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章 插个队磨面
“大郎,把手电筒关了吧,天都亮了,能看到路了。首发免费看书搜:顶点小说网 ”
节约惯了的翠花,随时随刻都不会忘记。
“哦,好吧。”
崔大郎只有关了手电筒,装进帆布包里面。
“大郎,我估计三宝兄弟他们,还没起床吧?”
翠花看了看下面的牛家庄村,还是一片寂静的样子,只有偶尔的公鸡叫鸣的声音,学生也放寒假了,都还在被窝里睡觉呢。
“看把你急的,我说早着吧,你还不信,现在知道来早了吧!”
崔大郎幸灾乐祸的说道,也算是报了刚才鱼竿之恨。
“对,你说得对,现在心里舒服了吧,嘿嘿……”
翠花也许就是故意这么说的,好让崔大郎心满意足,真是个贴心的女人。
“那必须的,不管了,我们先去磨坊排队,不管秀秀了,难得能好好玩一次。”
崔大郎还要去钓鱼呢,带着秀秀也挺危险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快些走吧,排在第一,就可以早点回去了。”
都己经快到了,再被别人抢了先,那就划不来了。
“好咧!”
崔大郎也加快了脚步。
不出意外的是,当他们走到牛三宝家道场的时候,大门还是紧闭着的,走到牛文轩家道场的时候,这就算是起得早的,也是还没起来。
崔大郎和翠花沿着磨坊的水渠边上向磨坊走去,以为这次肯定可以排个第一,可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己经有两个人提前到了。
看来所有人都知道过年磨面不容易,一个比一个起得早,那两人也是牛家庄村的,翠花也都认识,热情的互相打招呼。
“翠花,你们今天也来磨面呀!”
“是的,大姐,你们起的挺早呀!”
“我们也是刚到,你们是从山上下来的吗?”
“是呀,我和大郎一起下来的。”
“那你们才起得早呢,都走了这么远的路了。”
“嘿嘿……没办法,早点来磨完了就可以早点回去。”
“那倒是真的,怎么不见你们的孩子秀秀呀?你们不会把她一个人留在山上吧?”
“那不会,她昨天就下来了,在三宝兄弟家住着呢!”
“这还差不多,我还以为你们把那么小的孩子留在山上呢!”
“那不会的,不会的。”
…………
翠花和他们愉快的聊天着,她也是非常开心的样子,好久都没有这么轻松闲谝了,崔大郎就站在旁边,琢磨着一会儿去钓鱼的事情。
刚过了没多久,崔德贵就来了,这让所有人都没想到,他来的这么早。
“二达,今天咋个来这么早呢?”
翠花赶紧打着招呼。
“我不是听说了,你们今天要下山磨面的嘛,所以就早早的过来了。”
崔德贵这消息还挺灵通的。
“二达,你咋个知道呢?”
翠花还以为是崔大郎给他提前打了招呼。
“哎呀,我这地方嘛,最近人多,昨天有人去牛村长家,看到那一口袋苞谷问的,然后就传到我这里来了。”
在那个时代就是这样,有的消息几天都传不出去,有的消息转眼间就人人皆知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对”
崔德贵用钥匙打开了磨坊门上的铁锁,走进磨坊就准备去,把水拦过来,带动水轮机转动就可以开工了。
“大郎,去帮帮二达去。”
翠花担心崔德贵年纪大了,拉不动木板。
“哦,知道了。”
崔大郎跟他的误会己经解释清楚了,这对他来说就是顺手的事,他来到更改水流方向的地方。
“二达,我来吧。”
崔大郎说道。
“大郎,你没弄过,还是我来吧!”
听到崔大郎要给他帮忙,崔德贵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这有多难得嘛,看我的。”
“好吧!”
崔德贵把手里的竹竿递给崔大郎,竹竿的最前面有一个铁钩,挂在木板上的铁环,就可以把木板提起来了。
每块木板上面有两个铁环,所以只挂住一端是提不上来的,需要两边换着提,崔大郎没弄过,还真有些不习惯,第一块木板差点还流进水渠里面了。
这要是冲到水轮机里面了,那可就完蛋了,谁都别想磨面了,光是取出来都要些时间,两人都吓了一大跳。
不过,崔德贵并没有责怪崔大郎,因为他以前确实出过这样的事,还别说崔大郎是第一次了。
三块木板调整完了以后,水就全部流进水轮机里面了,水轮机上面的圆筒也快速的转动起来了,带上皮带就可以开工了。
“哎……两位老乡,我侄儿大老远从山上下来的,让他们先磨吧?”
崔德贵也看出来,他们前面还有两个人,他想调节一下。
“哪有啥问题嘛,他们磨
完还要回去呢,翠花,你们先磨。”
这些人也能理解崔大郎他们一家不容易。
“大姐,不用,你们先磨吧,我们还有一口袋苞谷没扛过来呢!”
翠花并不想插队,这过年为了磨面排在前面都起得早,挺不容易的。
“那不影响啊,苞谷是另外那台机器呢,我先给你磨麦子。”
崔德贵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二达,这样不好吧!”
“这有啥不好的,他们不都同意了嘛,赶紧快点,别耽搁时间了!”
崔德贵不想再扯来扯去的了,浪费时间。
“那好吧!”
翠花也只好听从了崔德贵的意见。
“翠花,那你在这里帮忙,我去把苞谷扛过来,牛村长这会儿该起床了。”
崔大郎对崔德贵的安排还是挺满意的,看来他这个二达还是很照顾他们。
“行,那你去吧,路上小心点。”
翠花跳进了磨面机器所在的坑内,她对整个磨面流程可谓轻车熟路,她将用来接面粉的袋子套好,而崔德贵则准备好了套皮带,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崔大郎离开水磨坊后,径首朝着牛家庄村的方向走去,沿途,他还遇到了两位前来磨面的人。
显然,大家都想尽早赶来排队,毕竟,这台机器的效率有限,每天能加工的小麦并不是很多,崔大郎心中暗自庆幸:还是翠花有远见,早早下来果然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