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三冠天下
第393章 极东高卢同盟,北洋尚能战否?
小
大
陆远剽窃的流水线,为什么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因为一支洋枪的组装有十几道工序,
学徒工想要全部掌握,熟能生巧,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但,如果只专精某一道工序,可能十天半个月就会了,
换而言之,短时间训练后,十几个熟练的学徒工,就等于十几个老师傅,甚至更快一点,
这也意味着,两百多个学徒,在半个月内,都转变成熟练工,
按照这种流水线模式,整个兵工厂两千人,
包括枪支、弹药、掷弹筒、迫击炮,还有各种衣帽鞋袜和用品,
不到半个月,产量迅速提升五倍以上,
不仅极大缓解了极东军的整编训练,还可以提升对其他地区革命派的军火输出数量,
当然,这也不光光是效率优化,在成本上也大幅降低,
比如,一支洋枪,纯进口价格不低于50个大洋,
像这种进口零件组装的半国产洋枪,
算上机器的折旧费、人工费,还不到30个大洋,
至于子弹手榴弹和枪榴弹,省的就更多了,毕竟这些都是耗材,使用数量高得多,
尽管董事会对此很满意,可陆远仍然不满足,
火力密度决定战争天平的倾向,
于是,他决定研制五连发栓动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
再加上已有的手榴弹、掷弹筒,作为基层连排队伍“四位一体”的标准火力配置。
说实话,列强的转盘机关枪太笨重,
块头大,又非常显眼,很容易成为敌方火炮的打击目标,
图纸早就在他的脑海中,分分钟搞定,
为了便于可持续战斗,他将栓动步枪和轻机枪统一枪管弹药口径,
为此,他又不得不,开展工业标准化改造,
打个简单的比方,最基础的螺丝和螺母,
之前都是手工搓出来的,哪怕同一批产品,拆下来后,也会出现互相不匹配的尴尬状况,
标准化之后,相同设备打坏了,
拆下来的好零件,依然可以组装出好用的装备,
既避免了浪费,也提升了战争的保障,同时又等于建立良好的生产链生态,一举多得。
当极东董事会,强行推广工业标准化生产时,
不但,原有的资本家不理解,就连列强的商团也表示抗议,
伊丽莎白、巴罗夫、西门右兵卫,甚至找到陆远,要求他搁置标准化,
为啥呢?
因为列强之间,生产标准各不相同,
特别是伊豆岛国,他们虽然实行了维新变革,全面接受洋化,
可搞笑的是,他们国内也是派系林立,
比如,关西和关东,基于历史原因,就采用了不同的工业化标准,
典型案例就是电网设备,关西采用欧罗巴50赫兹,关东采用大漂亮60赫兹,
还有举世闻名的海军陆军之争,成见之深,即便用“世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嗯,极东实施标准化,为啥洋人这么着急?
作者就不得不说,列强的嗅觉非常敏锐,
列强打开蒂法国门,原动力当然是利益,
什么样的利益?
工业化大生产的廉价商品,非常需要销售市场,
希斯大陆被誉为世界中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人口繁衍,
所以,蒂法文化圈和北希次大陆的天竺文化圈,
接近十亿的庞大人口,成为列强不容放弃的倾销大市场,
当陆远全力推进工业化,列强商团是乐见的,
毕竟可以卖机器设备,还可以卖零配件,都能赚到钱,
但是,陆远搞自己的标准化,
只要全面实施,他们的设备和商品,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挤出蒂法,
一旦失去蒂法市场,他们国内的资本家和工厂,将遭受巨大损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故此,三个代表心急火燎的,闯进了沈北玄的办公室,
伊丽莎白直言不讳:
“沈董事长,你的标准化属于垄断,不符合商业精神!”
西门右兵卫也义愤填膺地质疑道:
“你承诺过自由贸易,现在分明是想利用这个标准,干涉民间贸易,绝对不行!”
巴罗夫也掺和进来,道貌岸然地说道:
“九国商团共进退,我们一致认为,此举极大损害了列强的利益,你们若强行推广,必然会遭到对等的报复!”
其实,金帐公国对蒂法的商贸,和工业强国没法比,
他们的输出商品,大多集中在粮食、矿产、能源和木材等原材料方面,
极东实施标准化,对金帐公国的影响非常小,
但是吧,这个国家一向贪得无厌,有好处他要咬一口,没好处也要咬一口。
陆远哈哈一笑,问道:
“标准化的好处,即便我不说,你们也都很清楚,
在商言商,这件事我必须作……”
三位代表面色很难看,他们没想到,陆远居然过河拆桥,简直可恶之极!
然而,陆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当然,我也会尊重各位的利益,
比如说,在采取哪种标准上,不特立独行……
问题是,你们内部有共识吗?”
伊丽莎白眼睛一亮,
她听明白了,陆远肯定要推行标准化,但,可以按照列强的体系来,
但是,九国列强,至少有四五种标准,
一旦极东选定哪个国家的标准,必然会极大利好这个国家的经济。
她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是按照英吉沙的标准!”
西门右兵卫不乐意了,伊豆国主流有两种标准,
即便选择英吉沙,也意味着他们的工业品输出,折损一半。
他的意思,最好蒂法没有标准,这样两种规格的商品,就都可以赚蒂法百姓的钱,
另外,蒂法实在太大,如果采用单一标准,意味着极大地有利于极东统一全国,
而,一个工业化兴盛的庞大蒂法,
如同高悬在伊豆岛国人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此,他竭力主张自由贸易,衙门不掺和工商业的事,
持续混乱的,支离破碎的,虚弱的老大蒂法王国,才是好王国!
然而,陆远没答理这家伙,
蕞尔岛国的狼子野心味道,他隔着八百里,都能嗅到!
“统一工业标准化的工作,势在必行,
至于采取英吉沙、高卢、普鲁士还是大漂亮的……
你们去和极东衙门的科工委谈,我可以承诺的是,会公平公正的择优而取。”
采取列强现有的标准,符合“拿来主义”,
并且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这两样也恰恰是极东的短板,
客气的将三位代表送出办公室,他继续专注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工作,
老话说,无商不富,无农不稳,
眼下的极东,九成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是对劳动力极大地浪费,
极东想要成为北蒂法的龙头,只有走工业化的路子,而工业化需要大量工人,
英吉沙历史上,出现著名的“羊吃人”事件,
但,也奠定了英吉沙老牌工业列强的地位,
只能说,每个新时代的确立,都要趟过一片血污海。
不过嘛,陆远不会搞一刀切,他采取的是试点的策略,
率先在极东郡治范围内,鼓励农田兼并和机械化种植,
郡治的农民,相对工商业更了解,一个农民和一个工人,经济收益天壤之别。
一亩田,一年耕种下来,大概能赚一两个大洋,
但是,一个工人,哪怕是女工,每月工钱最少两个大洋,差距太大了。
因此,郡治范围内的农民,只要不傻,出让农田的意愿更高,
按照陆远的意思,极东衙门陆续出台农业政策,
同时,还与高卢代表协商,大量进口廉价的交趾大米和蔗糖,作为战备储粮。
交趾大米一年三熟,根本不值钱,用货轮运到极东,比本地大米还便宜两成……
没想到陆远,竟然愿意进口农产品……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把高卢代表戴乐高,美得鼻涕冒泡!
他当即满口答应,同时还投桃报李给出明示:
高卢国愿意和极东人民交朋友,帮助极东薄弱的民族工业完成标准化。
“不论另外三家出什么价,我们都比他们低一成!”
嘿!
这就叫“双赢”!
在利益面前,什么列强一致,都是笑话。
高卢在历史上,一直和欧罗巴列强不对付,
和英吉沙打过百年战争,
还给大漂亮拱火递刀子,跟英吉沙开战,
与普鲁士更是仇深似海,尽管他们都是从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
对了,高卢的炮兵皇帝,还杀到金帐公国,烧毁了他们的都城……
当然,高卢的整体实力虽然比英吉沙弱一些,
但其工业和文明毫不逊色,殖民地同样遍布全球,
尤其,高卢的陆军,号称地表最强!
举个栗子,
其研制的十二磅野战炮,所向披靡,
要不是因为滑铁卢的一块马蹄铁,高卢将统一欧罗巴……
另外,戴乐高与陆远达成私下的军事同盟密约,
派遣军事顾问团,担当军校教官,协助训练极东陆军,
并以租借的方式,划拨五艘铁甲舰、两百门野战炮、五百辆卡车,包括大量军工制造设备,
争取在新年到来之际,极东方面拥有击败朝廷新军的能力。
陆远给到高卢的回报是,对高卢开放铁路、矿山、航运、金融等领域的投资,
同时,答应了对方,输出劳务的请求,
这一条,是因为高卢国缺人,这一点也不夸张,
全球列强中,只有高卢国大规模使用“外籍军团”,
就是用国籍或者金钱,征召殖民地的青壮,为高卢打仗,和雇佣军差不多,
陆远答应了“劳工输出”,这是挣钱的路子,
对出兵的条件,做了明显限制,
只有在高卢本土遭遇实质侵略威胁时,以盟友的身份出兵。
得到这个保证,戴乐高明显松了一口气,
为啥呢?
因为,欧罗巴列强在工业时代,
矛盾重重,且内外交困,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尤其普鲁士,和匈奥帝国,达成军事同盟,
其政客们,发表的言论越来越强硬,颇有磨刀霍霍之声,
历史上,普高因为接壤,逐渐形成“一山不容二虎”之势,
所以,只要普匈两国掀开战争序幕,想都不用想,第一个挨揍的必然是高卢。
战争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兵源,这也是高卢为数不多的软肋之一,
戴乐高之所以慷慨的租借军备,就是为了补上这个短板,蒂法人太多了!
陆远对高卢开放劳务市场,也有着眼“大农业”的计划,
高卢劳工,每个月的工资五个大洋……比当小军官都多。
当然,这种事是出自我口,入之你耳,没有外人知道。
急于双方一拍即合,极东衙门与高卢达成战略合作,各种计划,流水般的开动起来。
其他八国商团,自然对此不满意,
但,高卢实在太卷,志在必得,各国最终只能“弃牌不跟”。
伊丽莎白颇有深意地私下询问陆远,
“你们是不是有密约?”
陆远微微一笑,淡定地说道:
“我们一向主张互利互惠,其实,蒂法很大很大,足够容纳每个朋友的利益!”
时光如梭,秋去冬来,
远赴高卢的极东海军官兵,
驾驶着五艘新式铁甲舰,浩浩荡荡开进十六铺码头,
陆远大喜过望,亲自到军港迎接,
安装了速射舰炮的五铁甲巡洋舰,完全可以吊打三十多艘老旧的北洋水师。
六艘鱼雷快艇,在此之前就已列装,
再加上两艘补给船和运兵船,极东海军的架子,搭了起来。
首任极东海军司令官,是萨冰镇,
他跟在董事长身旁,逐一向对方介绍军舰上的各项设备,
陆远将军舰的上下里外,都认真看了一遍,
最后,他对萨冰镇说道:
“真金不怕火炼,想知道军舰有多强?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强手干一架,胜的站着,输的倒下!”
萨冰镇试探地问道:
“董事长的意思,是跟北洋开战?”
陆远笑道:
“说得这么难听干嘛?
我看,干脆叫作‘友好访问’更妥当!”
“是!末将马上下令启航!”
“不急,先举办一周的‘海军开放日’,
让老百姓看看我们的大军舰,提高提高民众的凝聚力!
完了之后,开展友好访问!”
“是!董事长,开放日要怎么搞?”
“唔,洋滩那边的游乐场怎么弄,你们就怎么弄!”
萨冰镇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
“要卖门票?”
陆远翻了个白眼,走开了,
宋三妹笑呵呵地对舰队司令说道:
“董事长的意思是与民同乐,门票就不用了吧,
不过,可是试着出售一些饮食,纪念品,玩具、装饰品之类的!”
萨冰镇如醍醐灌顶,对“三夫人”连连道谢。
三天后,极东海军开放日,盛大开幕,
数万市民,扶老携幼,前来十六铺军港,白相相,噶闹猛!
此举,既让市民增加了认同感,也又提升了信心,还拉近了军民鱼水情,
同时,海军靠着零售副业,很是赚了一波外快,皆大欢喜,
朝廷获知,极东军得到五艘新式战舰,又惊又怒,
李合肥作为北洋水师的总督,更是忧心忡忡,提出火速购买同等数量的英吉沙战舰,
尽管朝廷批了款项,但是,全数被挪用到杏贞女王的六十寿诞上,
李合肥两手空空,一文钱都没拿到,
看着夕阳下,威海卫军港内,破旧老迈的战船,
唯有一声长叹……北洋,尚能战否?
因为一支洋枪的组装有十几道工序,
学徒工想要全部掌握,熟能生巧,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但,如果只专精某一道工序,可能十天半个月就会了,
换而言之,短时间训练后,十几个熟练的学徒工,就等于十几个老师傅,甚至更快一点,
这也意味着,两百多个学徒,在半个月内,都转变成熟练工,
按照这种流水线模式,整个兵工厂两千人,
包括枪支、弹药、掷弹筒、迫击炮,还有各种衣帽鞋袜和用品,
不到半个月,产量迅速提升五倍以上,
不仅极大缓解了极东军的整编训练,还可以提升对其他地区革命派的军火输出数量,
当然,这也不光光是效率优化,在成本上也大幅降低,
比如,一支洋枪,纯进口价格不低于50个大洋,
像这种进口零件组装的半国产洋枪,
算上机器的折旧费、人工费,还不到30个大洋,
至于子弹手榴弹和枪榴弹,省的就更多了,毕竟这些都是耗材,使用数量高得多,
尽管董事会对此很满意,可陆远仍然不满足,
火力密度决定战争天平的倾向,
于是,他决定研制五连发栓动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
再加上已有的手榴弹、掷弹筒,作为基层连排队伍“四位一体”的标准火力配置。
说实话,列强的转盘机关枪太笨重,
块头大,又非常显眼,很容易成为敌方火炮的打击目标,
图纸早就在他的脑海中,分分钟搞定,
为了便于可持续战斗,他将栓动步枪和轻机枪统一枪管弹药口径,
为此,他又不得不,开展工业标准化改造,
打个简单的比方,最基础的螺丝和螺母,
之前都是手工搓出来的,哪怕同一批产品,拆下来后,也会出现互相不匹配的尴尬状况,
标准化之后,相同设备打坏了,
拆下来的好零件,依然可以组装出好用的装备,
既避免了浪费,也提升了战争的保障,同时又等于建立良好的生产链生态,一举多得。
当极东董事会,强行推广工业标准化生产时,
不但,原有的资本家不理解,就连列强的商团也表示抗议,
伊丽莎白、巴罗夫、西门右兵卫,甚至找到陆远,要求他搁置标准化,
为啥呢?
因为列强之间,生产标准各不相同,
特别是伊豆岛国,他们虽然实行了维新变革,全面接受洋化,
可搞笑的是,他们国内也是派系林立,
比如,关西和关东,基于历史原因,就采用了不同的工业化标准,
典型案例就是电网设备,关西采用欧罗巴50赫兹,关东采用大漂亮60赫兹,
还有举世闻名的海军陆军之争,成见之深,即便用“世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嗯,极东实施标准化,为啥洋人这么着急?
作者就不得不说,列强的嗅觉非常敏锐,
列强打开蒂法国门,原动力当然是利益,
什么样的利益?
工业化大生产的廉价商品,非常需要销售市场,
希斯大陆被誉为世界中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人口繁衍,
所以,蒂法文化圈和北希次大陆的天竺文化圈,
接近十亿的庞大人口,成为列强不容放弃的倾销大市场,
当陆远全力推进工业化,列强商团是乐见的,
毕竟可以卖机器设备,还可以卖零配件,都能赚到钱,
但是,陆远搞自己的标准化,
只要全面实施,他们的设备和商品,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挤出蒂法,
一旦失去蒂法市场,他们国内的资本家和工厂,将遭受巨大损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故此,三个代表心急火燎的,闯进了沈北玄的办公室,
伊丽莎白直言不讳:
“沈董事长,你的标准化属于垄断,不符合商业精神!”
西门右兵卫也义愤填膺地质疑道:
“你承诺过自由贸易,现在分明是想利用这个标准,干涉民间贸易,绝对不行!”
巴罗夫也掺和进来,道貌岸然地说道:
“九国商团共进退,我们一致认为,此举极大损害了列强的利益,你们若强行推广,必然会遭到对等的报复!”
其实,金帐公国对蒂法的商贸,和工业强国没法比,
他们的输出商品,大多集中在粮食、矿产、能源和木材等原材料方面,
极东实施标准化,对金帐公国的影响非常小,
但是吧,这个国家一向贪得无厌,有好处他要咬一口,没好处也要咬一口。
陆远哈哈一笑,问道:
“标准化的好处,即便我不说,你们也都很清楚,
在商言商,这件事我必须作……”
三位代表面色很难看,他们没想到,陆远居然过河拆桥,简直可恶之极!
然而,陆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当然,我也会尊重各位的利益,
比如说,在采取哪种标准上,不特立独行……
问题是,你们内部有共识吗?”
伊丽莎白眼睛一亮,
她听明白了,陆远肯定要推行标准化,但,可以按照列强的体系来,
但是,九国列强,至少有四五种标准,
一旦极东选定哪个国家的标准,必然会极大利好这个国家的经济。
她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是按照英吉沙的标准!”
西门右兵卫不乐意了,伊豆国主流有两种标准,
即便选择英吉沙,也意味着他们的工业品输出,折损一半。
他的意思,最好蒂法没有标准,这样两种规格的商品,就都可以赚蒂法百姓的钱,
另外,蒂法实在太大,如果采用单一标准,意味着极大地有利于极东统一全国,
而,一个工业化兴盛的庞大蒂法,
如同高悬在伊豆岛国人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此,他竭力主张自由贸易,衙门不掺和工商业的事,
持续混乱的,支离破碎的,虚弱的老大蒂法王国,才是好王国!
然而,陆远没答理这家伙,
蕞尔岛国的狼子野心味道,他隔着八百里,都能嗅到!
“统一工业标准化的工作,势在必行,
至于采取英吉沙、高卢、普鲁士还是大漂亮的……
你们去和极东衙门的科工委谈,我可以承诺的是,会公平公正的择优而取。”
采取列强现有的标准,符合“拿来主义”,
并且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这两样也恰恰是极东的短板,
客气的将三位代表送出办公室,他继续专注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工作,
老话说,无商不富,无农不稳,
眼下的极东,九成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是对劳动力极大地浪费,
极东想要成为北蒂法的龙头,只有走工业化的路子,而工业化需要大量工人,
英吉沙历史上,出现著名的“羊吃人”事件,
但,也奠定了英吉沙老牌工业列强的地位,
只能说,每个新时代的确立,都要趟过一片血污海。
不过嘛,陆远不会搞一刀切,他采取的是试点的策略,
率先在极东郡治范围内,鼓励农田兼并和机械化种植,
郡治的农民,相对工商业更了解,一个农民和一个工人,经济收益天壤之别。
一亩田,一年耕种下来,大概能赚一两个大洋,
但是,一个工人,哪怕是女工,每月工钱最少两个大洋,差距太大了。
因此,郡治范围内的农民,只要不傻,出让农田的意愿更高,
按照陆远的意思,极东衙门陆续出台农业政策,
同时,还与高卢代表协商,大量进口廉价的交趾大米和蔗糖,作为战备储粮。
交趾大米一年三熟,根本不值钱,用货轮运到极东,比本地大米还便宜两成……
没想到陆远,竟然愿意进口农产品……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把高卢代表戴乐高,美得鼻涕冒泡!
他当即满口答应,同时还投桃报李给出明示:
高卢国愿意和极东人民交朋友,帮助极东薄弱的民族工业完成标准化。
“不论另外三家出什么价,我们都比他们低一成!”
嘿!
这就叫“双赢”!
在利益面前,什么列强一致,都是笑话。
高卢在历史上,一直和欧罗巴列强不对付,
和英吉沙打过百年战争,
还给大漂亮拱火递刀子,跟英吉沙开战,
与普鲁士更是仇深似海,尽管他们都是从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
对了,高卢的炮兵皇帝,还杀到金帐公国,烧毁了他们的都城……
当然,高卢的整体实力虽然比英吉沙弱一些,
但其工业和文明毫不逊色,殖民地同样遍布全球,
尤其,高卢的陆军,号称地表最强!
举个栗子,
其研制的十二磅野战炮,所向披靡,
要不是因为滑铁卢的一块马蹄铁,高卢将统一欧罗巴……
另外,戴乐高与陆远达成私下的军事同盟密约,
派遣军事顾问团,担当军校教官,协助训练极东陆军,
并以租借的方式,划拨五艘铁甲舰、两百门野战炮、五百辆卡车,包括大量军工制造设备,
争取在新年到来之际,极东方面拥有击败朝廷新军的能力。
陆远给到高卢的回报是,对高卢开放铁路、矿山、航运、金融等领域的投资,
同时,答应了对方,输出劳务的请求,
这一条,是因为高卢国缺人,这一点也不夸张,
全球列强中,只有高卢国大规模使用“外籍军团”,
就是用国籍或者金钱,征召殖民地的青壮,为高卢打仗,和雇佣军差不多,
陆远答应了“劳工输出”,这是挣钱的路子,
对出兵的条件,做了明显限制,
只有在高卢本土遭遇实质侵略威胁时,以盟友的身份出兵。
得到这个保证,戴乐高明显松了一口气,
为啥呢?
因为,欧罗巴列强在工业时代,
矛盾重重,且内外交困,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尤其普鲁士,和匈奥帝国,达成军事同盟,
其政客们,发表的言论越来越强硬,颇有磨刀霍霍之声,
历史上,普高因为接壤,逐渐形成“一山不容二虎”之势,
所以,只要普匈两国掀开战争序幕,想都不用想,第一个挨揍的必然是高卢。
战争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兵源,这也是高卢为数不多的软肋之一,
戴乐高之所以慷慨的租借军备,就是为了补上这个短板,蒂法人太多了!
陆远对高卢开放劳务市场,也有着眼“大农业”的计划,
高卢劳工,每个月的工资五个大洋……比当小军官都多。
当然,这种事是出自我口,入之你耳,没有外人知道。
急于双方一拍即合,极东衙门与高卢达成战略合作,各种计划,流水般的开动起来。
其他八国商团,自然对此不满意,
但,高卢实在太卷,志在必得,各国最终只能“弃牌不跟”。
伊丽莎白颇有深意地私下询问陆远,
“你们是不是有密约?”
陆远微微一笑,淡定地说道:
“我们一向主张互利互惠,其实,蒂法很大很大,足够容纳每个朋友的利益!”
时光如梭,秋去冬来,
远赴高卢的极东海军官兵,
驾驶着五艘新式铁甲舰,浩浩荡荡开进十六铺码头,
陆远大喜过望,亲自到军港迎接,
安装了速射舰炮的五铁甲巡洋舰,完全可以吊打三十多艘老旧的北洋水师。
六艘鱼雷快艇,在此之前就已列装,
再加上两艘补给船和运兵船,极东海军的架子,搭了起来。
首任极东海军司令官,是萨冰镇,
他跟在董事长身旁,逐一向对方介绍军舰上的各项设备,
陆远将军舰的上下里外,都认真看了一遍,
最后,他对萨冰镇说道:
“真金不怕火炼,想知道军舰有多强?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强手干一架,胜的站着,输的倒下!”
萨冰镇试探地问道:
“董事长的意思,是跟北洋开战?”
陆远笑道:
“说得这么难听干嘛?
我看,干脆叫作‘友好访问’更妥当!”
“是!末将马上下令启航!”
“不急,先举办一周的‘海军开放日’,
让老百姓看看我们的大军舰,提高提高民众的凝聚力!
完了之后,开展友好访问!”
“是!董事长,开放日要怎么搞?”
“唔,洋滩那边的游乐场怎么弄,你们就怎么弄!”
萨冰镇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
“要卖门票?”
陆远翻了个白眼,走开了,
宋三妹笑呵呵地对舰队司令说道:
“董事长的意思是与民同乐,门票就不用了吧,
不过,可是试着出售一些饮食,纪念品,玩具、装饰品之类的!”
萨冰镇如醍醐灌顶,对“三夫人”连连道谢。
三天后,极东海军开放日,盛大开幕,
数万市民,扶老携幼,前来十六铺军港,白相相,噶闹猛!
此举,既让市民增加了认同感,也又提升了信心,还拉近了军民鱼水情,
同时,海军靠着零售副业,很是赚了一波外快,皆大欢喜,
朝廷获知,极东军得到五艘新式战舰,又惊又怒,
李合肥作为北洋水师的总督,更是忧心忡忡,提出火速购买同等数量的英吉沙战舰,
尽管朝廷批了款项,但是,全数被挪用到杏贞女王的六十寿诞上,
李合肥两手空空,一文钱都没拿到,
看着夕阳下,威海卫军港内,破旧老迈的战船,
唯有一声长叹……北洋,尚能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