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长春(下)
第145章 长春(下)
赤光流转,那丹丸竟似有生命一般,随着他的心跳,而明暗交替。
龙吟虎啸之声,初时混沌,渐渐归于清明,恍若有龙虎虚影,在丹光中交缠盘旋,龙首昂起带起赤焰流霞,虎啸震耳时丹光如浪翻涌。
吕尚手指触到瓶身时,瓷釉下竟有细微震颤,似是与丹丸内的气机共鸣。
一阵清冽之气自鼻端涌入,清冽之气入鼻的瞬间,吕尚忽觉眉心深处似有细针轻刺,紧接着一股热流自印堂穴迸发,顺着鼻梁灌入鼻腔。
他本能的屏息,那丹气沿着鼻窍十二处隐穴游走,每过一处隐穴,都有丝丝酥麻的感觉。
轰!
在鼻窍彻底贯通的刹那,吕尚耳中忽然响起地裂山崩之声,与此同时,鼻腔一热,两道细如游丝的赤气,从鼻孔溢出。
“鼻神,名仲龙玉,字道微!”
这长春丸不愧是出自正阳子钟离权之手的宝药,吕尚仅是嗅其丹气,就凭着这一点丹气,贯通了鼻中诸窍。让他的鼻神在目神之后,也修出了神异。
自此以后,他这鼻窍,也有了远非常人可比的异能。
要知道,这鼻神与发神、脑神、紧肤神、目神、项髓神、膂神、舌神,同列为上部八景神。
鼻神者,司鼻窍,能通利气息,使呼吸顺畅,通内外之气,以维生息。
于修炼之道,则是调和呼吸,存思鼻神,气息匀畅,真气运行,身心和宁。感外界之变,应诸般之象,与体内诸神呼应,保本身平衡。
且鼻通于肺,肺主气,鼻神调气,则肺气宣畅,诸疾不生。
修炼时存想鼻神,可使心安神定,杂念不生。以鼻引气,入于丹田,聚气凝神,滋养元神。
吕尚借着这丝丹气,竟在鼻神修行上更进一步。
鼻窍贯通后的余韵,在体内缓缓沉淀,吕尚望着瓶中那枚依旧跳动着赤光的长春丹,指尖在玉瓶封口轻轻摩挲。
丹砂气息顺着指腹渗入肌理,带着丝丝暖意。
吕尚凝视瓶中丹丸,赤光流转间龙虎虚影愈发清晰,丹气入鼻时贯通的鼻窍仍在微微发烫,仿佛有清泉顺着鼻梁注入膻中。
“原来如此,”
将玉瓶置于案头,他盘膝坐于床榻,按照《太乙金旨》的法门闭目凝神,存思诸神,忽闻窗外夜风呼啸,铜铃叮咚作响。
吕尚在定中只觉鼻窍微动,能‘看’见院外三棵老槐的枝叶在夜风中舒展,嗅到百丈之外街角酒肆未散的酒香。
更奇妙的是,随着六识递进,耳中渐次响起细微声响,正厅方向吕永吉的茶盏轻叩案几,门房处更夫换班的铜锣声,乃至隔壁里坊婴儿的啼哭,都如在耳畔一般。
“这是,”
更鼓敲过三更,吕尚猛地睁眼,起身推开雕花窗,月光如霜铺满庭院,望着自己在地上被拉长的影子。
“钟离权,”
他低声自语。“终南山人士,难道,正阳祖师与老师相识?”
若非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大道,他还真想像当初终南求道时一样,舍下一切,拜正阳子钟离权为师,求個耳提面命,好摘得驻世长生正果。
只是吕尚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道途,他自信他的人仙之道,不逊色于任何上圣高真的大道。
“老师,”想着终南山的那個道人,吕尚叹了口气。
更鼓敲过四更,他再度横卧入定,存思鼻神仲龙玉法相,这是一位身着素衣的童子,双眉如淡墨染就,鼻准丰隆如悬胆,正自缓缓吞吐青白二气。
这次入定,便是一夜,直到窗外传来第一声鸡啼,吕尚才睁开眼。睁眼的时候,只觉双目清明如洗,案头玉瓶中的长春丹赤光稍敛,却仍在瓶中缓缓旋转,仿佛活物般与他的呼吸形成微妙共振。
他起身推开窗,晨曦中飘来几缕薄雾,竟能’看‘见雾气中裹挟的毫微尘埃,以及远处飞檐上昨夜宿鸟留下的丝丝羽屑,这是目神与鼻神共鸣后,六识交融的奇妙变化。
“世子,梳洗用膳了。”
家令吕全的声音在院外响起:“老爷在正厅等候,说今日要带您进宫面圣。”
“好,”
吕尚应了一声,将案头玉瓶收入怀中后,缓步走出院落。
院落之外,廊下悬着的青铜风铃尚未作响,他就已远远‘嗅’到铜锈与晨露交融后的清苦。
转过雕花屏风,早膳已在青玉案上铺开,鹿肉脯、苜蓿饼、胡麻粥,还有一碟吕永吉最爱的陇西腊肉。
吕永吉端坐主位,茶盏搁在案头的位置比平日偏左三分,指节叩在黄花梨木上的震动,
“父亲今日用的是松针茶,”
吕尚敛袖落座,目光扫过父亲鬓角未及梳理的白发,昨夜更鼓时听见的茶盏轻响,原是父亲在案前久坐,以茶提神。鼻窍微动,他’看‘见吕永吉喉间隐有淡青气团,是肺气略浊的征兆,
吕永吉指节轻叩桌面,目光落在吕尚晨起时愈发清朗的眉目间,喉间微不可察地咳了一声,道:“陇右旧识捎来新制的腊肉,你多尝些。”
说着便要夹一箸暗红透亮的腊肉,搁进吕尚碗中。
吕尚思量了一下,袖中指尖摩挲着玉瓶封口,鼻端清晰’看‘见吕永吉腕间青脉下那抹淡青浊气,这是肺气郁结的征兆。
他不动声色地倾身接过腊肉,却在递过茶盏时,掌心暗扣长春丸的丹屑,将一部分长春丹化入茶汤,道:“父亲昨夜入睡的太晚,这松针茶虽能提神,却性凉伤肺。”
茶盏边沿掠过吕永吉眼前时,赤光一闪而逝,混着松针清香融于琥珀色的茶汤里。
“咦?”
吕永吉不疑有他,接过茶盏轻啜一口,忽觉喉头一润,胸臆间沉积的滞涩,竟如薄冰遇暖般化开,惊觉茶汤中似有丝丝热流游走于肺腑,抬眼时却见吕尚正低着头舀食胡麻粥。
吕永吉压下心中的诧异,又轻抿几口茶汤,那股热流越发明显,缓缓淌过四肢百骸,周身暖洋洋的,连日来的疲惫与不适都减轻不少。
他放下茶盏,深深看了一眼吕尚,只觉得儿子晨起后愈发神采奕奕,气质也与往日大不相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