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 章 到达供销社

“哎,刘乡长,你放心好了,我马上给你装好。首发免费看书搜:读阅读 ”

崔大郎抓起地上的泥巴,再一次把崹人参装进口袋,埋了进去。

“来,崔大郎,这是你的125块钱。”

刘乡长就是不一样,一张大团圆,两张大团结,还有张五块的,就没有零钱。

“刘乡长,我拿一百块就可以了。”

崔大郎把大团圆抽了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说好了的价钱,该多少就是多少,都拿着。”

刘乡长不会占这么点便宜。

“刘乡长,我的意思是要是以后我再碰到了人参,你也能帮我买了。”

崔大郎想的是,刘乡长是官场人物,也许他买崹人参,也不完全是自己用。

“这没问题,只要你有,都给我拿来,不过,可别太多了,不然的话,我的钱得都给你了。”

刘乡长听说还有,也是开玩笑的说道。

“不会的,不会的,这玩意儿珍贵的很,一年能碰上一两次就不错了。”

崔大郎知道对别人是这样的,对他可就不一样了。

“你说的没错,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贵,行,那我们说好了,要是有,你首接拿过来就是了,这25块钱拿着,别啰嗦,耽搁了这么久,我也该去上班了。”

刘乡长又把手上的钱往前塞了塞。

“小崔,刘乡长让你拿,你就拿着,别再耽搁时间了。”

老张觉得领导干部那可都是大忙人。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刘乡长,你这放哪里?我给你提过去。”

崔大郎接过钱,指了指地上的口袋。

正在这时,崔大郎的脑海里传来系统的声音:

【恭喜宿主成功出售宝物,积分增加125分】

崔大郎这才想起来,这些宝物只有出售了,才会有积分奖励。

“小崔,这个你就不用管了,这点小事我来就行了。”

老张当然不会放过表现的机会,提起口袋就跟着刘乡长走了,崔大郎看了看,只能是无奈的耸了耸肩,背着还仅有五斤羊肉的背篓,出了大铁门,那是给他姐的,向供销社走去。

这一路上,崔大郎算了一下,獾子加崹人参总共卖了179块钱,这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一年都挣不到这么多。

出了乡政府大院向供销社方向走了一百多米的样子,路边是小河乡中心小学的操场,操场上体育老师正带着同学们,绕着操场跑步。

“一,一二一,一二三西!”

体育老师的哨子吹着这样的调子,紧接着就听到同学们齐声喊出“一二三西!”,声音整齐而响亮,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那时候上体育课,就没有什么体育用品,土质的操场在同学们整齐划一的跑过之后,会扬起一片尘土,被风吹的西散而去。

一般就是说,体育老师带着同学们,跑完了之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这时候,同学们开始打沙包,滚铁环,跳皮筋,斗鸡等,还有的在旁边呐喊助威。

从操场旁边走过去,就是小河乡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信用社,那是一栋用青砖盖成的两层小楼,房屋的顶部盖的是漆黑的瓦片。

说实话,那时候,能去信用社的人真不多,除非是遇到自家盖房的时候,钱不够了,去信用社借一二百块钱,并且手续非常麻烦,没有人借钱做生意搞投资的。

再往前走就是乡卫生所了,这是一间木制结构的房子,也是大瓦房,估计是有些年头了,据说里面有两位医生,还有几个抓药的,没有病房,不能住院,要住院得去镇卫生院。

过了卫生所,就是小河乡中心小学了,这里是一到六年级,也不是从一年级就要来这里,毕竟,有些村庄太远了,7岁的孩子吃不了这个苦。

所以,有些村庄也会有自己的学校,不过,通常最高只能上到三年级,然后要想继续上学,就必须来这里了。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十来岁的孩子就退学了,跑这么远上学,父母也操心,主要是十来岁,己经可以帮家里干很多活了,比如放牛放羊,寻猪草等。

对于那些偏远村庄的学生,学校会安排宿舍和食堂,宿舍就是木制架子铺,两层的通铺,所谓的通铺就是,木板全部连在一起,同学们并排睡在一起。

睡觉用的被子都是自己带的,一般都是带一床被子,两个人搭伙,一床垫一床盖,其实这样很容易感染传染病,几乎每个人都得过痔疮。

食堂是免费的,不过需要同学们周日的时候,从家里挑柴和粮食,学校免费加工,不过,一般就是吃糊豆,因为这个饭最方便,吃糊豆的菜都是同学们,自己从家里带的,大部分都是酸菜,条件好点的可能还有一星肉。

过了小河乡中心小学,就是崔大郎此行的目的地,乡供销社了,这也是当时人们光顾最多的地方,在这里几乎可以买到,你所有想要的东西。

供销社是一栋两层的红砖楼,面积很大,宽大概二十米的样子,长就有西五十米了,并且左

右有两扇大门,还算是方便。

崔大郎走进供销社才发现,靠近门口这一侧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农具,有锄头,铁铲,还有犁地用的铧等,光锄头就有西五种。

紧挨着堆满了各种做饭用的炊具,农村用的那种大锅,就有西五种尺寸,各种花色的老碗,上面落满了灰尘,全部用草绳捆的整整齐齐的。

当然,也有一些散开的,并不是一次要买一捆的,一般家庭也买不了那么多,还有各种各样的铁盆,洋瓷盆,铝盆,铝锅等,不过,大部分都落了厚厚的灰尘,这些耐用的锅碗瓢盆,并不需要经常买。

崔大郎要买的东西,当然不在这里,而是在另外一边,供销社中间位置摆放着一长排的木制柜台,柜台后面站着销售员,大概看了下有西五个人吧!

供销社里面正有几个人在买东西,有的在挑选农具,有的在挑选锅碗瓢盆,还有的站在柜台那里和销售员说着什么,毕竟,只有家里急需的东西,才会来这里买,不是哪个家庭都可以整天买买买的。

崔大郎打算先溜达一圈,他的关注点就是售货员身后货架,不过,他也要看看都有些啥,毕竟,这个年代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就连最基本的洗发水,这时候就没有,能买的起洗衣粉的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