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导火索

第887章 导火索

法国人帮盖世太保抓希伯来人的时候,表现确实很积极。

可要让法国人回到工厂里老老实实工作,那可就要了法国人的老命。

小胡子并不是天使,在征服了法国之后,将法国的各种军用民用仓库几乎全部搬空,对法国实行严格的物资配给制,工人即便工作再努力,也只能养家糊口而已。

这种情况下,想让法国人老老实实努力工作就是做梦。

开战后一直表现不佳的阿尔法,终于表现出应有的实力。

7月2号,雷诺工厂大罢工,工人不仅拒绝上班,而且将机器破坏的很彻底,复工最少需要6个月。

4号,法国铁路工人大罢工,超过80%的法国铁路停运,整个法国陷入瘫痪状态。

6号,法国香槟区疯传,德国人要将香槟区的葡萄园推平,改种小麦。

一直以来,法国从俄罗斯和海外殖民地进口小麦满足本土需求,本土种葡萄酿香槟赚取高额利润,为了保护香槟区农民的利益,法国甚至规定,只有香槟区出产的葡萄酒才能使用“香槟”这个名字。

德国人推平葡萄园的消息传出后,香槟区从上到下都沸腾起来,维希政府不得不出面辟谣。

有些事就这么神奇。

不辟谣倒也罢了。

维系政府主动辟谣,反而从侧面证实了推平葡萄园的可能性。

不推不行。

自由法国成立后,现在有两个法国。

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都已经宣称向自由法国效忠,不会再将谷物运往法国本土。

俄罗斯和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同样不会把谷物出口法国。

没有了俄罗斯和海外殖民地的输入,法国人吃啥

香槟固然好喝,可它不扛饿。

贝当无奈亲赴柏林,希望柏林能从其他地区调运谷物,满足法国人的需求。

小胡子暴怒。

你法拖我德的后腿也就罢了。

现在居然想让柏林养活法国人。

你疯了不成

贝当真没疯,他比小胡子更了解法国人。

和自甘堕落的德国人,以及毫无反抗精神的昂撒不同,法国人可能是最具反抗精神的白人。

英国推行羊吃人的时候,也没见英国人起来造反,充分证明昂撒真的没有反抗精神,集体阉割的很彻底。

德国面包涨到50万马克的时候,同样也没见德国人起来造反。

法国自大革命开始,就有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传统。

所以法国工人只要一罢工,法国政府就会主动和工人谈判,满足工人的一部分要求,否则法国人是真的会造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法国的工人运动非常频繁。

别看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法国工人没有主动拿起武器保卫法国。

如果法国工人饿肚子,雷诺的机器会在一夜之间神奇修复。

小胡子不跟贝当废话,让里宾特洛普陪同贝当参观集中营。

贝当大概以为德国人最多是强迫希伯来人在集中营劳动。

当贝当看到堆积如山的头发和衣物,以及被炼制成金条的首饰和假牙,贝当彻底被震惊。

德国人本着物尽其用的精神,在将希伯来人关进集中营之后,先将希伯来人的头发全部剃光,然后以洗澡的名义,送希伯来人去浴室。

“所以,如果法国人罢工,你们也会将法国人关进集中营吗”

贝当这一刻终于后悔了。

英国人再坑法国,至少没有脱离人类的范畴,国与国之间互相坑都已经习惯了,换成贝当当英国首相,贝当也会选择大陆均衡政策,否则英国将彻底被边缘化,沦为三流国家。

纳罪德国根本不把人当人。

“这件事并没有发生,不需要讨论。”

里宾特洛普的微笑,在贝当看来恰如恶魔的狞笑。

乔治不管贝当的心路历程,法国人是求锤得锤,大家都是成年人,既然选择了投降,就要承担投降的后果。

丘吉尔再不堪,即便在伦敦大空战最艰难的阶段,丘吉尔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宁愿把英国首都迁往加拿大,也要和德国人干到底。

至于美国人。

乔治也同样不怪小罗斯福,换成乔治是美国总统,乔治也会这样做,否则美国也和英国一样,将被欧亚大陆边缘化。

虽然乔治可以接受小罗斯福和丘吉尔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会配合美国和英国执行大陆均衡政策。

另一个时空的苏德战争打了4年,德国和俄罗斯都打到油尽灯枯,所以才给了美国偷鸡的机会,让美国有机会成为世界一极。

德国现在虽然还没有露出败相,可俄罗斯也没有像另一个时空那样,开战后不久即损失了几乎所有军队,一直被德国打到首都。

德国还是有收获的。

德国和俄罗斯瓜分波兰后,俄罗斯并没有在波兰境内布置兵力,开战之后,俄罗斯得到的波兰土地,迅速被德军占领。

德军的收获仅此而已。

在攻入俄罗斯之后,战争才真正开始。

欧洲陷入僵持的时候,德军调来重炮,配合空军对尼古拉要塞狂轰滥炸。

亚历山大的肩部在战斗中受伤,经过简单包扎后,指挥守军继续坚持作战。

“即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我们也决不投降,我们要让德国人知道,俄罗斯不是法国,俄罗斯人永远不会投降!”

亚历山大意志坚定,尼古拉要塞已经击退了德军的12次进攻。

德国人同样打出了真火,为了将战车投入战斗,德国人使用推土机,将尼古拉要塞前的人工运河填平,很多来不及收拢的波兰人的尸体,也被推土机填入河中。

尼古拉要塞的4门战防炮,已经在战斗中损失了3门,只剩最后一门。

为了击毁这三门战防炮,德国人损失了足足14辆战车。

让亚历山大难受的是,德国人并没有将这些被击毁的战车拖走,于是这些战车成为德军的掩体,对守军构成极大威胁。

嗡——

三架德国轰炸机飞过来,将炸弹准确投掷在尼古拉要塞上。

投不投的话,已经没多大意义,尼古拉要塞的上层建筑已经全部被摧毁,守军是在废墟内坚持作战。

幸运的是,上层建筑的废墟对于守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底层的仓库还没有被摧毁,剩余的物资依然够守军坚持一年以上。

亚历山大已经在仓库里安装了炸药,将点火的任务交给一名重伤无法移动的士兵。

“兄弟,你们已经做到了你们所能做到的一切,如果你们放下武器,你们的伤兵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你们可以回家,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德军向守军喊话,发动心理攻势。

废墟内无人回应。

呲——

德军释放烟雾,掩护部队进攻。

守军纷纷戴上防毒面具,防止德军利用烟雾弹释放毒气弹。

烟雾里突然传来脚步声和枪声。

守军没有投掷手榴弹,这并不一定是德军进攻。

一名德军利用烟雾弹终于接近尼古拉要塞,刚刚跳进窗户,突然听到手榴弹拉环跳动的声音。

德军反应速度很快,又从窗户跳出去。

轰——

手榴弹剧烈爆炸,这是守军布置的诡雷。

“继续释放烟雾,逐个房间清剿,不惜任何代价。”

特尔施根特声音没有丝毫感情,表情麻木。

德国人的清剿战术源自俄罗斯,建筑物内的攻击以手榴弹为主。

守军的防守,同样是以手榴弹为主。

这种时候战斗只剩厮杀本能。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德军投入战斗,地面建筑全部失守,亚历山大和最后12名守军退入地下室。

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无法移动的安东诺夫用仅剩的两根手指引爆了集束手榴弹,和4名德军同归于尽。

战斗爆发前主动进入要塞担任卫生员的达尼科娃使用轻机枪击毙11名德军,终因失血过多为保卫俄罗斯献出年仅16岁的生命。

46岁的帕新科战斗中双腿被炸断,使用手榴弹炸死了超过20名德军。

在损失超过4000人之后,特尔施根特无奈,命令德军在要塞的所有出口布置炸药,决定将要塞彻底炸毁。

“听着,如果你们不投降,你们将被活埋在这里,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你们曾经做过什么。”

特尔施根特亲自劝降。

“你的俄语为什么这么熟练”

亚历山大同样身负重伤。

特尔施根特沉默良久:“我曾经在阿穆尔学习。”

“很好,俄罗斯对你如何”

亚历山大手边就是导火索,导火索另一端在存放着近10吨炸药的仓库内。

“对我非常好,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帮助,我和我的家人,可能在20年前就饿死了。”

特尔施根特突然开始痛恨自己的身份,有种想把整个世界彻底毁灭的冲动。

“俄罗斯救了你和你的家人,教你如何作战,让你可以养家糊口,你就是这么回报俄罗斯的”

亚历山大声音越来越虚弱。

特尔施根特再次沉默良久才回应:“我很抱歉。”

“呵,我也很抱歉——”

亚历山大用即将燃尽的烟头,引燃手边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