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破世界纪录的飞机,地图全开暴揍李景林

    “停止前进!”

    不等卡车停稳,朱英俊跳了下来,大声问道:

    “前面什么状况?”

    把着自行车的斥候,单手敬礼,

    “报告副总指挥,王珍的第三镇第一协统李景林,从江宁水路并进,预计今晚抵达天王寺!”

    “天王寺?地图!”

    参谋立刻将地图展开,指向丹阳与常州交界处,

    朱英俊嘀咕了一声:“来的够快的啊!”

    王珍白衣渡江,吓跑李协和之后,

    只休整了一天,便挥兵东进,

    三天半抵达江宁,休整半天再次东进,堪称神速,

    按照这种速度,腊月29就能看到极东城墙,

    难怪袁项城敢放狠话,除夕夜要在极东董事会喝庆功酒。

    朱英俊此时,位于常州东部,

    如果不改变原定计划,五个小时后,双方将在天王寺迎头撞上。

    “召开团营主官会议!”

    两个传令兵立刻骑着自行车,向前后分别传达。

    为了歼灭或击败“第一精锐”,陆远给二舅子调集了精兵强将,

    除了最能打的一二三团,还有秘密训练的装甲纵队,

    极东第一团在吴松守卫战中,

    差一点就拼光了,好歹军旗和近百老兵保存下来,

    陆远不得不从各部队抽调五百名,有经验的骨干和老兵,

    加上一千五百新兵,重新组建了第一团,

    原团长的伤势太重,调到城防司令部,给王老五当副手,现在是代理司令。

    新团长是孤军守牛行的,原二团一营长庄华,

    另外还包括二连长程万三连长云飞,都填进了新一团。

    至于,一连长安澜,则留在二团,顶替庄华升任一营长,

    而营副肖岳,则调任装甲纵队担任纵队长,与团长平级,

    装甲纵队副长官,是邱三丰,绰号“疯子”,

    这家伙原本是卡车司机,后加入极东军,是运输大队长,

    为啥他会被选为,装甲纵队的副指挥长呢?

    因为在极东反击战的最后关头,

    他单枪辆车,带着二十名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率先冲进牛行解围,

    如此壮举,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面的两江府兵吓得仓惶溃败,

    当陆远听说了这个事迹,毫不犹豫将邱三丰,提拔到新成立的装甲纵队,

    有的人,天生就具有进攻天赋,

    而,装甲部队的闪电战,崇尚进攻是最大的亮点,

    可以说,残酷的牛行之战,涌现出一批耀眼的将星!

    二十余位团营长官到齐,朱英俊将敌情作了说明,问道:

    “诸位都说说,下一步,咱们该咋干?”

    众人看向庄华,但,庄华按照军中规矩,客气地请二团长先发表意见,

    虽然两人现在平级,但,毕竟是老长官,

    两人见了面,庄华必须先向对方敬礼。

    二团长也知道,庄华的才干比自己强,何况,是陆远亲手提拔的对方,

    他笑了笑说道:“那我抛砖引玉,说两点,

    首先,咱们来就是灭掉第三镇的,肯定是要打的,

    既然如此,索性先下手为强,趁他们立足未稳,干一家伙!”

    众人连连点头,极东军最能打的部队都聚在这里,不是来吃干饭的,

    二团长继续说道:

    “既然他们在天王寺落脚,那就夜袭,

    搞个围三阙一,只要炮火掩护装甲部队成功突防,这仗应该八九不离十。”

    三团长也是歼灭过江南府兵的悍将,

    他说道:“我看,还是谨慎点好,

    第一协至少七八千人,李景林这个人打仗也不孬,

    另外,王珍的位置在哪?水路兵力又在什么位置?

    不把这些搞清楚了,恐怕会出幺蛾子……”

    朱英俊看向庄华,问道:“庄团长,你的看法呢?”

    庄华略一思索,说道:

    “李景林部被称为‘疾行军’,此次又是第三镇的开路先锋,

    其官兵想必异常骄狂,我的主张是,先集中全力争取一天内吃掉他们,

    如此,第三镇就算想救也来不及,其残部必然胆寒,后面相对就好打了!”

    朱英俊点点头,转向肖岳,

    “纵队长,你呢?”

    肖岳看了一眼邱三丰,说道:

    “我们没啥说的,副总指挥指哪,装甲纵队就打哪儿!”

    朱英俊点点头,说道:

    “好!那就先拿李景林开刀!

    参谋马上制订作战计划,另外呼叫空军,对天王寺方圆五十里,展开侦查!”

    几个参谋立刻对照天王寺的地图,制订作战方案,

    报话员立刻架设天线,打开电报机,向极东军大本营发送电报。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以,陆远费重金,购买十套最新式电报机,并培训了一批电报员。

    朱英俊和王老五各带了两套,用于情报联络,

    为啥是两套?

    电报机体积很大,由卡车装载,

    尽管做了缓冲措施,但,难免会出现故障,

    所以,必须多带一套备用。

    另外的电台,大本营留两套,神通号军舰也有两套,

    此时,陆远亲率六个团渡江南上迎战袁大头,最后两套自然也需要带上。

    “叮铃铃!”

    极东西郊机场,空军司令部,副官接起电话,片刻后,

    他说道:“是!马上通知冯司令!”

    说完,放下电话,按照操典,拉响作战警报,

    “呜哇呜哇~~”

    “轰!”

    教室、宿舍、操场上,百余名飞行员立刻欢呼起来,

    “卖糕的!总算轮到咱们空军了!”

    “快跑!去晚了就没机会了!”

    “冲啊!为了新蒂法!”

    当他们跑到停机坪,接到命令的极东空军司令官,冯九如笑盈盈的看着汇聚而来的部下。

    “你们准备好了吗?”

    整齐划一的回答,冲上云霄,

    “时刻准备着!”

    冯九如点点头下达命令:

    “一中队,侦查天王寺方圆五十里,第三镇的敌军动向!”

    “是!”

    一中队长,立刻带领部下,冲向机库。

    冯九如继续说道:“二中队,侦查江面上第三镇的运兵船!”

    “是……”

    二中队长迟疑地问道:“要不要将他们炸沉?”

    冯九如果断摇头,说道:“只去侦查,尽量不要打扰他们!”

    “是!”

    二中队长大吼道:“二中队的,都跟我来!”

    此时,一中队的两架白色双翼螺旋桨飞机,已经缓缓驶出机库,

    这款被命名为“冯氏一号”的飞机,出自陆远和冯九如之手,

    当初,听到董事长用自己的姓氏命名,

    冯九如既激动,又惶恐,一再的婉拒。

    尽管他对飞机无限热爱,也非常精通制造流程,

    但,他只能摹仿借鉴列强的飞机,

    很快他就发现,董事长对飞机的认知,比他高的不知道多少?

    因此,冯九如很不好意思,

    “董事长,我只是您的助手……根本没资格署名!”

    陆远则大度地安慰他:

    “你不要不好意思,用你做典型,

    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励广大人民,让年轻人更热爱学习和发明,

    你要知道,只有我们的人民强大了,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这一刻,冯九如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也总算理解了,啥叫作真正的“知遇之恩”?

    于是,他把家安在西郊机场,

    全身心的,从无到有的,扑在飞机制造和极东空军建设上。

    毫不夸张的说,若沈北玄是极东空军之父,冯九如就是实打实的空军之母,

    极东一百多名飞行员,都是他没黑没夜的,亲自手把手教出来的。

    “冯氏一号”采用最先进的梅赛德斯活塞发动机,

    180马力,最高航速200千米,巡航速度约150千米,最大航程420千米,

    西郊机场到天王寺,直线距离约200千米,

    也就是说,“冯氏一号”看见天王寺,就必须马上掉头,

    不过,陆远考虑到这个问题,创造性的提出“副油箱”概念,

    增加两个“可抛式”副油箱后,

    飞机的最大航程突破660千米,此举也打破了当前飞行距离的世界纪录。

    当然,荒僻的西郊机场和惊艳的“冯氏一号”飞机,

    都是极东军方的绝密项目,不对外公开(包括盟友高卢)。

    当二中队两架飞机缓缓驶出机库时,

    一中队的两架飞机,已经进入并列的两条跑道,

    冯九如站在塔台玻璃窗后,拿着扩音器说道:

    “洞幺幺,洞幺两,跑道已清空,风向35,风速5,可以起飞!”

    两名精英飞行员挥了挥手,旋即拉上舱门,按下油门,

    “呜呜呜~~”

    发动机剧烈咆哮起来,螺旋桨陡然变成密不透风的圆盘,

    两架飞机并驾齐驱的,在一千五百米笔直平坦的跑道上狂飙,

    很快,两名优秀的飞行员,几乎同时拉升操纵杆,

    “呼!呼!”

    两架侦察机腾空而起,升到一千米高度,拐了个弯,径直朝西飞去。

    此时,二中队两架飞机也在跑道上就位,

    冯九如照葫芦画瓢,下令起飞,

    两个飞行员顺利起飞,朝向西南方的江面飞去。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从电报机中,得到空军侦查的情报,天王寺附近的动态,尽收朱英俊眼底,

    这时,他不得不佩服准妹夫的远见卓识,

    地图全开,这仗要是打不赢,不如找块豆腐撞死!

    傍晚六点,李景林部六千余人,

    毫无察觉的进驻天王寺,吃饱喝足,倒头睡大觉。

    晚上,十一点,朱英俊拿起手摇电话机,对野战炮群下达攻击指令,

    “开炮!十分钟急速射,然后,延伸轰炸,为装甲部队扫清障碍,打开通道!”

    “是!”

    下一刻,“咻咻咻!”的空气摩擦声,不绝于耳,

    一枚枚通红的尖头高爆弹,旋转着划破静谧的夜空,准确落在第三镇第一协的前沿阵地。

    “轰轰轰……”

    中军大帐睡觉的李景林,吃了一惊,“腾!”地从行军床上跳起。

    他大吼道:“哪儿打炮?”

    可是,黑灯瞎火,环境陌生,大冷的天,

    好几个幕僚,从温暖的被窝中茫然探出头来,完全抓瞎……

    不大一会,东部前沿阵地上,有消息传来,

    一线防守部队遭遇密集火力轰炸,死伤惨重……

    李景林判断,肯定是极东军来了,

    而且,炮火如此密集,东边必然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他披挂齐整,来到前帐,

    看着手下慌乱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

    “慌什么?老子还没死呢!

    传令,务必守住东部二线阵地,我马上派兵增援!

    炮兵马上反击,务必摧毁叛军大炮!”

    这时,极东军的火炮,已经开始向二线阵地延伸轰击,

    而,肖岳和邱三丰率领装甲部队,踩着油门向第一协阵地发起冲锋。

    第三团,则猥琐的跟在装甲部队后面,快速推进,

    第一团守住左侧,第二团守住右侧,典型的“围三阙一”,

    朱英俊就是要逼着李景林的第一协败逃,

    这样,装甲部队可以在后面从容掩杀,战损比会小得多,

    原一团长,为啥退居二线?

    就是“寸土不让”导致战损比太高,被陆远评为典型的“打呆仗”,

    相反,庄华在牛行,就要灵活的多,

    尽管他们面临十倍敌军围攻,尽管没什么战略纵深,

    可一营到最后,仍然保存了将近一半兵力,这就是战术指挥上的差距。

    当然,为了保留一团长的脸面,

    吴松守卫战的复盘纪要,仅限于发给营团级军官,

    有了这次前车之鉴,朱英俊自然不想挨妹夫的“批评”,在用兵方面谨慎许多。

    李景林布置的环形防线,分为三层,

    最外围较为松散,一千人,二线阵地,两千人,

    二线东面防守部队,约五百人,明显挡不住,

    好在,他反应非常快,从中军抽调了一个千人队顶了上去,

    并且将剩下两千人,加固到南北两翼,防止极东军的侧翼攻击。

    此刻,他携带的十八门火炮,也漫无目的的开展反击,

    深夜之中,很难判断极东军炮兵阵地的准确方位,

    炮兵标统,便毛估估的向东面,先开炮再说。

    听到己方炮火轰鸣,李景林的心,总算安定下来,

    可是,他并不知道,极东装甲纵队已经突破一线阵地,

    正紧跟着炮火,对第一协东面的二线阵地,发起迅猛突击,

    这时,极东炮兵开始转向第一协炮兵阵地,

    持续倾泻火力,很快,一枚炮弹,不偏不倚的落在炮弹箱上,

    “轰隆隆!”

    第一协炮兵阵地上,升腾起蘑菇云,

    强劲的冲击波,将阵地夷为平地,十八门克虏伯大炮,灰飞烟灭。

    不到半小时,极东军已经冲进,李景林的第二层防御圈。

    当一千五百守军,听见对面无数马达的轰鸣声,还一头雾水时,

    突然看见,一辆辆狰狞的钢铁怪兽,

    钻出夜幕,隆隆驶来,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怪兽的头顶、面具上,突然喷吐出耀眼的火光,

    “哒哒哒……”

    几十道火镰,在阵地上泼洒,

    所到之处,人马俱裂,土崩瓦解,

    随之而来的惨叫声,哀嚎声,惊呼声,如同炒豆子一般炸响!

    增援来的标统,急了,大吼道:

    “开枪!开枪!打手榴弹!快啊!”

    无数魂飞胆丧的士兵,端起枪搂火,或者拉弦扔手榴弹,

    可是,只听见“叮叮当当”的金铁交鸣之声,

    却怎么也无法阻止“钢铁怪兽”的,一步步推进。

    标统一边大骂,

    一边强令手下,匍匐抵近攻击,

    转眼间,十几个士兵冲了上去,

    结果却让标统心凉了半截……一屁股坐倒在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