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明第二期报纸发行!
这也是他之前愿意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提醒朱瞻基的原因。
“行吧!”朱棣摆摆手,他也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结。
他心里依旧还在纠结那四百八十多万两银子的事情。
这个钱可不像朱瞻基那个商城赚的钱,这是捐款,是修建应天城的,准确的来说,可以说这个钱本来就不属于朱瞻基的。
他拿起来自然不会有什么负担的。
只是现在的这个情况就是因为他自己搞出了这么个乌龙,最后只拿了两百万两银子,两百万两银子虽然已经不少了,但是没有全拿,那就等于亏了。
而且还是亏了两百八十多万两银子,这么多钱,就是他北伐一次也都用不完啊,而且他北伐的事情,不是这个反对,就是那个哭穷的,弄得他烦不甚烦。
特别是夏原吉这个老东西,哭起穷来,那是跟那啥一样,一套接着一套的。
他都不知道这次北伐之后,如果没解决瓦剌和鞑靼,下次再想北伐得等到什么时候了。
所以自然的对于自己一下子就亏了两百八十多万两银子的事情有些耿耿于怀了。
“陛下,殿下的这些钱,想来应该是和他说的那些皇家学院有关,想必就算殿下拿了去,也会是用在这些事情上,如此也算是为大明培养了人才!”候显小心翼翼道。
“嗯!”朱棣点了下头,他和候显想的差不多,既然朱瞻基答应了那些商人,那么这皇家学院也肯定都是会建的,一百多所学院,所花费的钱财,也并不会太少。
但是话虽如此,两百八十万两银子啊,在朱棣看来这些钱,应该都是他的才对!
“这小王八蛋,太狡猾了!”朱棣心有戚戚。
这一次还真就是这逆孙说的那样,他简直就是亏到姥姥家了。
早知如此,他就仔细把那捐款单子多看上几眼了。
候显看着朱棣还在郁闷,迟疑了一下道:“陛下其实也无需太过纠结,此事或许也还有些回转余地!”
“嗯?怎么说?”朱棣问道。
“回陛下,太孙殿下既然许诺了那些商人,自然也是会求到您头上的,到时候陛下自然可以以此作为交换!”候显道。
朱棣闻言先是眼睛一亮,然后又摇了摇头道:“这事儿怕是没那么简单,这小子就是属貔貅的,有进无出,这次若不是他拿捏不住,估计这两百万两银子都可能没我的份,而且这两百万两银子都还没交上来,或许这小子就是在这里等着的也说不定。”
与此同时,已经出了皇宫的朱瞻基也确实和朱棣想的差不多。
刚刚在御花园,因为朱棣看错捐款额度的乌龙事情,等到出了御花园后,他也才后知后觉的想起了答应那些商人的事情。
这件事情,其实原本他是想在朱棣被款项震惊住的时候,顺势说出来的,但是后来一耽搁,反倒是把这件事忘记了。
现在再回去显然也不可能了,不过他想想也就不怎么在意了,事情什么时候说其实都可以,毕竟两百万两银子还在他手里。
老爷子想要拿银子,也总得付出些什么不是?
出了皇宫,朱瞻基原本是打算直接回太子府的。
只不过坐在马车里,他却被另一道呼喊声给吸引了注意力。
“卖报了,卖报了,大明旬报第二期,兵部尚书金忠五月初三日上书请旨北伐,卖报了,卖报了,两文钱一份!”
是的,自朱棣把报纸从朱瞻基手里拿走后,时隔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大明的第二期报纸终于是开始发行了。
还是熟悉的台词,只不过这次却不再是之前的那种清脆的童声,而是直接就换成了一个个身穿衙役服装的差吏。
不仅没有那些报童的朝气,可能是天气变热,也可能是喊的久了,这些人明明年纪远超那些报童,喊出来声音甚至有些有气无力的感觉。
朱瞻基皱了下眉,对马车旁的阿贵喊道:“阿贵,去买一份报纸来。”
“是,殿下!”阿贵应了一声,很快一份报纸就送了过来。
朱瞻基接过,打开看了一眼,和之前他弄的第一期报纸差不多,都是大概后世那种A2大小的纸张,也是双开四面,第一版的最上面也还是“大明旬报”四个大字。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四个版面的大小明显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就是第一版的实时政治这个板面,不仅写满了第一版,甚至还把原本的第二版都占去了大半的板面。
不仅如此,这上面的文字明显的也比他的那一期遣词造句要更加讲究起来,虽然朱瞻基也看的出来,这些人应该也是得了叮嘱,要用白话文这事儿,但是也正是如此,这上面很多事情也更加有些华而不实起来。
就像是刚刚喊的那个户部尚书金忠请旨北伐这件事,不仅没有把金忠请旨北伐的具体事情讲明白,反而用了一大堆废话来描述金忠如何如何忠勇,把金忠请旨北伐的事情更是好一顿大夸特夸,似乎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政治正确一样。
也难怪这一期的报纸,第一版的板面会占据这么大的部分,正事儿不写,废话一大堆,能小了就怪了。
朱瞻基几乎是全程皱眉坚持着把第一版的内容看完了,但是越看他心里越凉,等把第一版的最后一个字看完之后,他心里只剩下了鲁迅先生的那一句话: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嗯,这句话真是鲁迅先生说的!
不过和鲁迅先生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朱瞻基看到的枣树,还特么真就只是枣树了!
可以说,要不是他自己对朝堂上的事情都有所了解,读完之后,他都不知道这报纸上究竟讲了些什么事情。
通篇的文章用全是废话来描述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十句话里九句话都是废话这绝对是没有冤枉的。
不仅如此,这一句不是废话的话,还特码是写文章的人主观上的偏见,可以说是完全没了报纸所谓的公正性,纯粹就是明目张胆在拉偏架。
朱瞻基看完第一版的内容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起了第二版,这同样也是策论这个,上一次是朱瞻基自己写的,论题是十胜十必战。
十胜是十条大明必然战胜瓦剌的原因,从经济民生再到军事力量,举例子,做对比,可以说是有理有据。
而十必战则是十条大明必须北伐瓦剌的原因,分别从北伐的好处影响,以及如果不北伐的坏处影响,通通做了论述。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那些文辞华丽的遣词造句,但是无论在朝廷上还是民间的影响其实都是很大的。
只不过因为是大量运用了白话文,才造成了这文章名声不怎么大,那些自认为德高望重的读书人,更是多有嫌弃。
不过即使如此,但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至少民间也好,朝廷也罢,多了不少支持北伐的声音,就像是上书请旨北伐的兵部尚书金忠,上书的时候,其实就是拿着他的那篇文章,上的书。
但是现在呢?
朱瞻基看着策论这个板块,第一句话,就是一句“古之圣者………”
文章一开始六开始引经据典,又是圣人如何如何说过做过,某某典籍如何如何记载之类的。
引经据典其实也不算什么,至少这也算是一种论证的结果了,但是好家伙,把古代的东西一顿夸了之后,你是半点的干货都不带,现在的东西更是半点不去分析,拿着古人的例子就要往今人身上套,也不怕套不套的上。
这篇策论哪怕是朱瞻基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有些忍无可忍,直接跳到了第三版,这版终于算是好些了,诗词歌赋嘛,虽然朱瞻基兴趣不大,但也不得不说,这些人写这个确实拿手,也就是他开了挂,能把后世的一些诗词抄袭过来,否则还真比不上。
但是写就写吧,朱瞻基之所以弄这么一个板块,其实主要也是想增加一些娱乐性,但是板块是固定的,诗词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但这张报纸上就像是写起来,就刹不住车了一样。
导致的结果就是,朱瞻基最重视的民生板块,仅仅只剩下一个角落了不说,而上面刊印的居然还只是些应天府商品的售价?
嗯,第一个他还很眼熟,应天府近期,三寸玻璃镜白银十两一面,香水白银十两一瓶,无味香皂一百文一盒………
朱瞻基:“………”
很好,这些人居然还能想到给他的商品打了一波广告。
朱瞻基都不知道还夸这些人明事理了,还是该把这些人拖出来骂上一顿,因为他把这个板块所有的内容看完了,居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和民生有关的商品价格报道,不是他商城的商品,就是这家的瓷器,那家的丝绸,这特么还叫民生?
“废了!”
朱瞻基有些无奈的把手里的报纸揉成一团,直接扔了出去。
这报纸说实话,也是废了他一番心血的,原本被老爷子抢了去,他其实虽然有些意见,但是也并没有太过抗拒。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家爷爷居然把报纸搞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