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弃还真

第126章 捷报(上)

第126章 捷报(上)

残阳西垂,余晖落在大兴城的开远门前。厚重的城门巍峨耸立,朱红漆色在暮色下愈发深沉,门楼上有飞檐斗拱,一队队值守卫士冷峻的目光,巡视周匝。

蓦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三匹快马如疾风般卷来,马背上的驿卒浑身尘土,衣袍被汗水浸得湿透,紧紧的贴在身上。直奔开远门,守门的卫士见状,立刻挺直了身子。

“北疆大捷!”

为首的驿卒厉声大喊,喊声在开远门前回荡。值守卫士听到驿卒的呼声后,立即放行,看着驿卒们冲进城中,沿着街道狂奔。

“北疆急报,三千里加急,北疆大捷!”

三骑扬尘,自开远门入大兴城后,沿着横向街道向东,直接穿过金光门,抵达含光门后,翻身下马。

含光门,是皇城的西南门,含光门前,禁卫们甲胄碰撞,待禁卫们核验完驿卒令牌后,沉重宫门缓缓开启。穿过灯火摇曳的宫道,驿卒脚步匆匆,不多时便踏入了的大兴宫。

“北疆大捷!”

宫内灯火通明,鎏金宫灯上雕刻的祥龙,被映照得栩栩生辉。驿卒在殿外候命,不多时,身着绯色官服的内官疾步而出,小心翼翼的接过驿卒手中染着尘灰的文书,转身进殿。

“陛下,北疆捷报,”

甘露殿中,杨坚坐在御榻上,龙纹锦袍随着他的动作微微起伏,殿内沉香袅袅,萦绕不去。内官脚步极轻,入殿之后,双手将文书高高举过头顶。

中常侍陈德信趋步上前,接过内官手中的文书,身形半躬,靠近杨坚,声音压低,道:“陛下,这是北疆加急捷报!”

杨坚闻言,眼眸瞬间冷厉,道:“呈上来。”

陈德信碎步上前,将文书递到杨坚手中。

杨坚展开文书,陈德信在旁扶着烛火,火光闪动,将杨坚的面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杨坚的目光在纸面上扫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道:“好,打得好!”

他猛地一拍御案,案上的笔墨器具都跟着微微颤动。

“靠山王这一战,打的达头割土乞和,不仅为朕扫除了北方的忧患,更为我大隋,在西域诸国楔入了一枚钉子。”

“高昌、伊吾、鄯善,皆是要冲之地,得其一,就能扼住西域商路命脉,如今得此三者,我大隋未尝不能借此,重现两汉的辉煌。”

“朕若能再开西域都护府,以此文治武功,谁还敢说朕这天下,得之不正”

要知道,自两汉以来,西域就归属于汉土。

两汉之时,那些汉家天子以镇抚诸邦为名,在西域诸国,设西域都护府,颁布政令,监其动静。遇叛,就兴兵征讨,两汉数百年,西域都咸隶汉土,是谓邦交和睦,边陲晏然。

而两汉之后,中原板荡,纷争频繁,又有五胡乱华,晋室南渡,西域诸国遂与中原渐渐疏离。其间还有诸胡逐鹿,政权更迭,以致西域都护府被废弃,西域诸国也被胡人掌控。

如果杨坚能在他这一朝,使西域重归汉土,凭这功绩,名入青史,说是南北朝第一明君也不为过,

看着手上的这份捷报,杨坚思绪翻涌,指尖叩击御案,沉吟片刻后,陡然抬高音量,道:“陈德信,速宣高颎、虞庆则、杨素、苏威入宫,“

“诺,”

内官应下后,徐徐退出大殿,身形消失在殿外的阴影中。

过了一会儿,殿外传来急促且恭谨的脚步声。高颎、虞庆则、杨素、苏威四人身着朝服,入殿后立刻伏地行礼,道:“陛下万岁万万岁,臣等闻北疆大捷,恭贺陛下圣威远播!”

杨坚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将捷报给陈德信,道:“几位爱卿,且看看这捷报。靠山王此次征北,为我大隋打开了经略西域的大门。朕有意重开西域都护府,你们可有何良策”

陈德信接过捷报,小心翼翼地捧着,先递至高颎面前。高颎双手接过,快速阅览捷报内容,待他看完,其他几人也按捺不住,伸手接过捷报,逐字逐句的看了起来。

这四人都深得杨坚信重,在朝中被称为四贵,其一身荣宠远非寻常臣子可比。所以杨坚在得到捷报时,率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几人。

杨素看完捷报,双手将其恭敬捧还陈德信,微微躬身,神色间透着几分兴奋,道:“陛下,此乃天赐良机!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使臣,携带诏书与厚礼奔赴西域。”

“一则向高昌、伊吾、鄯善三国宣示我大隋天威,巩固新得之地,二则探清周边诸国虚实,晓以利害,让他们知晓归附大隋的益处,主动向我大隋称臣纳贡。”

苏威随后上前,拱手道:“杨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臣以为,还需即刻在北疆增兵,修筑关隘,威慑西域诸国,防止他们反复无常。”

“除增兵之外,还要与西域诸国开展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让他们在经济上,与我大隋紧密相连。”

杨坚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审视,片刻后,抚须大笑,道:“二位爱卿所奏,甚合朕意!”

“派遣使臣、增兵固防、通商互济,此三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苏威,你熟知西域地理人情,依你之见,出使西域的人选,谁最合适”

苏威略作思索,上前一步禀道:“陛下,给事郎裴矩,博闻强识,精通西域各国语言与典章制度。臣以为,由裴矩率团出使,必不辱使命。”

杨坚蹙眉,道:“裴矩”

“陛下,”

苏威道:“此人出身闻喜裴氏,家族累世簪缨,对经邦济世之学颇有心得。”

“他少年时曾广搜西域山川形胜、民俗风情的书籍,而且经常与西域商队互通往来,对西域诸国的情况颇为熟悉。”

杨坚颔首赞道:“这么说来,裴矩的确是个人才。陈德信,传朕旨意,宣裴矩即刻入宫。”

说着,杨坚又转向杨素,道:“杨素,北疆增兵与修筑关隘之事,关乎重大,你速与兵部、工部协同,制定方略,三日后呈朕御览。”

“臣遵旨!”杨素伏地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