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又年轻又真诚的人

“吐蕃之于大唐,极其珍贵,朕的太子说吐蕃的雪山与天山一样,是大唐的西北屏障。”

“天可汗的太子是个很有智慧的孩子。”松赞干布的白发迎着夜风飘动着,白发下一张人到中年的憔悴面容。

这位吐蕃赞普人还未老,发已花白,多年来在长安养病。

有人说当今是陛下让松赞干布活着,他才能活这么久。

松赞干布道:“太子很有智慧,太子知道陛下与社稷需要的是什么。”

李承乾颔首。

松赞干布又道:“其实这篇文章不必让太子写。”

原本散步的陛下听闻此言脚步稍停。

“我觉得该是天可汗告知了上官仪,之后太子经过上官仪的指点,太子明白吐蕃之于大唐有多重要,才会写了这篇文章,才会进谏陛下早点将吐蕃收入大唐。”

松赞干布又道:“天可汗有此太子,为天可汗贺。”

这吐蕃赞普说得倒是很好听,话里话外都夹着另外的意思,就差没说是陛下暗示了上官仪,上官仪得到了暗示之后,将这件事告知了太子,并且太子写了这篇文章?

李承乾沉默了片刻,其实身为皇帝根本没有暗示过上官仪,松赞干布的推测有一定道理,可又觉得挺无辜的。

“我与天可汗有过约定,若吐蕃子民都愿意投效大唐,我绝不插手。”

李承乾笑道:“好。”

误会归误会,太子为何会写这篇文章,真的与自己这个皇帝没关系,那至于是不是上官仪有关系?

李承乾也懒得解释。

“陛下,公主殿下准备了绿豆汤。”

“也好。”

李承乾留下了松赞干布,两人坐在皇城内的大街上,吃着绿豆汤。

“今年的酷暑也就这么几天了,宫里的绿豆准备得不多。”李承乾接着又道:“等今年入秋之后,宫里会多做一些豆腐,到时候给你送去。”

松赞干布行礼道:“谢天可汗。”

吐蕃赞普与天可汗的谈话很平静,平静得令人觉得反常。

让人送走了松赞干布,李承乾这才回到两仪殿内,这里很宁静。

夜空下,从窗外照出来的灯火光很温馨,李承乾走入殿内,见到苏婉给孩子们检查着作业,还有东宫的批注文书。

宁儿询问道:“陛下,可要用些吃食?”

夜色确实已深了,临近子时,李承乾牵着她的手道:“你们用过吃食了?”

宁儿道:“烤了一些饼夹着酱牛肉就吃了,想着陛下还用过吃食,这个时候多半是饿了。”

“朕请了松赞干布喝了一碗绿豆汤。”

想起吐蕃的事,宁儿道:“听皇后说过,太子所写的那篇文章叫……”

李承乾道:“吐蕃之于大唐。”

宁儿应声道:“对,是吐蕃之于大唐,陛下回来之前这篇文章经由上官仪的手早就在坊间大肆宣扬了。”

“朕有些理解松赞干布为何说是朕,朕暗示了上官仪让太子写这篇文章了。”李承乾牵着宁儿的手在两仪殿前坐下。

相处这么多年,虽说不知陛下与松赞干布说了什么,不过看陛下因这件还是很高兴的。

宁儿道:“还记得当初陛下说过,若吐蕃与大唐的恩怨一直在,因地理关系大唐与吐蕃会因此发生百余年的战争。”

李承乾拍着她的手掌道:“朕真的说过吗?”

“说过。”宁儿再道:“陛下还说了,松赞干布这个人杀了可惜,若能为大唐所用,那该有多好,如今不正是陛下想要的结果吗?”

李承乾又点头道:“在你看来,朕有点像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就算陛下不择手段,那也是为了社稷。”

身后传来了苏婉的话语,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语气。

有宫女收拾着殿内,将这里的物件摆放整齐,只要陛下没有回来,苏皇后就没有办法入睡,只等陛下回来,皇后才能安心睡下,好在陛下每晚都会回来。

近些年,其实两仪殿一直都是这样。

翌日,李承乾早起晨练,在朝政国事上,算是得心应手,哪怕是再难的国事,也会有得力的朝臣去办。

身为皇帝会有些骄傲,可是在生活经验上,李承乾还需要向叔伯们讨教。

绕着皇城跑了三圈,李承乾这才跑回武德殿,清晨阳光还未完全出来,天空还有些灰蒙蒙的。

自从早朝推迟了之后,李承乾有足够的时间晨跑完,洗个澡再用个早饭,之后精神更好地去早朝。

在国事上游刃有余的皇帝,还要面对生活,还要处置各种家事。

洗了澡之后,李承乾刚坐下准备用饭,就又见到了一件家事,稚奴买了很多铁料,而这些铁料品质参差不齐。

传话的晋王府内侍低着头,行礼道:“陛下,晋王原本不想将这件事告知京兆府。”

李承乾道:“是慎弟让你来的吧?”

“是的。”

李承乾接着道:“稚奴不好向京兆府开口,更不敢告知朕,慎弟这才让你来一趟?”

“正是。”

“让李义府安排人去查问一番,他近来就查盐铁的事,这样就不用惊动稚奴了,这些事御史台正好也想寻个突破口,顺带的事。”

“喏。”

处置完这件家事,李承乾这才吃着今天的早食。

小鹊儿也早早睡醒了,她快步走来,当即就坐在了一旁,自己端着碗筷就吃了起来。

一碗黍米粥下肚,李承乾这才准备去早朝。

小鹊儿道:“父皇,听闻皇兄写了一篇文章?”

“你也知道了?”

“嗯,女儿听说了。”小鹊儿的神色带着狐疑,又道:“兄长自小最不喜文章了,还写?”

李承乾道:“朕知道。”

“陛下,早朝的时辰快到了,该到的人都在太极殿了。”

“朕这就去。”

李承乾换上外袍,便走向了太极殿。

乾庆十二年,八月,皇帝下旨派鸿胪寺少卿郭待举为使者,前往吐蕃。

意在查问吐蕃风貌,查问吐蕃的人们现状。

太子写了一篇吐蕃之于大唐的文章,皇帝也没有直接下旨让人去收了吐蕃,而是派人先去问了。

到了九月的时候,南诏送来了一个消息,南诏王过世了,而南诏的王子罗慎即位,成了新的南诏王。

本来吧,褚遂良以及各部尚书一起来新殿与陛下议事,把新罗与百济的后事都议好了,走到新殿外,就见到了正在外面发着脾气的许敬宗。

褚遂良叫住一旁的卢照邻,问道:“他这是怎么了?”

礼部侍郎卢照邻回道:“南诏的王子登基了。”

褚遂良冷哼道:“南诏的小王子登基了,与他有什么关系。”

卢照邻走了两步小声道:“在礼部看来,不论南诏还是小勃律国,他们这些小国的换国王都要经过礼部同意,南诏的这种行为恰恰是不臣之心,哪怕当年的金春秋,在新罗女王过世之后,他都不敢以新罗王自居。”

褚遂良道:“不臣之心?”

“正是,下官回去之后就去写奏章,劝谏陛下发兵问罪南诏的新王罗慎。”

看卢照邻一脸坚定的神色,褚遂良道:“可惜了,你应该在户部,不该在礼部的。”

“褚尚书说笑了。”卢照邻回忆着当初,往前继续走着,道:“待时机到了,下官就辞官了。”

褚遂良跟上脚步,道:“为何?”

“下官年轻的时候也想过位列三公九卿,那时候下官见过的人还太少,见到的风景也太少,年轻又自以为是,直到来了长安,来到这朝堂,下官见到了更多的人,见到了如此多的才俊。”

卢照邻摇头道:“说什么望门才子,卢氏的骄傲?呵呵……这骄傲不过是在幽州这个小地方罢了,而放眼天下!下官见到了裴炎,狄仁杰,上官仪,裴行俭,薛仁贵,王玄策,张大安,郭骆驼……他们才是人杰。”

褚遂良道:“他们的确很不错。”

相较于这些年轻的人杰,卢照邻则觉得自己的光芒算得了什么?

再看眼前,卢照邻又道:“其实下官不适合在朝中任职,早在崇文馆时候,下官见到了姚崇与骆宾王,杨炯这些孩子,这才觉得若是我在崇文馆教书那该多好,换言之我应该去支教。”

“褚尚书……”

闻言,刚出神的褚遂良又匆忙回神,摆了摆神色道:“你说。”

卢照邻道:“其实下官也不愿意去礼部,若就因褚尚书与许尚书之间的争斗,而让下官从礼部前往户部,是为了报复对方,得到些许舒坦?其实大可不必,我的才学更不足应对户部的事。”

“我能来礼部任职侍郎也足够了,等将来许尚书告老了,下官也会离开礼部,郭正一比我更适合接任礼部尚书的位置,褚尚书不用多费心思。”

听着这一番十分真诚的话语,褚遂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话,站在承天门下,看着人离开。

卢照邻是个很真诚的人,这样的年轻人也该被真诚对待,只不过真诚得有些太年轻了。

褚遂良心中有了结论,似乎一眼就能看到这个年轻人的人生尽头。

正想着,又见到了许敬宗也朝着这里走着。

见对方也停下了脚步,褚遂良道:“你我都斗了大半辈子了,头发都白了很多,你我就不能真诚些吗?”

“褚狗。”许敬宗留下这么一句话,挥袖离开,还要去忙着他的国事。

“许贼!”褚遂良指着许敬宗的背影,怒喝一声也挥袖离开。

乾庆十二年,到了九月,一道急报送到了长安城,这份急报记录着幽州与辽东的事,今年的东北又一次丰收,肥沃地黑土地种出了数不清的粮食,豆子与稻米满仓,放都放不下了。

中原的平原地带本就是粮仓,如今又有了辽东,皇帝亲自赐名东北大米。

幽州从来不是苦寒之地,只要治理得足够好,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开垦,千里的沃野可以种出吃不完的粮食。

李唐的粮仓有好几座,辽东的粮仓,黄河两岸,以及江南两道。

相比之下,天山的粮食与青海的粮食反倒不是主力,可以另行储存。

最近,户部要应对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天竺的粮食要如何运送到中原,当年天竺女王耗费了庞大人力,才将粮食送到了长安,这种事可以做一次,但不能做很多次。

天竺女王可以不计成本,哪怕杯水车薪,可朝中不能做这种不现实的事。

兵部侍郎裴炎来到了户部。

褚遂良看着一张巨大的地图道:“裴侍郎,所来何事?”

裴炎递上一卷书道:“这是军中的呈报,希望对户部的事有所益处。”

褚遂良接过书卷,再看如今的裴炎,笑道:“朝中最年轻的侍郎,当真了得。”

裴炎作揖行礼。

褚遂良又道:“你也不用这般拘谨,老夫要是在你这个年纪成了六部的侍郎,会更猖狂,你如今能这般谦逊,很难得。”

裴炎道:“是陛下给了下官机会,是朝中让下官得以施展才能。”

这个裴炎的确是在最好的时候来朝中任职,那时候正值支教大兴又是陛下要建设安西大都护府的年月。

正是那几年,以裴炎,狄仁杰为首的这些翘楚一个个出现了。

褚遂良道:“西域正是个好地方。”

裴炎道:“天竺以南是海,从天竺以南的大海东渡可以抵达中原的南海,听从曾经有人从天竺的海边出发,到了真腊国。”

褚遂良又看向地图,问道:“天竺的海边?从那里来到中原很远吗?”

“嗯,很遥远,如同天堑,没人能活着渡海这么远,即便是到了真腊能活着都算走运。”

这件事就涉及到褚遂良的知识短板。

裴炎又道:“经由军中商议,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在天竺口耳相传的事迹,是不是真的可以渡海还要实际去过才好,很冒险可一旦成功……”

“一旦成功了,带来的隐患与益处,也是相等的。”褚遂良补上了一句话。

裴炎颔首。

褚遂良将手中的书卷放下,“陛下说过的,要让更多的唐人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