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玉米
第115章玉米
老哥……
陆希安一时无语。
这老头都比自己大多少轮了现在却叫自己老哥!
姚薇也一时眼神有些古怪。
而柴新看看陆希安,又看看老头,没忍住想笑。
“快别这么叫,你比我大。”
陆希安道。
老头连连点头:“好的老哥!”
陆希安:“……”
“噗嗤……”
被柴新没忍住笑出声来了,被陆希安瞪了一眼,才连忙收起了笑,正襟危坐地去盯着锅。
陆希安心里暗叹,算了,不纠结这些问题了,瞧这个老头的尿性,自己要是再提,他怕是还会再来一句“知道了老哥”。
那样一来,柴新估计笑得更欢。
他转移话题,问老头道:“大爷你叫什么”
“叫什么……”
老头一时陷入迷茫,“叫什么……叫什么……好像……忘了……”
看他迷茫难解的样子,陆希安只好道:“算了算了,这个问题也不用说了。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而已,你又不用跟别人打交道,叫什么不行”
可老头还是迷茫,好像一下子陷进去了,解脱不了:“叫什么……什么来着……树……树……树……好像有树”
陆希安拍了老头一下,才终于把老头拍回了神。
“好了,别想了,大不了重新起个名字就是,树爷树哥”
他随口说道。
老头连连摇摇头,说:“算了算了,叫我老树好了。这个听着舒服点。”
不过陆希安还是没有叫他老树,而是继续叫大爷:“大爷,你满头这树根,是怎么长的”
“怎么长的……怎么长的……”
老树老汉又陷入迷茫了,好像时间太长,这些事情都已经记不得了。
陆希安正准备打断他的回忆,却没想老树又突然想起来似的,拍了拍脑门,说,“哦!对了!是这样!想起来了!
“我刚开始回来的时候,玉米还毒。那些人来这里什么都抢,屋里电视也搬、沙发也搬、桌子也搬、玉米也抢。
“我藏在树边,被他们抢桌子的时候,砸了下头,就晕过去了。
“好像晕了太长时间醒来以后我房子都倒了,这些树根就长我脑袋上了。”
陆希安理解不了这是什么现象,不过老树应该确实是晕过去很长时间。
他补问了个问题:“你在东山上晕了多长时间”
老树回忆了一阵,道:“应该也有挺长时间吧。下雨的时候山上还有雪呢,可等我醒来,雪都没了,天也突然暖和了。不然我怎么种玉米”
陆希安问:“都过去这么长时间没种地了,你玉米是怎么种的”
老树道:“我家里有玉米种子啊,是寒灾来以前买的。我还没来得及种呢,就来寒灾了。
“其实说实话,我当时也没报希望,都过去那么长时间了,种子怎么可能还能用
“可没想到我试了试,还真种成了!你说会不会是寒灾养地或者那场怪雨养地
“不只是那一回,还有第二回我被桌子砸晕,醒来过了那么长时间,玉米还长着呢,就是时间长了,长坏了而已。
“后来我养了一阵,又长好了。
“看看现在,这天气不管怎么变化,这玉米都长得这么好,只要我打理打理,照顾照顾,就不会长歪了。还不用像以前一样,年年都得种。
“唉……我就想啊,要是寒灾来以前,这玉米能这个样子,一直长,不用种,那该多好啊。
“你说这不是地养好了是什么就是不知道什么养的地。
“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来着,没想明白,后来时间长了,就给忘了。”
“谁知道呢”
陆希安说了一声,这其中关节,他也想不明白。
不过事情是理顺了,当时两回受创,老树都是昏过去了的,一昏昏了不知多久,估计短则以月计,长则以年计。
受到严重创伤以后,就陷入冬眠状态,保持生命,慢慢养好。
不知道柴新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不过怎么感觉这个能力更像是罗平那种乙型新人类的
还有这里的玉米,应该也是因为特殊的原因发生了变化,有了这样的奇效。产生来到对普通人有作用的毒,也是后来的效果。
可惜,罗平不在这里,如果在这里的话,他一定对这些玉米很感兴趣。
对于新世界来说,这些玉米,都很有研究价值。
陆希安原本还想再问一遍这里的玉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能把人毒死的,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答案,却不需要再问了。
锅里的水渐渐煮沸,浮在水上的玉米也渐渐充入水分,颗粒开始变得饱满。
香味渐渐从锅里飘出,陆希安被香味吸引,一时失去了说话的心情。
其他人也都如是。
四人翘首以盼,等了好久,那老头还主动去收集从玉米杆上脱落下来的皮,以及一些树枝,来给火添柴,柴新也殷勤地跟去干活了。
而姚薇一见柴新动,也跟着动起来。
陆希安没有管他们,在这里坐着看好火。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锅里的玉米终于看起来像是煮好了,陆希安便拿起一穗玉米,掰下边缘的一颗玉米粒尝了尝,确定没问题以后,四人各分了一穗玉米,坐下来啃。
这煮熟的玉米散发出诱人的香甜,咬一口软糯美味,虽然是在末日后对普通人有毒的品种,但品尝起来,竟然和曾经的玉米相差无几。
陆希安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自己许久没吃了,而产生的错觉,反正他吃得都顾不得烫了。
姚薇和柴新也是一样,尤其是柴新,“吭哧吭哧”地啃着,又龇牙咧嘴地缓解着灼烫感,连连说:“好吃!好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陆希安笑说道:“慢点吃,别烫着了,又没人跟你抢。”可他其实也没好到哪去。
柴新边啃边龇牙咧嘴地道:“我是新人类不怕烫。”
也是。
于是陆希安闭口不语,闷头狂啃。
而姚薇却已经默默地啃完了她那一根,十分自觉地站起身,去玉米地里又掰了几根回来,下进锅里。