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二德子崛起的诀窍,古人们懂了。
第195章 二德子崛起的诀窍,古人们懂了。
天幕。
【相比英法俄美等列强,德国是一个后发国家。】
【但姗姗来迟的德国一诞生。】
【就令全世界大吃一惊!】
【德国在主要的指标方面,比如人口总量,钢铁产量,煤产量,国民生产总值,铁路里程,等诸多能代表硬实力的指标上。】
【都远远的超过了老牌强国法国。】
【在欧洲的整体国力,仅次于称霸了全世界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
【德国,从濒临亡国的绝境,一跃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强国。】
【为什么德国在统一之后,能崛起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
【其中最基础的一个因素。】
【就是德国,十分重视国民基础素质的教育。】
【全民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作为德国振兴的基础。】
【指挥军队战胜法国,俘虏拿破仑三世的毛奇元帅,就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
【在1820年,当时德国小学的孩子们,就已经可以了解到,万里之外的万里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可以了解到,五大洲不同的环境,人种。】
【了解到许多的基础自然知识。】
【学生们上学,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货物作为学费。】
【几乎免费。】
【反而不上学,会受到罚款。】
【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曾经说过:正是因为国家穷困,所以反而要继续大力推进教育。】
【他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穷的,哪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衰亡的。】
……
《弹幕:再穷不能穷教育!》
《德国的工业基础是真的好!》
《姗姗来迟的一个国家,比美国还年轻,但发展的速度也不亚于当时的美国。》
《分裂状态下的德国,初等教育的普及比英国都领先两个世纪。》
《英法是精英教育,穷人孩子哪有钱上学?》
《到普鲁士完全变了个样,你不去上学还要罚钱!》
《普鲁士的教育绝对是极其成功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的基石。》
《有了全民的教育普及,才有了举国快速工业化。》
《这么一看,维多利亚游戏的识字率多么重要。》
……
古人们看到这里,也彻底的震惊了。
知道教育重要。
但没想到,教育这么的重要?
唐朝。
李世民敏锐的意识到。
后世的教育,和目前大唐的教育可是两回事。
大唐自然也重视教育。
也重视培育人才。
但这种重视和培育,是让那些本身就有经济条件接受教育的人,在他们获得了基础教育之后。
再进一步的,给他们打开上升的通道。
让他们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可以成为大唐的人才。
而后世的普鲁士则完全不一样。
他们是全民教育!
每个人都能得到基础的教育机会!
在无比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当中,出现顶级的人才,那概率自然也就大得多。
受教育的工人,干活更有效率。
受过教育的士兵,也能更出色的战斗。
“看来,大唐想要在目前已经很强盛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话。”
“突破口就是在教育方面!”
李世民斩钉截铁!
至于让百姓懂得太多,会不会反而影响大唐的统治?
李世民也出现了犹豫的表情。
不过在犹豫片刻之后,李世民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或许后世大唐的,不那么出色的帝王,他们无法掌握。”
“但至少朕有信心掌握。”
于是李世民在纸上写着草稿,粗略的计算,假如在大唐推行全民教育的话,需要花费多少的国家预算?
而天幕还在继续讲述。
【在普鲁士,上学和服兵役是同样重要的。】
【在德国统一前夕,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七。】
【现代化的大学体系,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普鲁士以及德国政府,也都在政策方面为大学提供各种优惠】
【而学校的教育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也教会了他们的民族热情和国家荣誉感。】
……
弹幕此时,适时的响起了一阵令人激情澎湃的音乐。
同时不断的播放各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设备。
发电机、内燃机、列车、轮船、车床等等……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
【但他们凭借着全民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十九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
【电气时代的许多重要发明,都自德国诞生。】
【比如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发电机。】
【世界第一辆汽车。】
【世界第一台柴油发电机等等等等。】
【从1851年到1900年,这期间全世界的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德国的成果达到202项。】
【超过了英法两国的总和,位居世界第二位。】
【在1871年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四十多年时间里。】
【德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
【1910年的时候,德国的工业总量,已经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
【可以说,凭借着科教兴国,德国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式。】
……
汉初。
刘邦看到这里。
看的是热血沸腾!
目前的大汉,经过战国时期数百年的战争。
经过秦朝的暴政。
经过秦末的乱世。
再加上北方匈奴的威胁。
全国上下有多么的残破不堪,刘邦是非常清楚的。
刘邦知道大汉需要发展。
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来实现恢复和重新走向新的巅峰。
而天幕上的德国。
正是花费几十年,从几乎灭亡发展成为了欧洲头号强国!
这是刘邦所希望看到的。
刘邦希望,在自己这一代人以及自己的下一任,甚至下下一任这几十年的时间里。
把大汉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富强!
为接下来大汉进一步的扩张。
击败匈奴,为大汉的耻辱复仇!
而在三国。
诸葛亮也是恍然大悟。
“先帝尚在时,经常说以人为本。”
“我之前一度以为,以人为本是只要善待百姓,凭借着人民,凭借着百姓的支持,才能够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但现在,看了后世德国的崛起方式。”
“看到他们重视人民的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我仿佛也知道了……以人为本的更深一层次的含义。”
“先帝呀,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您的精神财富还在启发我吗?”
明朝。
朱祁镇听着天幕上令人澎湃的音乐。
看着德国崛起之后,在欧洲无人能敌的强势地位。
忍不住也心生向往。
“真好啊!那崛起之后的德国在欧洲肯定就是霸主了!”
“怪不得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那么强。”
“对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参与了吗?应该是参与了的。”
“德国的表现又如何呢?”
“但反正,朕要是德国皇帝,且拥有如此强大的国力。”
“朕是一定,要向周围的强国进行报复的。”
“开疆拓土!”
而在古人们,纷纷觉得已经知道了德国为何而崛起之后。
天幕也开始讲述最后一段内容。
【德国崛起的样子很吸引人,许多后发的国家都羡慕,都希望学习德国。】
【但许多国家,在学习德国的时候,往往都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在俾斯麦的努力之下。】
【德国统一之后,拥有长达数十年的相对和平环境。】
【俾斯麦的外交努力,为这个被欧洲多个强国忌惮遏制的国家,创造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窗口期。】
【俾斯麦虽然是被称为铁血宰相。】
【并且也一直认为,德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但俾斯麦从来不同意,将强大的德军用来进行领土的扩张。】
【俾斯麦希望德国,成为欧洲中部的强国。】
【但同时德国也要尽力保证欧洲的和平格局,避免出现拿破仑时代的动荡纷争。】
战国。
吴起看到这里,不由得欣赏的点了点头。
“俾斯麦的确值得钦佩,他的想法也和我一样。”
“我也认为,一个国家必须要拥有强力的军队,必须要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但是战争,从来不是我优先考虑的手
段。”
“尽管我已经从天幕上知道,后世把我称之为兵家之亚圣。”
“但我依然坚定的认为,战争是极其危险的,绝对不能轻易的开启战端。”
“俾斯麦他管理的德国,已经拥有了当时欧洲最强的工业力量。”
“并且能够击溃五十万法军,俘虏法国皇帝。”
“证明了他们的军队实力也在欧洲顶尖。”
“但俾斯麦却能在强大实力上,保持冷静和扩张的克制,这实属难得。”
……
天幕。
【俾斯麦力图保证的,是欧洲各国的平衡。】
【但这位德意志的领航员,渐渐的老了,在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全面执掌德意志帝国。】
【而这,也是德国国家战略的转折点。】
【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一个始终令欧洲列强担心的德意志,已经开始渐渐的散发出危险的气息。】
【在威廉二世上台之后,德国继承普鲁士传统的军国主义。】
【加上德国强悍的工业实力。】
【让德意志发展成为了一个侵略性十足的帝国。】
【在1913年,德国成功正式超越称霸世界超过一个世纪的英国。】
【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
【而这时的德国战车,也即将开始启动!】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起伏伏。】
【德国经过了高光,也经过了的低谷。】
【在二战之后,德国也第二次实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
【而这两次经济起飞的奇迹,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都有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二战后的德国,很快就从二战的创伤中走出,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经济体。】
【虽然后来又掉到第四进。】
【但在今年,又再度回到了全球第三的位置。】
【而德意志他在哪里?和德国统一与崛起的过程。】
【也为许多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国家,书写了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天幕的最后。
在勃兰登堡门和平女神像的特写中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