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白白是只猫
第1440章 新的一年
小
大
2016年的最后一天,就这么翻过去,时间进入了2017年。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失败造成的影响还在持续着,一个失败,另外一个成功,这种影响的迭加超乎了想像,哪怕美国最悲观者也没有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有极端激进派,妄图进行最后一波。
可惜更多的人没有那么疯狂,真正疯狂的只是少数人。
在战略武器的威慑下,没有多少人愿意冒着死亡的风险,进行拼死一搏。
马斯克不再述说着‘殖民火星’的伟大鸿图,因为从现在开始,已经有国家可以真的载人登火星。
以前马斯克为何不说‘载人登月’,而是构造‘殖民火星’梦?
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具备载人登火星的能力,哪怕space x一再推迟载人登火星计划,大家也都能理解。
现在则不一样了!
你在吹牛逼,别人已经可以载人登上火星了。
美军也显得低调,仿佛要让人忽略美军的存在。
哪怕美军个别人想要铤而走险,但是往往被更多人阻止。
毕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身处一线的就是美军,谁愿意在战争中战死。
华夏这边,则是迎来了更多友好国家的访问。
不少友好国家,都希望借此机会,与华夏达成合作,在航天领域,借助华夏的东风,将自己国家的航天员送到太空,去天宫空间站工作,如果运气好的话,让自己国家的航天员去月球的‘广寒宫’科研基地进行工作,那就更好了。
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可21世纪是太空时代,谁掌握太空谁就掌握这个时代。
现在太空领域方面的竞争,各个梯队已经非常明显了。
弱国、小国,基本上只能抱大腿,才能上得了太空。
看看现在,欧洲航天局都还没有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
真正能够进行载人航天的,就只有华夏、美国、俄罗斯。至于能够载人登月的话,全世界更是只有华夏具备。
华夏,将大量的资源投向‘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
以前华夏怎么说的,现在就是怎么做的。
而且还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华夏也用这种方式再次向世界表明,华夏是说话算数的。
“月球是属于全体地球人类,不属于某个国家,我们欢迎各国积极开发月球,月球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各国可以在开发月球中将所得用于造福各国人民”
华夏的态度在关于月球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那就是月球是属于全体地球人类的,不属于单独某个国家,华夏支持也欢迎各国开发月球。
至于各国怎么把航天员送往月球,怎么开发月球资源,那是各国的内政,不干涉他国内政是华夏的外交准则之一。
刘韬也是在这一天,再次目送着‘月桂’号宇宙飞船载着14位航天员和超过270吨的仪器设备、物资起航。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这是一个真正的世纪工程,工程分成三期,总投资将超过20万亿人民币。
其中的宇宙飞船,战略运输宇宙飞船便要建造10艘,而像‘盘山’号宇宙飞船这种用于地月快速往返的宇宙飞船,则是会建造二十艘,方便用于航天员、科学家往返地球与月球之间。
而负责宇宙飞船建造的,便是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
同样的,‘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也是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与华夏航天局联合主导这个世纪工程。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前期最依赖的便是太阳能发电以及核电池,而要建造核电站,预计要到2025年才能建成。
毕竟核电站,并非‘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的全部,而只是隶属于能源部分的一部分。
整个‘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华夏调集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代表着地球人类智慧的结晶。
离开贵飞集团后,刘韬乘坐着专机直接抵达京城。
第二天早上,召开了盛大隆重的‘载人登月’表彰大会。
这些航天员,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再怎么夸都不为过。
他们中每一个,都是国宝,真正的国宝!
受到表彰的,不仅仅只有航天员,还有‘载人登月’工程表现出色的工程师、单位,这些人、单位都受到了表彰。
刘韬亲自给刘颖卿颁发奖章,他眼中都是骄傲自豪之色。
他为自己的女儿取得了卓越成就而感到骄傲自豪。
刘颖卿与其他航天员表现不同,她紧紧地抱住刘韬。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知道,原来刘颖卿竟是刘韬的女儿。
虽然,这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
刘韬在致辞的时候,坚定的表示,华夏的未来在于星辰大海,华夏已经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相比起浩瀚的星空,地球显得渺小。
月球,‘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
‘月桂’号宇宙飞船停在那里,庞大到不可思议,人在它面前显得很小。
机舱打开着。
航天员配合着工程师,正在卸载仪器设备和物资。
航天员与工程师们,按照计划不断推进着建造计划。
在‘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随处可见太阳能发电板,每天太阳能发电量都极为可观。
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不穿着特制的航天服,那么在月球表面外面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月球表面,最低可以低到233c,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23摄氏度,想象是多么恐怖。
而且月球的大气压是非常低的,只有1.3x10千帕,而在地球差不多是101千帕,月球的大气压都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特制的航天服,仅仅这种恐怖的内外气压差距,就足以让人爆体而亡。
夜幕降临,牛犇犇在跟地球进行联系。
牛犇犇是西南联大毕业的,博士毕业就到了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参与了生命系统方面的研究。
他参与了‘天宫’空间站的生命系统工程,然后在启动‘广寒宫’科研基地工程后,牛犇犇同样被调到这个世纪工程的生命系统工程,现在是生命系统工程副总工程师之一。
为了真实了解生命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及时解决,牛犇犇带着一部分团队来到了月球。
到目前为止,生命系统工程已经可以支撑500人的长期生活。
与地球不同,‘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的建筑物都是单独的,具有强大的扛低温、高温能力以及强大的抗压强能力,同时具有强大的防辐射保护能力。每一建筑物都是封闭。
这里的建筑物,也与地球不同,没有钢筋混凝土,而是在地球就弄好了,到了月球后可以迅速的安装好。
在生活、工作的区域,甚至都不需要穿着航天服,因为那里的气压、大气构成与地球相差无几。
而这些区域,都是与一些建筑的椭圆形建筑物相连着,这些椭圆形建筑物,便是华夏的生命系统核心。
这里会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这里,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氧气,供给人所使用。
而在采矿区,也会提炼出氧气、氢气、固态碳,然后负责生命系统方面工程的,便是获取需要的氧气,氧气与氢气形成水,供给人使用以及植被使用。
整个生命系统非常的复杂,但是它又是至关重要,它从很大程度上支撑起整个基地。
不然的话,什么都需要从地球运到月球,那成本太高了,也浪费宇宙飞船的运力。
生命系统部分的工程师,都得随时关注各个区域的压强、各种气体的含量,从而确保各个区域的安全,从而保障航天员与科学家们的安全。
另一个区域,这是一个现代化小型工厂。
同样也是一个无人化的智能工厂,这种现代化生产线,在地球都是非常少见的。
这里是在生产独特的钛合金部件。
月球极低的大气压,如同太空中的真空,而且引力也比地球低得多,在制造一些精密部件有着巨大的优势。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相当大的仪器设备等,都是要在月球自己生产,同样的,也会送一部分回到地球。
而整个月球开发计划的一个重心,氦3的开发,同样也在进行着。
到目前为止,华夏已经从月球提炼了1吨的氦3,这些氦3通过宇宙飞船全部运回地球。
1吨氦3聚变释放的总能量可以发电1320亿度电,理论上若是可以全部利用的话,可以供4000万人口城市使用一年以上。
当然,目前氦3主要是作为宇宙飞船聚变的燃料。
而随着‘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氦3的开采速度会越来越快。
在热热闹闹之中,华夏迎来了春节假期。
春节假期,全国人民大部分都会放假,这也是旅游黄金周,同样也是各地店铺生意最火热的时候。
北方很多人,这时候会选择到南方过年旅游,当然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前往南洋旅游。
南洋海洋黄金航线,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坐着游轮进行航海旅行。
湄公河、湄南河、红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除了航运价值外,旅游价值也不断的凸显出来。
一体化的推进,受益最大的便是南洋了。
无数华夏人涌向南洋,给南洋带来了发展资金、管理模式,华夏人的勤劳勇敢,为南洋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整个南洋,到处可见中文标识,说的是普通话。
而生存空间的变大,也让人们不用像以前那么卷,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刘韬等人,在春节期间来到南洋考察,给南洋人民拜拜年,看看南洋这里的人民生活有没有变好。
在地球上,华夏的海外最重要工作,便是推动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形成真正的一体化。
在一体化方面,华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极为惊人的。
而这也考验着华夏的组织能力、计划能力。
南洋各地的发展,也并非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偏重,各有分工。
比如一些地方,人口多,人口素质比较低,人工成本比较低,那在发展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就有优势。比如一些地方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那边开采石油、天然气,发展石化工业.
当然,南洋也在很多地方划定了耕地红线,用于确保农业生产用地。
大片大片的三角洲产粮区,采用了机械化作业。
毕竟在南洋这里,要是当农民,一个人就有百亩地,一家三口的话便有三百亩地,传统的精耕细作并不适合这里。
大年初一晚上,刘韬他们来到一座军营,慰问官兵们,和官兵们一起包饺子,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路南行,每天行程都安排得满满。
到了大年初六这天,刘韬他们来到了椰城,陈维民和一众政要、富豪们亲自迎接刘韬他们,刘韬他们到了广场给英雄碑献上花篮,致敬过往的英雄们,然后视察着椰城这一座城市。
相比以往,此时椰城的更显繁华了,前来这里旅游的人数多达百万。
初七这天,其他人离开椰城了,刘韬留在了椰城。
陈维民陪着刘韬在沙滩散步,吹着海风。
陈维民说起了即将到来的大会,也就是区域一体化会议。
这是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的高规格会议,也是定下基调。
此次会议,显得很独特,因为外部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战争的风险,正在进一步提升。
澳大利亚那边,极有可能进行军事冒险,以转移内部矛盾。
这已经有了蛛丝马迹,澳大利亚那边的舆论正在进一步发酵。
随着铁矿石、羊毛、水产品、红酒等商品出口受阻,美国和欧洲根本无法消化澳大利亚这么多的产能,这使得澳大利亚这几年的情况愈加的不妙。
而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选择一如既往地立场。
而且澳大利亚内部,也出现了愈加严重的问题,多个政党意见不一致,形不成统一意见,与日裔移民的矛盾,也在不断增加着。
“南太平洋舰队现在如何?”刘韬问道。
一旦爆发战争,海军、空军便是绝对的主力。
毕竟双方之间是隔着海。
“南太平舰队正在进行训练、戒备着,空军随时在监测澳大利亚那里!”陈维民说道,“现在担心的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不用担心,只需要注意澳海军、空军与美在澳海军、空军。”刘韬说道。
对此,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失败造成的影响还在持续着,一个失败,另外一个成功,这种影响的迭加超乎了想像,哪怕美国最悲观者也没有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有极端激进派,妄图进行最后一波。
可惜更多的人没有那么疯狂,真正疯狂的只是少数人。
在战略武器的威慑下,没有多少人愿意冒着死亡的风险,进行拼死一搏。
马斯克不再述说着‘殖民火星’的伟大鸿图,因为从现在开始,已经有国家可以真的载人登火星。
以前马斯克为何不说‘载人登月’,而是构造‘殖民火星’梦?
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具备载人登火星的能力,哪怕space x一再推迟载人登火星计划,大家也都能理解。
现在则不一样了!
你在吹牛逼,别人已经可以载人登上火星了。
美军也显得低调,仿佛要让人忽略美军的存在。
哪怕美军个别人想要铤而走险,但是往往被更多人阻止。
毕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身处一线的就是美军,谁愿意在战争中战死。
华夏这边,则是迎来了更多友好国家的访问。
不少友好国家,都希望借此机会,与华夏达成合作,在航天领域,借助华夏的东风,将自己国家的航天员送到太空,去天宫空间站工作,如果运气好的话,让自己国家的航天员去月球的‘广寒宫’科研基地进行工作,那就更好了。
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可21世纪是太空时代,谁掌握太空谁就掌握这个时代。
现在太空领域方面的竞争,各个梯队已经非常明显了。
弱国、小国,基本上只能抱大腿,才能上得了太空。
看看现在,欧洲航天局都还没有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
真正能够进行载人航天的,就只有华夏、美国、俄罗斯。至于能够载人登月的话,全世界更是只有华夏具备。
华夏,将大量的资源投向‘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
以前华夏怎么说的,现在就是怎么做的。
而且还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华夏也用这种方式再次向世界表明,华夏是说话算数的。
“月球是属于全体地球人类,不属于某个国家,我们欢迎各国积极开发月球,月球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各国可以在开发月球中将所得用于造福各国人民”
华夏的态度在关于月球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那就是月球是属于全体地球人类的,不属于单独某个国家,华夏支持也欢迎各国开发月球。
至于各国怎么把航天员送往月球,怎么开发月球资源,那是各国的内政,不干涉他国内政是华夏的外交准则之一。
刘韬也是在这一天,再次目送着‘月桂’号宇宙飞船载着14位航天员和超过270吨的仪器设备、物资起航。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这是一个真正的世纪工程,工程分成三期,总投资将超过20万亿人民币。
其中的宇宙飞船,战略运输宇宙飞船便要建造10艘,而像‘盘山’号宇宙飞船这种用于地月快速往返的宇宙飞船,则是会建造二十艘,方便用于航天员、科学家往返地球与月球之间。
而负责宇宙飞船建造的,便是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
同样的,‘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也是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与华夏航天局联合主导这个世纪工程。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前期最依赖的便是太阳能发电以及核电池,而要建造核电站,预计要到2025年才能建成。
毕竟核电站,并非‘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的全部,而只是隶属于能源部分的一部分。
整个‘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华夏调集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代表着地球人类智慧的结晶。
离开贵飞集团后,刘韬乘坐着专机直接抵达京城。
第二天早上,召开了盛大隆重的‘载人登月’表彰大会。
这些航天员,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再怎么夸都不为过。
他们中每一个,都是国宝,真正的国宝!
受到表彰的,不仅仅只有航天员,还有‘载人登月’工程表现出色的工程师、单位,这些人、单位都受到了表彰。
刘韬亲自给刘颖卿颁发奖章,他眼中都是骄傲自豪之色。
他为自己的女儿取得了卓越成就而感到骄傲自豪。
刘颖卿与其他航天员表现不同,她紧紧地抱住刘韬。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知道,原来刘颖卿竟是刘韬的女儿。
虽然,这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
刘韬在致辞的时候,坚定的表示,华夏的未来在于星辰大海,华夏已经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相比起浩瀚的星空,地球显得渺小。
月球,‘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
‘月桂’号宇宙飞船停在那里,庞大到不可思议,人在它面前显得很小。
机舱打开着。
航天员配合着工程师,正在卸载仪器设备和物资。
航天员与工程师们,按照计划不断推进着建造计划。
在‘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随处可见太阳能发电板,每天太阳能发电量都极为可观。
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不穿着特制的航天服,那么在月球表面外面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月球表面,最低可以低到233c,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23摄氏度,想象是多么恐怖。
而且月球的大气压是非常低的,只有1.3x10千帕,而在地球差不多是101千帕,月球的大气压都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特制的航天服,仅仅这种恐怖的内外气压差距,就足以让人爆体而亡。
夜幕降临,牛犇犇在跟地球进行联系。
牛犇犇是西南联大毕业的,博士毕业就到了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参与了生命系统方面的研究。
他参与了‘天宫’空间站的生命系统工程,然后在启动‘广寒宫’科研基地工程后,牛犇犇同样被调到这个世纪工程的生命系统工程,现在是生命系统工程副总工程师之一。
为了真实了解生命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及时解决,牛犇犇带着一部分团队来到了月球。
到目前为止,生命系统工程已经可以支撑500人的长期生活。
与地球不同,‘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的建筑物都是单独的,具有强大的扛低温、高温能力以及强大的抗压强能力,同时具有强大的防辐射保护能力。每一建筑物都是封闭。
这里的建筑物,也与地球不同,没有钢筋混凝土,而是在地球就弄好了,到了月球后可以迅速的安装好。
在生活、工作的区域,甚至都不需要穿着航天服,因为那里的气压、大气构成与地球相差无几。
而这些区域,都是与一些建筑的椭圆形建筑物相连着,这些椭圆形建筑物,便是华夏的生命系统核心。
这里会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这里,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氧气,供给人所使用。
而在采矿区,也会提炼出氧气、氢气、固态碳,然后负责生命系统方面工程的,便是获取需要的氧气,氧气与氢气形成水,供给人使用以及植被使用。
整个生命系统非常的复杂,但是它又是至关重要,它从很大程度上支撑起整个基地。
不然的话,什么都需要从地球运到月球,那成本太高了,也浪费宇宙飞船的运力。
生命系统部分的工程师,都得随时关注各个区域的压强、各种气体的含量,从而确保各个区域的安全,从而保障航天员与科学家们的安全。
另一个区域,这是一个现代化小型工厂。
同样也是一个无人化的智能工厂,这种现代化生产线,在地球都是非常少见的。
这里是在生产独特的钛合金部件。
月球极低的大气压,如同太空中的真空,而且引力也比地球低得多,在制造一些精密部件有着巨大的优势。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相当大的仪器设备等,都是要在月球自己生产,同样的,也会送一部分回到地球。
而整个月球开发计划的一个重心,氦3的开发,同样也在进行着。
到目前为止,华夏已经从月球提炼了1吨的氦3,这些氦3通过宇宙飞船全部运回地球。
1吨氦3聚变释放的总能量可以发电1320亿度电,理论上若是可以全部利用的话,可以供4000万人口城市使用一年以上。
当然,目前氦3主要是作为宇宙飞船聚变的燃料。
而随着‘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氦3的开采速度会越来越快。
在热热闹闹之中,华夏迎来了春节假期。
春节假期,全国人民大部分都会放假,这也是旅游黄金周,同样也是各地店铺生意最火热的时候。
北方很多人,这时候会选择到南方过年旅游,当然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前往南洋旅游。
南洋海洋黄金航线,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坐着游轮进行航海旅行。
湄公河、湄南河、红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除了航运价值外,旅游价值也不断的凸显出来。
一体化的推进,受益最大的便是南洋了。
无数华夏人涌向南洋,给南洋带来了发展资金、管理模式,华夏人的勤劳勇敢,为南洋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整个南洋,到处可见中文标识,说的是普通话。
而生存空间的变大,也让人们不用像以前那么卷,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刘韬等人,在春节期间来到南洋考察,给南洋人民拜拜年,看看南洋这里的人民生活有没有变好。
在地球上,华夏的海外最重要工作,便是推动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形成真正的一体化。
在一体化方面,华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极为惊人的。
而这也考验着华夏的组织能力、计划能力。
南洋各地的发展,也并非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偏重,各有分工。
比如一些地方,人口多,人口素质比较低,人工成本比较低,那在发展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就有优势。比如一些地方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那边开采石油、天然气,发展石化工业.
当然,南洋也在很多地方划定了耕地红线,用于确保农业生产用地。
大片大片的三角洲产粮区,采用了机械化作业。
毕竟在南洋这里,要是当农民,一个人就有百亩地,一家三口的话便有三百亩地,传统的精耕细作并不适合这里。
大年初一晚上,刘韬他们来到一座军营,慰问官兵们,和官兵们一起包饺子,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路南行,每天行程都安排得满满。
到了大年初六这天,刘韬他们来到了椰城,陈维民和一众政要、富豪们亲自迎接刘韬他们,刘韬他们到了广场给英雄碑献上花篮,致敬过往的英雄们,然后视察着椰城这一座城市。
相比以往,此时椰城的更显繁华了,前来这里旅游的人数多达百万。
初七这天,其他人离开椰城了,刘韬留在了椰城。
陈维民陪着刘韬在沙滩散步,吹着海风。
陈维民说起了即将到来的大会,也就是区域一体化会议。
这是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的高规格会议,也是定下基调。
此次会议,显得很独特,因为外部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战争的风险,正在进一步提升。
澳大利亚那边,极有可能进行军事冒险,以转移内部矛盾。
这已经有了蛛丝马迹,澳大利亚那边的舆论正在进一步发酵。
随着铁矿石、羊毛、水产品、红酒等商品出口受阻,美国和欧洲根本无法消化澳大利亚这么多的产能,这使得澳大利亚这几年的情况愈加的不妙。
而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选择一如既往地立场。
而且澳大利亚内部,也出现了愈加严重的问题,多个政党意见不一致,形不成统一意见,与日裔移民的矛盾,也在不断增加着。
“南太平洋舰队现在如何?”刘韬问道。
一旦爆发战争,海军、空军便是绝对的主力。
毕竟双方之间是隔着海。
“南太平舰队正在进行训练、戒备着,空军随时在监测澳大利亚那里!”陈维民说道,“现在担心的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不用担心,只需要注意澳海军、空军与美在澳海军、空军。”刘韬说道。
对此,他还是很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