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梦醒肖心依依

第357章 周瑜的奇异遭遇

十二月二十七日,路面上烟波浩渺,随风飘浮着。一个个行走的路人,你根本分不清是谁。他看着内心独白的自己,他笑了,也哭了,觉得没必要向前。

周俞回到宿舍,开始挑灯夜战期末考试,因为他清楚并明白,时间所剩无多了。等过完今年,期末考试就将接踵而至。

清晨的微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然洒在周俞的床铺上,他才刚刚入睡不久。昨夜的复习让他疲惫不堪,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在脑海里缠绕,直至意识模糊。然而,没几个小时,闹钟便尖锐地响起,他迷迷糊糊地伸手拍停,眼睛艰难地睁开,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一堆未看完的书本和笔记。

简单洗漱后,周俞坐在书桌前,对着昨天复习的内容发了会儿呆,努力让大脑重新运转起来。他翻开英语书,单词仿佛都认识,可组合在一起的句子意思却总是理解得磕磕绊绊。他低声诵读着,试图加强记忆,可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起来。他无奈地起身,泡了一碗泡面,在等待泡面泡好的间隙,眼睛还紧紧盯着书上的知识点。

吃完泡面,室友们也都陆续起床,宿舍里有了些许动静。有人打开电脑,查阅着学习资料,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有人在互相提问,讨论着某个学科的重点难点。周俞重新沉浸到复习中,他开始整理经济学的笔记,各种曲线和概念让他头疼不已。他画着图表,试图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将宿舍分割成明暗两块。周俞伸了个懒腰,感觉眼睛酸涩肿胀。他和室友们一起下楼,在校园里匆匆转了一圈,呼吸着新鲜空气,让自己放松片刻。回到宿舍,他换了一门学科,开始复习计算机编程。代码在屏幕上闪烁,他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字符,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宿舍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周俞揉了揉脖子,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他浑身酸痛。他打开手机,点了一份外卖,在等待外卖的过程中,他和室友们交流起复习的心得。有人抱怨着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太多太杂,有人分享着自己找到的一些复习小窍门。

外卖送到后,周俞匆匆吃完,又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夜晚的宿舍格外安静,只有翻书声和写字声。他感觉自己的精力在逐渐下降,思维也变得迟缓。他起身冲了一杯咖啡,滚烫的咖啡入口,苦涩中带着一丝清醒。他重新振奋精神,攻克着一道道难题。

时针慢慢指向深夜,周俞的眼皮开始打架。他强撑着,又复习了一会儿,可实在抵挡不住困意的侵袭。他简单洗漱后,爬上床,在黑暗中回顾着一天的复习内容,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仿佛还坐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为了自己的成绩而努力拼搏着。

周俞近日来总觉得诸事不顺,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暗中搅动着他的生活。

梦境中:

这日,周瑜正在营帐中研习兵法,一阵阴风吹过,烛火摇曳不定。他抬眼望去,只见营帐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身着黑袍、面容模糊的人。周瑜大惊,喝问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闯本都督营帐!”那黑袍人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都督莫急,我乃来自异时空之人,特来与都督一会。”

周瑜听闻,心中满是疑惑与不信,但仍强装镇定:“休要胡言乱语,本都督岂会信你这等荒诞说辞。”黑袍人却缓缓抬手,只见营帐中的场景瞬间变幻,赤壁之战的烽火硝烟在眼前重现,战船列阵,烈火熊熊。周瑜看到自己在战船上指挥若定,心中既骄傲又诧异。“都督可还记得这辉煌之战?但在我的世界里,对这场战役却有诸多不同的解读。”黑袍人说道。

周瑜皱起眉头:“本都督以少胜多,此乃天下皆知的壮举,还能有何不同?”黑袍人轻轻摇头:“在我的世界,有人说曹操战败是因其军中疫病横行,亦有人说此乃东吴与蜀汉暗中勾结之果,更有甚者,认为是天外星陨相助东吴,才致火势如此凶猛。”周瑜听后,怒不可遏:“简直荒谬至极!本都督凭借智谋与将士们的英勇,方能大破曹军,怎容得这般诋毁。”

黑袍人又一挥袖,场景转换,周瑜看到自己卧病在床,气息奄奄,周围的人皆面露悲戚。“都督可知,在后世,有人说你心胸狭隘,才会被诸葛亮三气而亡。”黑袍人的话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周瑜的心。周瑜咬牙切齿:“诸葛亮诡计多端,我不过是一时大意,怎会是因心胸狭隘。”

正当周瑜愤怒之时,黑袍人却突然消失,营帐恢复了原样。周瑜心乱如麻,他走出营帐,望着夜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开始思考,难道自己一直以来所坚信的荣耀与名声,在不同的人眼中竟如此不堪?他决定要探寻真相,不让自己的功绩被肆意歪曲。

此后,周瑜四处走访,与军中将士、民间百姓深入交谈,想要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他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对他敬重有加,但也有一些流言蜚语在暗中传播。周瑜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沉醉于过往的胜利,更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品性与能力。

于是,周瑜更加勤勉地操练军队,积极谋划东吴的未来。他不再纠结于那些不实的传言,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如何让东吴更加强盛之上。在他的努力下,东吴的军队愈发精锐,百姓生活也更加安定。而周瑜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真正的荣耀并非来自他人的夸赞,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坚守与不懈的努力。

尽管那黑袍人的出现依旧是个谜,但周瑜已不再为此困扰。他以全新的姿态,继续书写着自己在东吴的传奇,用事实来回应那些匪夷所思的质疑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