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高芙蓉真相
宁云溪感想深切。
“皇上用心起来,真诚无比,确实令人招架不住。”
“慕皇迷失,情理之中。”
苗姒彷徨无助,叙说旧年之事。
“他诚心诚意,慕皇帝更是不遗余力付出,以他友者为友,以他敌者为敌。”
“慢慢地,慕皇帝认为,方族工于心计、虚情假意,顾孟祯淳思朴实、真心正意,从而亲近顾孟祯等人,疏远方族等众。”
“如是这样,慕皇帝不再重用方族,一心宠信顾孟祯和钟谏,几乎言听计从。”
“慕皇漫漫以为,只要他对庄韶照顾有加,保其安然无恙,顾兄便就心满意足。结果,遭致灭顶之灾,慕皇方知自己大错特错。”
宁云溪专注而听,由心而发。
“皇上在意韶舅舅,非是因为一声‘顾兄’,或是亲兄弟之情,而是因为密枢中丞庄大人,倾情以待,恩逾慈母。”
“换言之,皇上在意的,是庄大人。”
“打从慕皇帝袖手旁观,致使庄大人病故,皇上便不再寄以真情。估计,每每见之,皇上都想动手,一雪庄叔父之恨。”
论及往事,苗姒感慨良多。
“唯惜,慕皇帝懵懂纯知,执念义情,难以自拔。”
“慕宗心事,我能理解一二。”
“此计,换作是我,亦会入局。”
“一边,是父皇给他择选的臣子,纵是奇才,关系也只在君臣、主属;一边,是自己亲往求贤,纳入麾下之人,虽说才能平庸,但不可忽视二者兄弟之交,以心换心。”
“慕皇帝乃是性情中人,尤为珍惜情义。相较之下,江山朝局,于他而言,平平泛泛。”
说起皇上,宁云溪不得不问一句。
“师姐是否识得一人,名曰顾昊?”
苗姒神色迷茫。
“未曾听闻。”
“可是顾族中人?”
宁云溪讲述帝盛宫发生之事,继而求助。
“请师姐慧思赐教,这位顾昊,到底是谁?”
“我方,遍查天下富贵之处、奢侈宅院,查无此人,杳无踪迹。”
苗姒沉思良久,觉察错处。
“或许,追查方向有误,我方之人应当遍查寒窑陋屋、荒山野岭之地。”
宁云溪异议。
“小妹愚钝。”
“皇上如何愿舍爱子,弃于寒陋?”
苗姒肃容不苟,侃然分析。
“此人,必定不是顾孟祯之子。”
“贞玉皇后,钟情慕皇帝,绝无移情别恋之心。”
“顾孟祯痴念贞玉皇后,甘愿为之,守节不屈。”
“综上所述,他们二人,何来爱子?”
宁云溪苦恼。
“我确也想过,顾昊,另有其人。”
“然则,拙思迟钝,实在想不到,他为何人。”
苗姒结论。
“我猜,他是正贤太子,颜丹青。”
宁云溪惊骇。
“什么?”
“正贤太子,尚在人世?”
“月盛星梁大战,颜族、林族英勇赴义,他身在其中。我听说,他万箭穿心而薨。”
“莫非,殒命之人,非是正贤太子,真正的太子殿下,被皇上救走?”
“这也是方族大计之一吗?”
苗姒夷然冷静,见微知着。
“方族,只是全力保下帝瑾王,并未用心,护正贤太子周全。”
“顾孟祯痛恨慕皇帝,哪得好心,解救正贤太子?”
“这段时间,高大人照顾我的饮食,闲谈之中,我获悉一事。高楠大人嫡长女,督护中丞高芙蓉大人,早年捐躯为国,其中真相,密而未发。”
宁云溪惘然无解。
“什么真相?”
苗姒要言不烦。
“你大约不晓,高芙蓉大人,高义浩然,为正直事业,可谓奋不顾身。”
“高楠大人,亦是一腔忠勇,杀敌致果,身先士众。”
“高芙蓉大人,虽为女子,却眉宇堂堂,英姿飒爽。巧然,正贤太子与她同岁,身形更有几分相似。”
“是故,我大胆猜测,高楠大人父女,私下商量决定,让高芙蓉大人,代替正贤太子,从容就义。”
宁云溪严正。
“我去请来高叔父,一问究竟。”
苗姒首肯应许。
“好。”
须臾,高楠入内,安坐。
闻听苗大人洞察当年之事,忆起痛失爱女之哀,高楠不由自主,泪水涟涟。
“苗大人,妙思无误,小女蓉儿,确实……”
他几近哽咽难言。
“确实赴义而去。”
宁云溪忍不住,为其抱屈。
“高大人义举,刚毅无私,合该获封爵位,过继子女,延续后代;不该轻率定作战殒,重赏厚葬即罢。高叔父为何默声不发,连己方之众,也不诉与?”
高楠萧萧凄苦,泪如泉涌,悲痛欲绝。
“怪我无能,没有救回正贤太子,还害得小女白白殒命。”
“计无所成,我有何颜面,向己方之众,坦言此事?哪怕午夜梦回,我也没有颜面,向小女倾诉败计之因。”
“都怪我自作主张,都怪我不听令慈之言……”
宁云溪截住他的话,温然予以安慰。
“高叔父,请莫伤怀。正贤太子,极有可能,安然无事。”
悲泣,稍得缓和,高楠泪目覆惊。
“此话当真?”
“太子殿下,尊驾何处?”
宁云溪正色作答。
“先前,我们想尽办法追寻的顾昊,五师姐有思,或许就是正贤太子。”
高楠惊眸,漾几分悚惧后怕。
“什么?”
“这么说,当年,是皇上,悄然带走正贤太子?”
细思之下,他的身子,不自觉瑟瑟发抖,既有激动,亦有恐悸。
“是了,是了,当时,皇上算是掌权督护台,且是征战最前线,识破小女义举,暗中绑走太子殿下,不成问题。”
苗姒词气严峻。
“顾孟祯憎恨慕皇帝,太子殿下深得慕皇帝宠爱,可想而知,这些年,殿下必然遭受非人苛待。”
“请高大人,速往督护台,通知己众,探查陋舍荒山,追踪寻迹,解救太子殿下。”
高楠忧心忡忡。
“顾孟祯手段狠辣,太子殿下或许性命不保?”
宁云溪条分节解。
“念及贞玉皇后,皇上不舍得痛下杀手,太子殿下一定活着。”
“皇上,以顾昊之名,称呼太子殿下,想来,悠悠岁月,相处至今,偶有臆想,已然将他看作亲生孩子。”
“只不过,对慕皇帝恨意犹在,遂,臆想不乏清醒。”
“故此,五师姐料定,太子殿下住处,非寒即陋。”
高楠火速前往督护台,遍告同僚,追查正贤太子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