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这个报恩的狐狸,谁爱要谁要(二十)
“元县?那不是大哥你前段时间一直住的那个县吗?”江离一句话,让江祁明的嫌疑又往上涨了不少。
江祁明心里一阵慌乱,面上依旧镇定,“是啊,只是余家的茶杯,我也不是很清楚,这向来是下人们采买的东西。”
捕快们也兵分三路,一路留下来监视江祁明,一路前往元县余家进行调查,另一路虽然也是去元县,但却奔着元县江宅的方向。
案子很快就有了进展,但不多。
余家承认这个茶杯出自他们,但贩卖给谁,却不清楚,“要是每一套茶具看一眼就知道卖给了谁,那早就成神仙了。”
捕快却认为,这套茶具模仿了李家的风格,而不是李家拿手的茶具,一定能缩小范围。
一通威逼利诱后,余家人才说了实话,“这是我们少爷闲来无事时制作的茶具,只是不清楚送给了谁家的少爷,而且我们少爷现在不在家,他跟着商队出远门了,起码得四五个月之后才会回来。”
捕快们犯了难,余家的商队向来走水路,要想飞鸽传书过去,起码得半个多月的时间。
而知府给的时间,只剩下一周了。
正当几人一筹莫展之际,那个看出茶杯有问题的判案高手给了方向。
“你们可以快马加鞭,走到他们下一个停船靠岸的码头,问到之后定点赶路就是了。”
所谓定点赶路,便是在回来的路上定点准备四五个捕快,每一个捕快在拿到消息后,不眠不休,直到将消息交给下一个捕快,接力将消息传递回来。
就这样,三天之后他们从余家少爷的嘴里得到了关键证据,那套茶具送给江祁明。
又花了两天的时间把消息带回鹤城,并第一时间将江祁明带回了衙门。
起初,江祁明死活不承认那套茶具跟自己有关,直到他们使用了非常规的审问手段。
江祁明这才承认是他下了药,但下的药不是砒霜,而是让人中风瘫痪的西域秘药。
“我房间有个密室,那药就在密室的抽屉里。”
捕快们再次上门寻找证据,密室的抽屉里的确有一包不知名的秘药,经大夫们试验,发现这药竟然跟砒霜一个药性。
只是毒发时间比砒霜的时间晚一些。
江祁明傻了眼。
“我没想杀我爹,只是想他安静几个月,我也好娶心爱之人过门!可我千算万算,也没想到那药是假的,居然能毒死我爹!”江祁明泣不成声。
事情调查完毕,江祁明被判死刑,而江离,在各家掌柜的不看好声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熟悉江家的生意,第二个月便正式成功接手江家生意,成为江家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江离上任后宣布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跟柳明学所在的柳家合作,两家人一起做水路生意。
江家有倒买倒卖的独特渠道,而柳家擅长水路生意,这一合作,直接改变了两家对立的局面。
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那位曾经让江祁明深爱不已的玉娘,也悄然离开了江家,成了元县江宅仆人的一段回忆。
晏清成了云鹤老爷子的代理人,一边负责接待各方势力的拜访,一边跟着云老爷子学习,一年后的乡试,晏清拿下解元名次,彻底站稳脚跟。
......
渴,
累,
热。
嘴皮干得都要合上了,脚底也烫得不行。
还没睁眼,晏清就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样的世界。
周围的山光秃秃的,脚底的黄泥土地也干裂开来,肩膀上的辣意,让晏清忍不住回头。
嚯。
他成老黄牛了。
他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粮食袋子。
而周围还有四辆跟他一样装着不少东西的板车,其中一辆还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棚子。
“弟弟,我看这也有些热了,要不咱们去背阴的地方歇一会儿,缓一缓再继续赶路?”
说话的人是一个书生气的中年男人,他笑吟吟的过来,跟晏清说话。
晏清点点头,正好他也得接受下记忆,免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哎呦,才走了多久点路就歇息,那按照你们这个方法,还怎么去南方?”从棚子里探出一个脑袋,头戴珠钗的女人皮肤白皙,额头隐隐有汗珠滴下。
“那......那继续走?我这不是看弟弟太累了,想着让他歇一歇嘛。”男人嘴上虽然这么说着,眼里却没有半点真诚。
敢情是在他面前演戏呢?
晏清冷哼一声,将板车放好后,取下了肩上的绳子。
“你要是觉得走得不远,那你自己下来走,你能走这么久,我也算你是个女中豪杰。”
女人愣了愣,似乎没想过晏清会怼自己,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我这是在关心大家的赶路时间,若是太晚了赶不到下一个取水点,大家都没水喝。”
晏清刚要怼,一名四十岁,头裹着一块布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你们就不要吵了,我弟弟一个人拖着那么多行李,让他写歇会儿吧,你们要是有意见,大可以把自己的行李抱回去。”
这话一出,没人再吭声,就连坐在棚子里的女人也只是嘟囔了几句就下了车,“行了行了,正好这个点也该吃点东西了,晏清你去捡点柴火吧。”
“凭什么我听你的,你是我的谁?”晏清有样学样,回呛道,“你要是有意见,就把你的东西拿回去。”
“你......!”女人气得直跺脚,望向了最开始跟晏清搭话的那个书生男人。
男人被她可怜兮兮的目光一盯,连忙说道:“弟弟,他们孤儿寡母的,多可怜啊,去拣柴,万一受伤了怎么办。”
噢,
好人你做了,苦力他全出是吧。
晏清莫名火大,抬起下巴,“我不觉得他们可怜,他们又不是没了手断了腿,更不是脑子有问题的病人,你要是觉得可怜,那你就自己去,反正我只捡我用的柴火,到时候谁吃不上饭,谁心里有数。”
说完,他转身就往身后那光秃秃的山坡走去。
刚捡了一些柴,一个年轻男人走了过来,“二哥,你刚刚实在是太厉害了,姐夫从来都自诩读书之人,从不干这种事,结果刚刚被你那么一吓,乖乖跟在姐姐身后了。”
顺着男人提示的方向望去,只见裹着布的那个女人正埋头捡柴火,而那个书生男站在女人身后,偶尔捡几根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