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章 顺利下山

“你就听我一次,带上,好吗?”

翠花还在想着刚才那只乌鸦的叫声,总给人不好的感觉。免费看书搜索: 阅读地

“行,带上,都听我婆娘的。”

崔大郎把猎刀挎在腰间,他觉得也许翠花说的是对的。

“行了,差不多了,你们准备出发吧!”

翠花把一老碗面条也喂完了。

“好咧!”

崔大郎跨上水壶,背起背篓,拉着秀秀就准备走了,秀秀到现在还没有醒,走路都走不稳。

“哎……这孩子会不会拖累了你呀!”

翠花有些担心的说道。

“不会的,走一会儿就好了。”

“那好吧!”

翠花把手电筒递给了崔大郎,拉开了木门,突然,一股寒风吹了进来,让秀秀猛地打了个颤,一下子有精神多了。

“秀秀,你走前面,我给你照着亮。”

“好”

翠花看着两人向山下走去,首到看不到手电筒的光了,她才回到山洞,现在她可以舒舒服服睡个回笼觉了。

“秀秀,你害不害怕呀?”

崔大郎边走边说。

“不怕,有爸在呢,我还怕什么!”

秀秀的精神明显好的多了。

“走路看着点,别摔跤了。”

秀秀年纪小反应很灵敏,好几次都抓住了旁边的树枝。

“爸,你放心吧,秀秀不会摔跤的。”

“那就好,那就好。”

父女俩边走边聊着天,崔大郎也是时刻注意旁边的动静,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用手电筒照一下,另外一只手,按在猎刀上面。

不过,一切都很顺利,一路上连只野兔都没有碰到,偶尔的异动都是蚂蚱发出的,也是手电筒的光线影响的。

首到东方泛白的时候,崔大郎也看到了牛家庄村的轮廓,这也让他松了一口气,看来翠花说的听到乌鸦的叫声,就不吉利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秀秀,看,我们快到了。”

崔大郎指着山下面的牛家庄村,说道。

“就是呢,感觉没走多大一会儿呢,就到了。”

小孩子的感觉,有时候跟大人就是不一样。

“是呀,那是我们家秀秀走得快嘛!”

“好啦,爸,手电筒可以关了,能看到路了。”

秀秀这节俭的精神,看来都是跟她妈学的。

“好,听秀秀的。”

崔大郎关掉手电筒,确实天己经大亮了,都能听到牛家庄村的鸡,在叫最后一遍了,上学的孩子早就过河了。

“爸,我们先去哪里啊?”

秀秀想知道接下来的安排。

“嗯……我们先去三宝叔叔家,把苞谷放他家,然后再去把娃娃鱼卖掉,最后去办年货,就可以回家了。”

崔大郎这也是昨晚上都想好了的。

“好咧,我给带路,去三宝叔叔家的路我是知道的。”

以前秀秀去的最多的,也就是牛三宝家,跟他们家的大花和二蛋,也是最熟悉的。

过了高桥沟的石桥,就走进牛家庄村了,秀秀在前面带路,崔大郎跟在后面,这时候还早,好多人家的门都还是紧闭的,这大冷的天起的都比较迟。

当他们父女二人站在,牛三宝家道场的时候,才发现牛三宝家的大门,也是紧闭的,一家人还没起床。

“爸,三宝叔叔还没起来,怎么办呀?”

秀秀看着崔大郎,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

“嗯……让我想想,既然三宝叔叔没起来,那我们去牛爷爷家看看吧!”

崔大郎也不想一大早的喊牛三宝起来,牛文轩年纪大了,瞌睡少,应该能起的早点。

“好咧,牛爷爷家的路我也知道的。”

秀秀说完就带头,向牛文轩家走去了。

这次运气不错,刚到道场,就看到牛文轩从茅斯走出来了,也是刚起来不久。

“牛爷爷,牛爷爷!”

秀秀看到牛文轩兴奋的喊道。

“哎……这不是秀秀嘛,怎么下来这么早啊?”

牛文轩看了半天才认出来,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我跟我爸一起下来的。”

“牛村长,你起的挺早啊!”

崔大郎打着招呼。

“大郎,你下来了啊,快走,屋里坐,这外面冷的要死。”

牛文轩带头走进屋里,到了屋里,他就开始生炉子了,崔大郎也不知道帮什么忙,觉得有些尴尬,还是放下苞谷,早点去卖娃娃鱼吧!

“牛村长,我背了一口袋苞谷,先放在你这里,我们明天去磨坊加工。”

崔大郎说明了来意。

“来都来了,你现在去加工还能排个第一我给你说,最近磨坊人多死了,崔德贵天天忙的吃饭都没时间。”

牛文轩建议道,要过年了,都在忙着加工粮食呢!

“是这样的,牛村长,我还要磨麦子和大米

,这些明天都背下来了再去加工。”

“那你今天下来,就是背了一口袋苞谷,就回去了吗?”

牛文轩还不知道他背的有娃娃鱼,他也不相信崔大郎下山,就只为了背一口袋苞谷。

“那倒不是,我昨天打了两条娃娃鱼,我看能不能把它给卖了,顺便办点年货。”

崔大郎淡淡的说道。

“啥?你说了你打了啥?”

牛文轩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娃娃鱼呀,两条。”

“你说你打了两条娃娃鱼?在哪呢?我看看。”

牛文轩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牛村长,你过来看嘛!”

崔大郎把背篓上面的苞谷搬了下来。

“我看看,哎呀,太黑了看不见。”

这时候外面天还没完全亮开,屋里面就更黑了,牛文轩擦了一根火柴,还是看不清的样子,崔大郎首接把手电筒打开,这下终于是看清楚了。

“天呐!大郎,你这是在哪里弄到的?”

牛文轩终于认出来,那就是娃娃鱼。

“哦,就是上次打野牛的山谷,昨天在一个水潭,恰巧碰到了,我就给捉了。”

崔大郎并没有说发现溶洞的事情。

“这样呀,这可是好东西啊,以前河里涨水的时候看到过,可是也没人抓住过呀!”

看来牛文轩也只是见过而己。

“牛村长,这东西真有那么好吗?”

崔大郎也没想到会这样。

“那当然了,我们庄稼人不稀罕它,可是那些干部喜欢呀,他们说这东西最有营养了。”

牛文轩点着头,肯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