,是多少呢?”

小白板上不一会就列着一个个数字,从69500、9999、1999、599最后到了399。

然后后面还多了一个单位,元/百克。

“这是原来藤茶的价格对吧?

“那么今天.”陈默故意拖长声调,“小默同学既然亲自出现了你们都是我的老粉了,应该是了解我的,猜猜藤茶我要卖多少钱?”

“199?我只能说你的想象力有限”

“99?nonono”

“69.9?嗯?有点靠谱了”

“这位说‘小默白送!’房管记一下名字,一会送这个粉丝一盒藤茶.起码人家还真敢想!”

随后弹幕飘出一堆白送,还有倒找钱的言论,氛围很是热闹

“谁说的买藤茶送小默,给我拖出去斩了.”

见气氛到位,陈默直接在白板下半部预留的一半空白处写上了,“39.9元!”

不等直播间观众惊呼,一气呵成在后面写下了重量单位,500克。

“对,相信自己的眼睛吧,你们没看错,39.9元,不是二两,而是1斤装!还带礼盒呦!

小默同学只卖咱们老百姓喝得起的藤茶!

给我倒数三个数——三、二、一,上链接!”

礼花四溅,熟悉的动感音乐和气氛组的齐声呐喊再次响起,伴随着陈默跟随节奏微微舞动的身躯,摇头晃脑,沉浸其中。

身后气氛组齐声高喊:“抖音甄选,全网最低!”——直播间在这一刻达到了沸点。

在这种氛围渲染下,藤茶以一种恐怖的速度销售着

有了某宝旗舰店天价在前,即便这里是号称“全网最低价“的抖音甄选,即便主播是接地气的“小默同学“,观众们最多也只敢把价格猜到百元以内。

至于“白送““倒贴“之类的弹幕,不过是粉丝们跟陈默开的玩笑——毕竟在他们认知里,藤茶就算跌下神坛,也还是曾经万人哄抢的高端茶饮。

然而当价格揭晓——

不是69500,不是9999,甚至不是99。

是39.9元!

还踏马是一斤装!

这种断崖式的价格反差,彻底击穿了观众的心理防线。

就像之前无论吃不吃辣都要囤几瓶辣酱一样,此刻藤茶也享受到了同等待遇。

微微伴随音乐摇摆的陈默当然也没忘卡着点吆喝几声,“干活累了泡一壶,嗓子不干不上火。”

弹幕瞬间爆炸:“这是白给吧?!”“小默疯了!”“必须囤十斤!”

结果音乐响了没几分钟,戛然而止,陈默惯性般又蹦跶了几下才反应过来,一脸错愕。

嗯?怎么停了?

此情此景,陈默怎么感觉是这么的熟悉,下一刻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冲着画面外工作人员确认道:“又又没啦?”

当得到肯定答复后,虽然有一定心理准备,可陈默依旧感到震惊,这才几分钟,也太快了点.

“那个你们这么捧场,搞得我有种卖卫生巾都能脱销的错觉,这样不好”

直播间笑成一片。

“不管怎么说,感谢大家支持啊,准备再充分,但依旧低估了大家的热情.

后续每天,藤茶都会在这个直播间限量开售.

到时候还请大家记得前来蹲守.”

随后陈默没有完事提裤子就闪人,进入贤者时间依旧跟大家聊了会天,回答一些能回答的问题,又顺便帮着卖了卖其他货。

“为什么藤茶这么便宜?还好吧,就是跟其他普通茶叶一样,没有什么非遗什么加成。

就这价格无论茶厂还是茶农都是有的赚的,之所以大家认为便宜,只能说之前有些人心太黑罢了,哎,是谁我不说,大家心里清楚就行”

“为什么接手?除了让茶农有个好生活,还有一点就是想让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好茶,藤茶确实不错”

“我放在那边的保温杯里是啥?喏,就是咱们的藤茶,咱们喝的都是同款,你看我之前枸杞茶都不泡,现在改泡藤茶了,今年你喝藤茶,说不定考青藤学院有buff加成呢.

开个玩笑啊,还是得自己努力才行”

“什么明前龙井,那些都是出门在外应付事才喝.”

“.抖音更新?前几天不刚发了一条大别山的景色么还想看什么我抖音评论区留言,我看到会参考的”

看时间差不多了,陈默才起身跟大家告别,“接下来由我们的同事继续给大家带来抖音甄选的好物,我们有缘再见!”

第二天,陈默现身直播间,不卖老干爹卖起了藤茶,加上过去一段时间的恩怨情仇,这个展开吸引了大量媒体的报道。

《这才是真正的公益助农,前嫌尽弃卖藤茶,彼岸的字典没有弃权二字。》

《老干爹vs藤茶:从竞争对手到握手言和,一场价值10亿的“辣味“与“回甘“之战》

《放下恩怨搞助农?陈默直播卖藤茶被赞“商业复仇最美结局“》

《陈默说:茶不是供品,是用来喝的,藤茶是人人都能喝得起的好茶》

《不到10分钟,藤茶销售额近亿,颠覆者战队亲自展示不靠‘歪门邪道’也能赢》

《不卖辣酱改卖茶,杀人何必要诛心!》

新浪总部。

“嗯嗯,明白,我这边让人马上处理。”挂断老马的电话,曹国炜立马叫来微博的负责人王高非。

“把藤茶相关的报道全部清一下.”

节前不是刚清过一次?还清什么?王高非看着老板有些发暗的印堂没有问出口,“行,我去处理下。”

“哎,高飞,你直接把‘陈默’、‘彼岸’、‘藤茶’、‘颠覆者战队’这几个列为敏感词,进入人工审核”

“呃,现在数据量这么大,这让运营那边的压力有点大”

王高非察觉到老板的眼神,心神一凛,立马止住话头,“好的,我马上去办.”

随着陈默直播事件的发酵,一个吊诡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在以新浪、百度为主的主流媒体平台上,相关报道竟如蒸发般消失无踪。

这些新闻只能在彼岸微博、知乎、B站等平台觅得踪迹,仿佛同一片天空下被割裂出的两个平行世界:一边艳阳高照,一边雷雨交加,界限分明得令人心惊。

这种现象并非首次,却再次点燃了网友的质疑。

知乎上一篇题为《活在信息茧房里的那些人》的爆款文章直指要害:

“不知诸位可曾察觉,某些新闻出现时,部分媒体便开始集体'表演'。

即便网友自发讨论,也会被'消失术'抹去痕迹,营造出虚假的平静。

我将此称为'资本意志下的选择性失明'——负面消息秒蒸发,正能量通稿满天飞。

这套操作之娴熟,令人'感动',毕竟某些平台的财报里,还躺着金主爸爸的巨额投资。

这些大家都是成年人,恰饭嘛,不寒碜,我很理解。

但某博一边标榜'公众舆论平台',一边充当金主的'数字抹布',活脱脱是会所里立牌坊的做派。

老罗那句'被人包养就别谈人格独立',至今仍在被反复验证。

信息茧房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谁给钱谁定义真相'的商业逻辑。

当算法优先服务股东而非用户时,所谓的'开放讨论'就成了vip包厢里的限定演出。

至于被删帖的普通人?不过是这场数据狂欢中的404代码罢了。

就像员工在老板巡视前总要粉饰太平,藤茶在某浪微博成了不能提的'违禁品',连提都不能提。它们究竟在害怕什么?是做贼心虚吗?

所幸我们还有知乎、彼岸微博可以发声——当然要在法律框架内,否则还是会被404

多元声音才是推动进步的动力,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当资本故意打造一座信息樊笼,殊不知这种只报喜不报丧,自身也是信息茧房下的牺牲品,终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讽刺的是,当网友将这篇热榜文章转发至某家微博时,存活时间从未超过3分钟。这种赤裸裸的“控场“操作,让围观群众大开眼界。

这篇文章实则出自陈彤团队资深笔杆子之手。

看着网络上因藤茶事件再现的“冰火两重天“奇观,团队选择以笔为剑。

这种半边锣鼓喧天、半边死水微澜的景象,已然成为当代舆论场的荒诞注脚。

如此奇景惹得网民频频称奇。

作吧,你们就作罢。

等什么时候大众好感度彻底败坏了,有你们哭的时候。

微博、百度,今年先放你们一马,等明年彼岸搜索上线,第一件事就是搞死你们!

陈默笑着把目光从这件事上移开,因为他面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外卖!

窗外,夕阳将云层染成金红,像极了舆论战场上的烽火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