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天策府副总管人选有了
一时之间,拿破仑成为了历代古人们讨论的焦点热点。
特别是本来天幕之前,
就提起过几次拿破仑。
而看到这一段视频里拿破仑凭着自己的个人魅力,就收服士兵,威风八面的样子。
自然也让不少人有所神往。
霍去病就十分的期待。
他紧紧盯着天幕,嘴里嘟囔着:
“这拿破仑,单枪匹马回国,收复士兵,应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到底凭什么有这种魔力?”
“真想快点看看天幕上再讲讲拿破仑,看看拿破仑打出过怎样辉煌的战果。”
“是如何纵横沙场、建功立业的。”
而新的天幕也随即出现。
果然是一个拿破仑的视频。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位传奇人物波澜壮阔的人生。】
【去探寻拿破仑?波拿巴那令人惊叹的崛起之路。】
【看看拿破仑是如何,从地中海的一座小岛上开始。】
【一直到掌握整个欧洲大陆的权力巅峰。】
【1769年8月15日,当科西嘉岛最后一缕独立之火在法国军靴下熄灭时。】
【一个改变欧洲命运的婴儿,在阿雅克肖城啼哭坠地。】
【父亲为新生儿登记的法语名是。】
【拿破仑?波拿巴。】
【这个时候的科西嘉岛,刚刚经历了一场主权的更迭。】
【从热那亚共和国被割让给了法国。】
【岛上的居民们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心里满是抵触,民族情绪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触即发。】
【小拿破仑就在这样动荡的环境里呱呱坠地。】
【父亲卡洛?波拿巴为谋求子女前途,利用法王路易十六为安抚科西嘉人设立的奖学金制度。】
【将9岁的拿破仑送入法国本土的布里埃纳军校。】
【在那里,拿破仑这个来自偏远小岛、操着一口带着浓重意大利口音法语的孩子,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异类,遭受了不少排挤和嘲笑。】
【但拿破仑可不是那种轻易就被打倒的人。】
【他把这些挫折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
【在军校的冷眼与嘲弄中,这个操着意大利口音的少年展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和孤傲性格。】
【他在自述中写道:“我要用火与剑,让世界记住我的名字。”】
【1778年法国与科西嘉独立领袖保利的决裂,成为少年拿破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他被迫在故土情怀与个人前途间抉择。】
【最终,意大利出身的拿破仑选择效忠法国。】
【1784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拿破仑以炮兵少尉身份从巴黎皇家军校毕业,成功考入巴黎军官学校。】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军事理论,结识了一群和他一样胸怀壮志的青年才俊。】
【他们一起探讨战争、梦想着未来。】
【拿破仑的视野也因此变得更加开阔。】
【正当拿破仑在军校里潜心学习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
【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学校也无法正常教学。】
【但拿破仑没有丝毫犹豫和慌乱。】
【因为拿破仑知道,这个混乱的时代,却是一个可以让他大展宏图的舞台。】
【1793年的土伦战役,成为拿破仑军事生涯的引爆点。】
【法国南部的土伦城被保王党和英军联合占领,这对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拿破仑临危受命,担任炮兵指挥官。】
【24岁的炮兵上尉提出用密集炮火压制要塞、配合步兵突袭的战术。】
【并且,拿破仑敏锐地发现了英军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弱点——小直布罗陀炮台。】
【这个炮台位于港湾内,是英军防御的核心据点。】
【拿破仑果断地组织炮兵,集中火力对炮台进行猛烈轰击。】
【当他的炮弹准确命中联军弹药库引发大爆炸时,整个战场为之震动!】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法军成功夺取了炮台,英军舰队见状,只好灰溜溜地撤离。】
【土伦战役的胜利,让拿破仑一战成名,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年仅24岁的拿破仑,被破格晋升,连升四级成为准将。】
【此役大胜后,拿破仑崭露头角。】
【成为了当权者们的所看重的对象。】
【罗伯斯庇尔弟弟在报告中惊叹:“这个科西嘉人身上燃烧着革命的闪电。”】
【1795年“葡月政变”中,拿破仑用大炮轰碎巴黎街头的保王党叛军,被督政府授予“葡月将军”称号。】
【这场血腥镇压不仅巩固了革命政权。】
【更让拿破仑开始进入权力核心的视野。】
【次年3月,他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率军出征意大利。】
天幕此时给出了一张油画。
就是那张世界名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画面上的拿破仑,身姿英武不凡,霸气外漏。
网友们的弹幕,也纷纷的飞出。
《世界名画!》
《这张真的太帅了。》
《据说真实的历史,拿破仑此时是骑的骡子翻越的阿尔卑斯山。》
《意大利战役期间才是拿破仑的巅峰。》
《拿破仑一生最意气风发的时期,五战北意大利,72场大小战役,69胜2负1平,神仙战绩!》
《九个月,四倍杀伤,偏师杀进维也纳,督政府和奥王室都惊呆了。》
《27岁就达到了其他将领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说开挂都不为过。》
《仔细研究一下拿皇的意大利战绩,发现操作真的天秀。》
《劣势兵力无限机动,直接把奥地利军队打懵了。》
而天幕外。
看着天幕上意气风发的拿破仑。
看到拿破仑,率领一支三流军队,即将在意大利创下辉煌。
韩信不禁想起自己面对赵国二十万大军,背水列阵,绝境求生。
“当年我以数万杂牌部队,对抗强敌,唯有置之死地,激发将士求生斗志,方能取胜。”
“这拿破仑身处异国征战,翻山越岭,想来也是面临着严峻战局,才出此翻越雪山的险招。”
“看天幕说拿破仑在意大利的战争发挥很秀?”
“能有多秀?”
而在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问李靖道:
“卫公,你怎么看?”
李靖观看着视频,答道道:“启禀陛下。”
“这拿破仑在复杂局势下,率士兵跨越天险,展现出非凡的军事领导力。”
“我们也知道,在意大利拿破仑肯定是战绩辉煌。”
“战争需审时度势,知己知彼。”
“他能把握时机,敢于冒险,定是对自身实力和敌军情况有清晰认知,如此方能在战场上纵横捭阖。”
李世民哈哈一笑。
“此时的拿破仑,应该才刚刚成为军团总指挥,正是需要建功立业的时候。”
“二十多岁的他,应该是做到了。”
“而当年二十多岁的朕,同样是做到了。”
“越是需要功名的时候,就越需要打出奇迹的战例!”
“并且这拿破仑带着的意大利军团,不是什么精锐,补给装备也不足。”
“可以说,拿破仑获得的资源是很少的。”
“但很显然,拿破仑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由拿破仑指挥打仗,对整个国家肯定也很有帮助。”
“少量兵力取得大胜,这一点,也很符合朕的战争经济学。”
“要是拿破仑此子生在大唐,朕让他做天策府副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